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領主大鬧歷史三千年》第36章 1戰定淮西
無為軍鎮位於巢湖之南,長江之北,乃扼守廬州的東面門戶。如今一隻三千人的漢軍兵甲正向此處殺來,數以萬計的宋軍廂軍兵卒已集結在此,準備以絕對兵力碾壓來敵。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張浚已準備將他們看成一次性炮灰。

原駐守無為軍鎮的“無為軍”此時卻悄然撤向西南的安慶軍鎮。“無為軍”,“安慶軍”這兩隻淮西精銳以及從其它淮西各軍中抽選出的精壯兵卒在此匯合成一支三萬人的軍旅,而後繼續沿著長江北岸和大別山南麓向西南移動。

……

無為城外的原野上,五六萬宋軍分兵幾路殺出,毫不意外的將正向沿著長江北岸前進的三千漢軍團團圍住。隔著幾百仗的距離,那三千漢軍開始整軍布陣,數萬宋軍如同壓城的黑雲向漢軍壓來。後者這才開始不慌不忙的擺兵布陣。

實際上,楊沂中早就通過斥候偵騎探知數萬宋軍的部署,他的參將建議他各個擊破。楊沂中哈哈大笑說:“各個擊破,太浪費時間了!那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將淮西平定下來。本將就是希望他們一起來,吾可聚而殲之!”

宋軍兵士因為己方明顯比對方佔據絕對兵力優勢,人人士氣高漲,無論兵將都認為這是白撿功勞的時刻。他們一個個掄刀舞槍爭先恐後的從四面湧來,還有百余仗的距離,宋軍弓弩手就胡亂放箭。這個距離,即使“飄”都基本上不可能讓他們的箭矢“飄”到漢軍的軍陣。

此時的漢軍就如同放置在原野上的一塊磐石,一動不動。甚至單個兵士們的臉上都毫無表情,如同雕塑般。這三千余人是由千余火槍手,一千五百多長槍兵,還有五百多背嵬卒構成。他們大多是來自宋宮大內的宿衛神武軍。

隻到衝在最前方的宋軍離漢軍軍陣不到六十仗時,背嵬卒們才開始齊射手中的神臂弩。做工最好的神臂弩有效射程可達七十仗。

頭戴范陽氈笠,身披薄甲的宋軍廂兵自然是無法抵禦這種疾射,在箭雨中一批批的倒了下去。如同潮水湧來的宋軍中不時發來連聲慘叫,重弩所發射的重箭洞穿了一個個頭顱和身軀。

但是數量只有五百,且發射速度緩慢的神臂弩在單位時間內造成的傷亡,相對於數萬宋軍來說還是很微小的。神臂弩的攢射只是讓蜂擁而來的宋軍稍微混亂了下,微微遲緩了他們一下進攻的步伐。

等到漢軍空心方陣四周的宋軍距離只有四十仗時,宋軍的箭矢也能夠到對方了,這個時候,背嵬卒們讓自己的戰馬全部沿著長槍兵的人牆臥倒。漫天的箭矢胡亂無章的飛來。叮叮咚咚的或是打在火槍手支起的大盾和長槍兵的板甲上,或是被長槍撥開。

在距離宋軍三十仗的距離上,千余名火槍手開始輪替齊射。漢軍陣地上騰起一股股白煙,清脆的連串巨響回響在戰場上空。重型火繩槍噴湧出的氣浪掀起陣陣飛沙走石。

最前面的宋軍兵士齊齊倒下去一層,跟在他們後面的兵卒連忙刹住腳步。但後面的兵卒卻不知道怎麽回事,隻以為漢軍在放大炮仗壯膽,在號角鼓聲的激勵下,繼續爭先恐後的向前衝殺著。

於是前方刹住腳步的兵卒中有不少人會被後方的人流衝倒,踩踏而過,過了片刻又是在一陣“炮仗響”中倒下一批人,而後踩踏倒一批人。

如此這般,宋軍在伏屍幾波後總算衝到漢軍陣前。此時後方兵士經過滿地面目全非的屍體和哀嚎的傷兵,大多已意識到在彌漫著硝煙和巨響的戰場上正發生著什麽。

漢軍兵士雖然才成軍不久,但畢竟本就是原宋精銳神武軍出身。

面對洶湧而至的人潮,每個人依舊有條不紊的做著自己的事。宋軍弓弩手早已將氣力和箭矢用盡,此時只有零星的箭矢飛入漢軍軍陣中,背嵬卒又開始開弩放箭。長槍手中如林的槍矛也已放下,齊齊向貼近漢軍軍陣的宋軍捅刺而去。火槍手繼續機械的裝填著彈藥,舉槍,射擊。

被自己人推擠到前方的宋軍兵卒紛紛死於亂槍捅刺之下,接著又是騰起一圈白煙,在一連串清脆的巨響中又是倒下一圈。

在如此近的距離上,重型火槍將那些幾乎沒有甲胄的宋軍兵士轟的支離破碎。幸存的宋兵和知道如此慘烈狀況的宋兵拚了命向後跑去。

此時,拚命想向後退的前方宋兵與還在繼續向前衝的後方宋兵終於達成了勢力上的平衡,宋兵止住了前攻的勢頭。

又是一輪火槍射擊,宋軍開始退卻,如同一個石塊落入池塘蕩起的波瀾,一圈圈向外擴散而去,速度由慢到快, 退卻最終變成潰敗。

剛才,宋軍中不向前衝的人可能會被後面的衝倒踩踏。現在恰恰相反,那些不順勢而為的人亦會被潰逃的人衝到。

楊沂中一看,機不可失,下令陣中的背嵬卒全部上馬殺出。還沒等背嵬卒衝上去,宋兵已是全然崩潰,四散而逃。於是出現了幾百背嵬卒在曠野中策馬追逐著數以萬計的宋軍潰兵的奇觀。後者跑步動時就成群的蹲地高舉雙手投降。往往四五個背嵬卒要看管數百上千的俘虜。

此戰,三千余漢軍僅僅有二十余人受傷,三人陣亡,擊斃宋軍七千余人,俘虜兩萬余人。

不久,前沿敵後偵查的斥候偵騎來報,還有一支三萬人的宋軍精銳主力再向西移動。楊沂中猜到他們有可能西進到荊湖北地區,但自己卻不能發起追擊。因為另有斥候來報,宋軍的大批潰軍成了亂軍,而現在淮西各州各縣的守軍都被張浚幾乎抽空,剩余的衙役和駐軍根本無力抵擋這些亂軍的劫掠,有的州縣甚至衙門的官吏都跑光了。

這些州縣都需要楊沂中立刻去接收和維持恢復治安。否則這些亂軍禍亂本地百姓不說,還很有可能讓他們整合成各種盜匪勢力,影響淮西地區的長治久安。

楊沂中當機立斷,將兩萬多俘虜分編成二十組,將自己三千兵馬留下一千人,其余分成二十組。每一百漢軍帶上一千俘虜。經過短暫的兩天時間整訓教育,就兵分二十路按計劃去接收淮西各個州縣。

同時,他派出兩撥令兵,將張浚主力西移的消息分別通知已抵達江寧的嶽飛和荊湖北的牛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