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亂世我為尊》第3章 竹園叮囑羅通
  兩人站立好之後,到底,公孫瓚是公孫續的父親,就率先讓自己的兒子出手,這一次,也是徒手對戰。沒有在意公孫瓚對自己的輕視,公孫續猛的一踱地面,如狂風般急向著公孫瓚而去。

  “這......”

  真正當公孫續出手的時候,公孫瓚才明白,看來,自己是小看了這個兒子,就拿他表現出來的氣勢而言,已經勝過了軍中大多的將領。感慨歸感慨,公孫瓚的反應也不慢,側身躲過公孫續襲來的拳勁,準備還擊回去。然而,公孫續是誰?那可是前世的“兵王”,先前又擊敗馮勇的猛人,無論是自己的武力,還是隨機應變的反應能力,都不是公孫瓚可以媲美的,不待他出手,公孫續的一腳就猛然的踢到了他的身上。

  “轟!”

  雖說公孫續也收了一點自己的力道,可是,這具身軀裡面的爆發力還是相當可怕的,想公孫瓚那強壯,高大的身軀,被這一腳,也踢飛了足足近三米才重重的摔倒在了地上。

  “咳咳......”

  緩了半天,公孫瓚才在公孫續的攙扶下站了起來。側臉看著眼前這個低自己一頭多的兒子,他的心裡很是苦澀,不由得感歎,真是老了啊!轉而,心裡又欣慰了起來,有子這般,夫複何求?

  要是剛開始的時候,公孫瓚的心中可能會覺得公孫續是稚子無知,還敢跟他這個常年征戰的將領對戰,然而,對戰了才清楚,不說武藝有多高了,就是這股子勁道,一般人都承受不住,猛將無疑啊!

  許久之後,待確定身體沒事了,公孫瓚才認真的開始打量自己的兒子公孫續,容貌清秀,皮膚白皙,有他當年的風范,13歲的年紀,個頭看起來並不低,有勇力,通過之前的試探,激將,再到現在的戰勝自己,智謀也不會弱,聰慧,難得啊!他公孫伯圭還能生出這樣的孩子,真是老天開眼啊!

  拍了拍自己身上肉眼瞧不見的灰塵,公孫瓚帶著一絲欣喜說道:“軍令如山!續兒啊,之前你說的要求,我全部答應了,就給你百名軍士,都從我的白馬義從裡面挑選,你要小心愛護啊,他們可是為父帶出來的精兵呀!”

  頓了頓,公孫瓚又說道:“既然你喜歡我的坐騎,為父就送給你了,希望你將來也能夠與異族交戰!其他的良駒,稍後,我會派人與那些錢糧一起交給你。”

  “這......”

  原本,公孫續的打算是,要麽這一百名士兵,他從公孫瓚的普通步兵裡面進行挑選,要麽,隻要錢糧,在外面征召士兵。

  畢竟,他首先要組建的並不是騎兵,而是偵察兵,有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在,現在他也跟著訓練騎兵,那不是在找死,是在幹嘛?

  公孫續可是很清楚,威名赫赫的白馬義從敗在了現如今已經是冀州韓馥部下的鞠義組建的先登營手中,自此,公孫瓚就一蹶不振,往昔驕傲的他變得貪圖享樂,喪失鬥志,性格也變得殘忍,嗜血,眥牙必報,無辜的殺害普通百姓。最為昏聵的則是兵敗被困之後,建起了腐化不已的易京樓。

  想要阻止這一切的發生,那麽,除了強大自身的實力之外,那就是組建一支可以對抗鞠義先登營的重步兵,隻是,目前的話,陌刀也才交到公孫瓚的手裡,什麽時候能夠鍛造出來,都是未知。因此,公孫續想的是,先按照自己前世特種兵的經驗,訓練出來一支可堪用的偵察兵。

  如此做法的目的,一來,是提高公孫瓚不重視步兵的缺陷,

二來,就是為了即將要到來的亂世,拉攏足夠多的大才人物到幽州來輔佐他。  漢末,雖說依舊是禮法為先,孝義為尊,忠義為重的時代,不過,很多有大才的人物,還是想要一展其才能的。公孫續跟別人不同的就是,他有著後代的知識,明白在亂世當中,那些名人,武將的重要性,能先天下人。

  自己身處於幽州,在這裡,最著名的幾人,也就是劉備,張飛,逃難到這邊的關羽,韓當,程普,盧值,徐榮,這些,目前,大多人都在對付黃巾軍,想要招攬他們,不是很容易。劉備,張飛,關羽三人雖然還未結義,然而,他們在一起也幾年的時間了,公孫續自認沒有那個能力在劉備的眼前拉攏到張飛和關羽。誰讓向來恩威並濟的曹孟德都沒辦法呢!

