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女皇》第100章 防海禦倭總兵官李如松上線
  第一波入朝作戰失敗的消息傳到京城,每個人心裡想的都是不一樣的。

  李如松知道這個消息,枯坐在桌邊半晌不說話,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事實上,李如松是寫過一封書信,托人送給祖承訓的,希望對方謹慎行事,只可惜這封信抵達遼東的時候,祖承訓已經開拔過了鴨綠江了。

  趙志皋之前就是和稀泥,現在也有點沒主意,他思來想去,決定把所有情況寫了個折子,通過大內總管王安遞給了萬歷皇帝。

  收到所有的消息,萬歷沒有對朝鮮的事做出任何指示,而是立刻召集在京等候多時的李如松等人進宮赴宴。

  宴會的主題也跟朝鮮無關,乃是皇帝親自為寧夏有功之臣接風洗塵。

  時隔五年,萬歷皇帝終於又要接見朝臣了。

  石星現在是慌得要死,知道皇帝要接見李如松等人,他是心急如焚。

  雖說派遣祖承訓出兵朝鮮之事,內閣首輔張志皋也是點了頭的,可這個老頭子是個老狐狸,並未親自表態,一直在和稀泥。

  自己是兵部尚書,首次入朝作戰失利的責任是萬萬推脫不掉的。

  回到自己的府邸,石星緊急召集了他的私人幕僚開了個閉門會議。

  把情況一說,他的一個幕僚,名叫沈惟敬的,站了出來。

  沈惟敬說自己以前曾經從商,會倭國話,而且也跟倭國人打過不少交道。

  “此刻我大明剛剛征討完寧夏,糧草軍餉,各路兵馬調動都需要一定時間。在下願意替大人分憂,親自去一趟朝鮮,會會倭軍的首領,先行一個緩兵之計。”

  “哦?”石星目不轉睛的看著毛遂自薦的沈惟敬,心中有一絲感動,“你打算去哪兒?平壤?”

  “不錯,在下打算直接奔赴平壤,如此一來也可以探一探敵情虛實。”

  石星對這個主意很滿意,首先他很感激這個沈惟敬,心說自己沒白養活這個幕僚。

  起碼隻身赴險,勇氣可嘉。

  其次,第一次大敗的核心點就在於情報有誤,如果自己的幕僚能探到一些情報,也算是自己作為兵部尚書將功補過了。

  反正這人就算見不到倭軍首領,死了也就死了,自己也不會損失什麽。

  如此一來,便商議妥當。

  沈惟敬即刻攜帶著一些手寫的書信,直接出了京城,奔赴遼東。

  說到已經五年不上朝的萬歷皇帝。

  之前的寧夏平叛,一開始魏學曾當總督之時,局勢僵持,始終無法收復失地。

  那種情況下,萬歷雖然心有不滿,但也沒有上朝,只是沒有經過內閣商議,直接發了一道中旨,要求錦衣衛即刻逮捕了魏學曾,給寧夏平叛換將。

  這回皇帝都要見外臣了,可見在陛下的心目中,朝鮮事宜也是比寧夏更加嚴重緊急的。

  也正因為此,石星才會如此焦慮不安。

  他除了擔心在形勢上判斷失誤,導致損兵折將之外,還非常擔心之前議事的時候,對待李如松的態度輕慢。

  石星害怕李如松會瑕疵必報,面聖的時候參自己一本。

  不過在這一點上,石星明顯是多慮了。

  李如松並沒想過打小報告。

  倒不是李如松是個多麽大方和不計較的人,乃是出於理性的選擇。

  此次面聖,李如松的首要任務是把援朝大軍指揮官的使命領過來,這也是他父親李成梁特別希望的。

  如果在面聖的時候參奏一本兵部尚書,

無非兩種結果。  一是龍顏大怒,直接把石星罷官。

  那麽問題來了,正要用兵之際,兵部尚書沒了,換個新人來接替,這豈不很耽誤事?

