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原城裡的吳惟忠發現城外的倭軍有一些異動。
從傍晚開始,就有不停的士兵通過挖掘的隧道,聽到倭軍大營方向傳來很多雜音。
這種隧道深入地下,倒也不是特別深,不過可以聽到一些陸地上聽不到的聲音。
比如大型工程設備移動的聲音。
吳惟忠愈發的警惕了起來,他還以為倭軍是從其他地方調集來了什麽特殊的攻城設備。
現在已經是水原城被圍第二十天了,城中雖然還有十余日的糧草和彈藥,但是這是一個坐吃山空的景象,援軍還不到的話,再有個七八日就會出大問題了。
其實吳惟忠不知道的是,同一時間裡,漢城的李如柏也注意到了倭軍的異常。
他們的營地似乎很沸騰,人來人往的,但是一時間看不到是要進攻還是要撤離。
直到幾日後,吳惟忠和李如柏都是吃驚不小。
趁著夜晚,倭軍大營消失了。
隻留下營地的殘骸,還有一些沒來記得丟棄的東西。
他們倉皇而撤,到底是什麽原因呢?
城裡的人都是不得而知的,不過知道此時非同小可,也都把這個消息第一時間往光州方向送去。
光州城裡的李如松和秦良玉也在積極備戰。
他們終於獲得了新的一批補給物資,來自於海上。
由於漢城和水原的被圍,陸路運輸已經太過危險了。
明朝調集和山東到遼東一線的許多貨船,盡可能的往光州方向運去了物資。
雖然數量不是特別多,但是李如松覺得,足夠發起攻勢了。
厲兵秣馬,準備第二日就出征的時候,從釜山方向出現了一個文官模樣的倭軍將領,舉著白旗,帶著兩個小童而來。
來的人是蒲生氏鄉,胯下騎著他的白馬,名叫小雲雀。
他的身體不太好,所以之前德川家康攻伐光州的時候,讓他和黑田如水留守釜山。
不過這個人其實能力不俗,號稱是全日本少有的文武雙全之人,還精通茶道,和歌,以及各種宗教。
他在出征朝鮮之前,其實還有心參與爭奪天下。
只是後來見豐臣秀吉勢大,所以也選擇了臣服其下。
豐臣秀吉也不含糊,把他的領地封賞在了一個偏遠的地區。
之所以這麽設計,一方面是因為蒲生氏鄉戰功顯赫,另一方面則是出於牽製伊達政宗的需要。
蒲生家被轉封到會津黑川城,所領四十二萬石,後來漸次增至九十二萬石。
據說,蒲生氏鄉拜受會津之封既畢,退而倚柱以泣。
手下一個家臣問道:“主公得了大封,想必很感動吧?”
蒲生氏鄉卻低聲答道:“不,不。我的封地若在中原,雖小國足以圖霸業。如今棄居邊陬,做不成什麽了。是以當哭!”
九十二萬石的重要大名蒲生氏鄉,當時僅次於領有關東二百四十萬石的德川家康,還有領一百二十萬石的毛利輝元,和加賀一百萬石的前田利家,乃是天下第四強藩。
從這裡,足以看出這個人的實力。
據說,豐臣秀吉侵略朝鮮的時候,蒲生氏鄉也是極其反對的,他心緒不痛快,並且曾經為此罵道:“這隻猴子,不死找死!!”
但還是跟之前一樣,他雖然口出怨言,並沒有反抗,跟著他的監視對象伊達政宗一起抵達了名護屋城。
在那裡當起了預備隊。
之後便是跟隨德川家康一起,啟程來到了朝鮮。
到了朝鮮就病倒了,估計是由於水土不服的緣故,不過也讓他躲過了光州之戰。
留在釜山的其他人都不適合作為豐臣秀吉的使臣來談判。
那些敗軍之將就不說了,氣勢上就矮了一截。
黑田如水也不合適,殺死他的兒子黑田長政的元凶禍首就在光州城裡呢。
選來選去,只有蒲生氏鄉來充當這個吃力不討好的角色了。
在城下說明了來意,李如松和秦良玉面面相覷,都是不明所以。
不過,還是沒有讓他進城,雖然兩國交鋒不斬來使,不過讓他看到城內的情景就不太好了。
就在城下,李如松委托秦良玉先去探探口風,看看這個人到底什麽來路。
城門打開,秦良玉帶著一個通曉日文的翻譯,兩人騎著馬緩步而出。
一直到了蒲生氏鄉的跟前,方才停下步子。
“你說你是來和談的?”秦良玉打量著這個面色不太好的使者,心說島國果然是沒人了麽?竟然派一個病人來做使者。
“是的。奉關白閣下親命,我代表日本國來跟李將軍和談。”
“哦……你們關白的親命?有文書證明麽?”
蒲生氏鄉轉頭,示意身後的仆役取出一個鑲著金絲邊的書卷。
這個仆役走上前來,雙手奉上。
秦良玉打開一開,竟然全部是用漢文書寫的,上面的意思倒是也差不多。
說是願意和談,並且已經命令所有在朝倭軍停止一切攻勢了。
“所以說……你們的攻勢都停了?”秦良玉指了指這個書卷上所寫。
“的確如此。我了表示我方和談之誠意。”
秦良玉一嘀咕, 這倒是很容易驗證,只要派斥候打聽一下水原和漢城的情況就行了。
微一沉吟:“如此甚好。不過我方還需要多些時日來判斷,這樣吧。三日後的午時,還是在這兒,我們到時候再見一次。”
蒲生氏鄉早就料到了會是如此,自然也是恭敬的一點頭:“此要求合情合理,可以。那麽三日後,再見。”
“好,再見。”秦良玉狐疑的看著對方轉身離去。
之後快馬加鞭的返回了城中,把事件的詳細經過都告知了李如松,當然也包括那個文書。
李如松立刻讓斥候以最快的速度趕赴那兩座被倭軍圍困的城池。
其實不需要三天,一天之後,斥候在半路上就遇到了從這兩個城池趕來報信的同僚了。
事實確實如蒲生氏鄉所說,倭軍放棄了圍困。
畢竟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都是豐臣秀吉的嫡系部隊,家主都親自下令了,他們兩個肯定是老老實實的聽話了。
確認了這個消息之後,趁著三日之約還有一天多,李如松便召集了光州城裡的部將們,讓他們一起給出謀劃策,看看怎麽應對這個所謂的和談事宜。...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