  徐榮,盧值的官職不低,公孫續也沒有那個心思。

  不過,韓當,程普這兩位今後的東吳悍將,公孫續倒是想要插手,在孫堅的手中將人搶過來,畢竟,對於同為幽州人,公孫瓚的名聲肯定要比外來戶孫堅響亮的多。

  除了這些人之外,想要在亂世爆發之前,拉攏一些大能人物,公孫續還是有幾個目標的,當然,請人過來,也隻能用公孫瓚的名義了,他公孫續,暫時還無人知曉是誰!

  沒有名聲,沒有威望,想要招攬人才,那只會讓人嘲笑。

  瞧得公孫瓚要離開,公孫續趕緊上前,表情嚴肅的說道:“父親,關於我的事情,暫時請您保密。還有,那陌刀,必須交給信任的人去鍛造。”

  語罷,不再等公孫瓚的回復,他就率先轉身離開了。

  “真是長大了啊!考慮問題也很全面。”

  公孫瓚不僅是武人,曾經也擔任過涿縣的縣令,這一點為人處事的小心謹慎,還是明白的,正所謂過猶不及,適當的保留一點兒底牌,對自身還是有所好處的。隻是,這話從幼小的公孫續口中說出就有些讓人驚奇了,真是天生聰慧啊!

  “走,我們去竹園!”

  來到外面,看到等待著自己的馮勇和羅通,公孫續招呼了一聲,就順勢進了馬車。

  “諾!”

  兩人應了一聲,就架上車往城外的方向駛去。

  竹園,是來到薊縣後,公孫瓚為了讓公孫續學習武藝,特意置辦的一處庭院,平日裡,除了幾個負責打掃的仆人之外,也就公孫續和一位教導他的師傅會出現在這裡,不過,當有了馮勇這個護衛後,公孫續就將那位師傅遣散了,而在內院的空地上,建造了一處適合於偵查兵日常訓練的場地。

  場地很簡單,400米的跑道,單雙杠,吊環,400米的障礙物,一座人工製作的假山。

  然而,公孫續想要培養的偵察兵的科目卻不少。第一,自然是令行禁止。第二,體能,負重繞著跑道10圈。第三,基本的格鬥,刺殺。第四,旗語,手語訓練。第五,勘察地形,畫出簡易地形圖。第六,對於障礙物的閃躲靈敏度以及攀登。第七,馬術,射擊。第八,隱蔽。第九,偽裝。第十,野外生存。

  如今的天下,就要進入到了亂世,公孫續也不想非常嚴格的去對那些士兵做訓練,而是擇優選拔。他可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去教導這些人,等到馬馬虎虎看得過去,就會派遣他們接受任務。

  訓練士兵的事情,年幼的公孫續自然是不能夠出面的,而會派出他的護衛馮勇當教練。所有的項目,在之前,公孫續都已經全部交給了馮勇和羅通兩人,也是那個時候,羅通才真正見識到了公孫續這位公子的實力,不由得心生崇拜,也讓他的忠誠度達到了現在的85。

  教給兩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馮勇那小子太笨,只會使用蠻力,體能這些訓練還算是及格,可是勘察地形,手語訓練稍稍用些腦子的,就總是學習不來。

  最終,公孫續也隻能給羅通也傳授了自己想要教導的所有科目。不愧是當過元帥的人物,沒多久,大多科目都掌握了,隻要長時間的熟練,就是一位合格的偵察兵了。畢竟,偵察兵首要的是體質好,人機敏,這些,羅通都比較符合。

  “公子,將軍讓給您送的東西到了。”

  就在公孫續和馮勇說著訓練障礙物科目需要注意的事項時,羅通跑過來帶著喜悅之情說道。

  “走,大家一起去看看。”

  亂世,最重要的就是得擁有自己的實力,而部隊,是不可或缺的,自然,相對應的錢糧更不能少。

  “嗯?看來,這個便宜老爹還挺大方的嘛!”