  雖然石星不擅長軍事,可好歹也做了一兩年的兵部尚書,寧夏平叛的時候,也沒出捅出什麽太大的簍子。

  臨陣換人,沒人知道換上來的人是不是一定比現在的強。

  另一種可能是罰俸之類的懲戒一下。

  那就更麻煩了,以後李如松帶兵在前線作戰,而一個跟自己有嫌隙的兵部尚書坐鎮在後方的中央。

  皇帝又不怎麽勤政。

  這豈不是自己給自己埋炸彈?

  想了想,李如松決定面聖之時,隻說事,不懟人,放石星一馬。

  紫禁城內,萬歷心情大好,設宴款待了李如松,葉夢雄,麻貴、蕭如薰等寧夏有功之臣。

  最終,李如松得到了寧夏平叛的首功,麻貴和蕭如薰並列第二。

  麻貴被任命為大同總兵,年紀輕輕的蕭如薰成為了新一任的寧夏總兵。

  李如松又詳細說完了山西客商走私之事,亦是讓萬歷大為惱怒。

  寧夏的事情說完了,宴會卻沒有結束。

  其實所有人參與的人都在等待著另外的問題,那就是有人提起朝鮮問題。

  果然,一直面帶笑意主持宴會的萬歷皇帝開口了。

  “李愛卿,朝鮮之事,你怎麽看?”

  李如松深吸一口氣,臨來之前,他就已經對這個問題反覆思考過了。

  首先,要統一軍事指揮權,朝鮮不能參與指揮,只能配合。

  其次,要有決心,一鼓作氣把侵入朝鮮的倭軍徹底打怕。如果不能一次性的讓日本長記性,日朝兩國相互毗鄰,日本時不時便侵擾一下,明朝將被拖入一個無休無止的深淵。

  萬歷皇帝對這番解答非常滿意,又問了第二個問題:

  “愛卿以為,解決朝鮮倭亂,需要多少兵馬?”

  臨入宮前,李如松早已想到了萬歷會問這個問題,他跟李寧和秦良玉反覆研究過朝鮮地圖。

  最終認為,朝鮮半島狹長的地形不利於大規模軍隊的展開,明軍應該握成一個拳頭,尋找敵人的主力,還是那句話,以殲滅戰為主,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這樣才能讓倭國害怕。

  再加上大軍的後勤補給都需要從遼東供應, 而遼東本身都無法自給自足,需要從內陸調集。

  這樣長的補給線,也不適合組織太大規模的軍隊。

  “臣以為,四五人可以平倭。”

  “哦?四萬人便可?”萬歷有些驚喜的反問了一句,他對於李如松給出的數字還是很滿意的,起碼李如松沒有獅子大開口。

  “是的。不過微臣還有一個請求,那就是調集一些浙軍入朝。”

  聽到李如松特意提了浙軍,也就是以前的戚家軍,萬歷微一蹙眉。

  “浙軍抗倭多年,乃是我朝剿倭最有經驗之軍,有他們相助,可事半功倍。”

  雖然沒有當面表態,不過眾人也都能從萬歷皇帝的表情上看的出來,出征朝鮮之事,就在這個宴會上決定了。

  之後,萬歷皇帝親自登臨皇極門,接受文武百官朝拜,舉行了一個正式的寧夏大捷慶禮和獻俘儀式。

  最終,寧夏叛軍裡,還活著的哱承恩和哱雲被處以凌遲之刑,其他一些參與的叛將都被斬首示眾。

  帳本上所列之晉商,全部按照“通敵”之罪懲處,山西巡撫也被撤職查辦。

  緊接著,朝鮮之事也有了新的決定。

  萬裡十九年的八月,明朝以兵部右侍郎宋應昌擔任經略備倭軍務。同時,萬歷決定任命李如松統一管理薊州、遼東、保定、山東等地軍務,並充任防海禦倭總兵官,其弟李如柏為副總兵官,一同開赴朝鮮。

  在全國范圍內調集4萬精銳,待集結完畢,統一交付李如松,再一次開赴朝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