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你覺得在開封修建一座鍾樓如何?”宋癢兩眼放光,若有所思。
未央心中暗笑,看來這位的權欲之心之旺盛,在當世絕對能排進前三,話裡話外的都是要弄出大動靜來,讓聖人覺得他才乾不俗,大膽任用。
“宋公所言極是,開封乃是我大宋都城,自當有一座曠古爍今之鍾樓。”未央義正言辭道:“我蓬萊鍾樓高達一百零八米米,開封若要營建鍾樓,最少也要一百三十米,才符合我大宋都城的身份,才能震懾宵小。”
宋癢開懷大笑,歡欣不已道:“此言有理,回去後,本官自當奏稟聖人,營建鍾樓,作為開封的標志之一。”
未央笑道:“理當如此,宋公到開封後,可與國舅爺曹佾聯系,我與他乃是至交,他手裡有我的圖紙,還有建築高手,他承建鍾樓,自是最好不過。”
宋癢大喜,這小子是真上道,連路子都給自己鋪好了,誰不知道國舅爺是大宋有名的財神,自家的生意要是與國舅爺聯絡一二,受用不盡啊!
二人說說笑笑,一路來到了市舶司。
水立方形狀的市舶司,牆面窗戶全部以巨大的玻璃貼好,在陽光的照射下,美輪美奐,宛如人間仙境一般。
從遠處看,水立方就像無數個小水珠凝聚成的一個長方體,甚是漂亮,它色彩淡藍,襯著瓦藍的天空,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柔和的光芒,美的無與倫比。
夢幻般的顏色來自外面建築外的玻璃,因為彎曲的表面反射陽光,使整個建築的表面看起來像是陽光下晶瑩的水滴。而如果置身於市舶司內部,感覺則會更奇妙,進到市舶司裡面,你會看到,像海洋環境裡面的一個個水泡一樣。
“氣魄雄偉、清靜閑雅、五彩斑斕、令人心醉、優雅、美麗......”宋癢雙眼顯出迷醉之色,嘴裡美好的詞語不斷的吐了出來。
未央不由暗笑,果然是大才子,這麽多詞語,也虧他能說的出來,讓未央來說,估計他只能說出十分之一。
“宋公以為如何?”未央笑吟吟的指著市舶司道:“這是我蓬萊最精銳的工匠建造,裡面運用了我蓬萊最先進的技術,若非如此,不足以顯示市舶司之瑰麗。”
“老夫算是服了。”宋癢激動之下,不再自稱本官,語無倫次道:“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莫非這是天上的城闕,落入了人間不成?”
未央笑道:“宋公若是覺得還行,不如一起奏稟聖人,在開封也建造一所交易中心,比照蓬萊市舶司建造如何?”
宋癢差點就點頭稱好了,但是他不傻,建鍾樓可以說是為民造福,但是建立一座交易中心,誰當家作主?莫非讓他來嗎?到時候就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了,各方扯皮之下,他宋癢的小身板,搞不好被當了炮灰也說不定。
“還是算了吧,蓬萊得天獨厚,有財力有實力,但是開封不同,此事不用再提。”
。。。。。。
一天下來,宋癢也是接近四十歲的人了,雖然正值一個官員的巔峰時期,但是身體畢竟不比年輕人,尤其是在未央的忽悠下,更被蓬萊的繁華富庶震撼了一把,已經心力交瘁,他回到了驛館,洗漱一番,倒頭就睡。
未央對於此次巡遊很是滿意,不禁收獲了一枚三元及第,讓這位宋狀元成為他的盟友,更得到了一些他想都想不到的好處。
比如營建開封鍾樓,這事一旦成了,宋癢且不必說,身為鍾樓的發明者,
未央必然要去坐鎮。 以他的本事,在開封攪風攪雨,還不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未央回到書院,已經成為門衛的錦衣衛上前,小聲的道:“未公,滕公吩咐,若是您來了,直接去蓬萊閣見他。”
未央點點頭道:“知道了,以後你們一定要守好書院,這任務不必征戰沙場輕松,以後你們的兒女,也能在書院讀書,萬萬不可怠慢了。”
那人連連點頭,感激非常,要說蓬萊最重要的地方,當然是書院,他們能被派來守護書院,這就是榮耀,讀書人呆的地方,哪能是一般的地方嗎?更何況書院裡全都是飽讀詩書的鴻儒大家,還有那些學子們,看著就令人舒心,想想以後自家孩子也能在書院讀書,錦衣衛們一個個心熱了起來。
未央徑直來到了蓬萊閣, 滕子京端坐在校長辦公桌後,氣度儼然。
“滕老!”未央躬身施禮,以前他喊滕子京老滕、滕大人,但是自從北歸以後,就一直喊滕老,因為他知道,自己這一段時間做的事情有多大,滕子京為他承擔了多大的壓力,把他當作大宋中興的希望,更把他視作子侄一般對待。
滕子京雙目炯炯,自從未央為他梳理身體之後,他的身體之健壯,比年輕人還要好了不少。
“說說吧!”
“說什麽?”未央莫名其妙。
滕子京幽幽的道:“你有秘密,我知道,但是我從未追尋過你的秘密是什麽。
今日你一言成讖,讓王素成為廢人,我就知道,肯定是你搞的鬼,至於你用的什麽手段,我不知道,但是我隻想知道,你是否會為所欲為。”
未央聞言,沉默了片刻,心中思緒萬千,他目光複雜的抬起頭,直面滕子京。
“滕老,要說小子做這些事情沒有私心,想必滕老不信,連小子自己都不信。
今日王素想要搶奪書院,搶奪市舶司,甚至整個蓬萊,搶奪我們的心血,這事我不能忍。
確實是小子用了手段廢了他,以後如果還有人想要搶奪這一切,我還會用手段讓他生不如死,這是底線,小子不允許別人踩踏我的底線。
至於用的手段是什麽,我不想說,也希望您別逼我,但是我要說的是,請滕老放心,小子對天立誓,絕對不會把這種手段,隨隨便便的去用,不會為禍天下,也不會謀逆造反,若違此誓,天誅地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