  接收過甲士交給他的東西,清點完後,公孫續的心裡不由得有些動容了,公孫瓚讓人帶來的,除了百名白馬士兵之外,有著金5000,糧草可供百名普通士兵一年的所需。良駒千裡馬六匹。其中的照夜玉獅子就在其內。至於給馮勇的鐵錘兵器,目前已經交給了工匠打造,需要一些時日才能到位。

  說真的,公孫續也不曾想到,公孫瓚能夠這麽的大方,給了他這麽多的支援。

  不過,畢竟是自己名義上的老爹,給了,他也就慷慨的接納了。

  將東西讓馮勇放置好之後,公孫續就開始安排起來了那百名白馬義從的騎兵,在這裡,公孫瓚做的不錯,百人裡面,沒有一個伍長,什長,更沒有百夫長,全部都是普通的士兵,如此,也更能盡快的讓公孫續掌控住自己的第一支隊伍。

  大家互相熟悉了之後,公孫續就開始吩咐一側的羅通,說道:“人既然來了,那麽,你就先出發吧。記住,我說的那幾個重要的人物,無論如何,一定要將人給我帶回來。”

  “諾!”

  看到公孫續說話之時的鄭重神情,羅通內心一震,趕緊抱拳應道。隨後,就挑選了20名長相看起來英俊的士兵出發了。

  公孫續目前信任的人,也就是馮勇和羅通兩個,讓馮勇打仗,訓練士兵還湊合,讓他去尋人,那真是為難他了。無奈之下,他也隻能派出羅通去了,至於偵察兵的一些科目,等到他回來再說,先讓馮勇將這些人的體質和耐力訓練出來。

  這一回,公孫續想要招過來的人,第一位,就是他非常欣賞的騎兵上將常山趙子龍,現在的趙雲,人在冀州的常山郡,距離幽州最近,再者,他也有大志,隻要冠以公孫瓚的名義,想來,趙雲來到自己的身邊並不是什麽難事,畢竟,在歷史上,他第一個投靠的也是公孫瓚。

  第二位,就是三國謀士之中,公孫續最為喜歡的那個毒士賈詡,賈文和。他被人稱為是奇謀百出,算無遺策的頂級謀士。而公孫續喜歡他,是因為三點。第一,為人低調,擅於自保,不得罪人。第二,智謀無雙,查漏補缺,所有的計策,都先以主公的想法為起點,不擅自主張。足夠冷靜。第三,隻要公孫續不兵敗,賈詡的忠誠就非常可靠。現在他人具體在哪裡,這個公孫續倒是不清楚,隻是隱約記得他在長安周邊做官,其他的話,就需要羅通下功夫去尋找了。

  除了這兩人,公孫續讓羅通尋找的第三位,就有些特殊了,因為她是個女子。是誰呢?這麽讓公孫續迫切的在這個亂世將起的時期派人尋找,那就是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歷史上著名的才女蔡琰,蔡文姬。

  之所以要尋找她,隻是因為公孫續的心裡,對她的遭遇非常同情,被蔡邕下嫁給了衛家的衛仲道,沒多久,就守寡了,要是這樣,也就罷了,隻是後來蔡文姬的經歷,倒是讓人惋惜,被匈奴人擄走了12年,還因此生下了孩子,最後,在曹操統一北方後,贖了回來,並將其嫁給董祀,這個人是沒有什麽大才的庸人,兜兜轉轉的,讓一大才女,淪落至此,何其可悲?在後世,也曾留下了蔡文姬的悲傷之作《悲憤詩》,公孫續能夠記住的僅有兩句。其一:托命於新人,竭心自勖勵。流離成鄙賤,常恐複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其二:還顧之兮破人情。心怛絕兮死複生。

  能夠記下這兩句,還是前世當特種兵的時候,他們的指導員常常在嘴上叨嘮,哀歎蔡琰的命運。現在的蔡琰跟她的父親蔡邕正在泰山郡那裡躲避朝廷。羅通去找的話,倒不是很難找到。畢竟,蔡邕的名氣很大。這也不由得再次說起蔡文姬的命運了,跟著蔡邕逃了12年的朝廷,被匈奴人擄走了12年,真是命運坎坷呀!

  蔡邕和公孫續的父親公孫瓚的恩師盧植交情不錯,以這個名義邀請其來幽州居住的話,想來,不是很難。真不來的話,公孫續也明說了,跟賈文和一樣,綁到幽州。

  除了這三位之外,時間充足的話,公孫續也對羅通說了,讓他去陳留找下典韋,東萊找下太史慈,還有譙縣找下許褚,能找到幾個,就帶回來幾個。畢竟,距離漢靈帝去世越來越近了,公孫續手中的實力還太弱小,這會兒,不能大肆的尋求發展,而是趁著時間,訓練精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