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執宰大宋》第一百五十五章 倒孔之風起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台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雨,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好詞!”

 未央回頭,一個十歲的少年讚賞的看著他,一臉崇拜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麽關系呢。

 “這位兄台請了。”

 未央一身儒衫,十三歲的年紀,卻身量極高,再加上容貌剛毅,像極了十五六歲的少年,不認識的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年紀。

 他身邊跟著蘇八娘與未煙,還有李思甜。

 這三個小姑娘年紀雖小,但是卻容貌迤邐,妥妥的美人胚子,尤其是蘇八娘,十二三歲的年紀,正是女孩子最天真爛漫的時候。

 未央含笑道:“兄台請了,在下未央,攜三位妹妹前來遊玩,不曾想驚了兄台雅興。”

 那少年很是俊美,一張國字臉,很有看頭。

 “在下王安國,臨川人士,遊學至此,剛剛聽未兄作詞,立意新奇,極為華美,甚是歡喜,沒有打擾為兄吧?”

 未央神情微異,王安國啊!臨川人士啊!這家夥不是王安石的弟弟吧。

 “王兄,敢問認不認識一個叫王安石的?”

 王安國一愣,旋即笑道:“王安石是我二哥,去歲剛高中進士,如今在朝為官。”

 說到自己的大哥,王安國明顯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一臉的崇拜,王安石今年才二十幾歲,治學嚴謹,頗有大儒風范,已經有通儒的名號傳出,乃是不可多得的奇才。

 至於王安國,雖然不及二哥,但是這也是一位名人,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王安國器識磊落,文思敏捷,曾鞏謂其“於書無所不通,其明於是非得失之理為尤詳,其文閎富典重,其詩博而深。

 可見王安國雖然被王安石的鋒芒蓋住,但是依舊不俗。

 “原來是平甫兄。”未央笑道:“令兄一代大才,早晚會出人頭地,平甫兄也是賢才,將來出將入相,也是一段佳話。”

 王安國好奇的看著未央,這人似乎對王家很熟悉啊?一般人也就知道王安石罷了,對於自己,很少有人知道,隨便結識一個人,竟然就知道自己,真是太奇怪了。

 未央看出王安國的疑慮,解釋道:“平甫兄,小弟家中有個長輩,與介甫兄相熟,所以才知道平甫兄的一些家事,並非小弟刻意為之。”

 王安國哦了一聲,似乎不以為意,欣然笑道:“還未請教未兄字為?”

 未央赧然,這個時代的人,都是有名有姓有字,還有號的,他年紀太小,還未及冠,自然沒有字,雖然不一定非要及冠才有字,但是似乎被人都忘了這事,一直叫他未央,或者二郎。

 年紀小的時候這樣叫可以,年紀大了就不行了,未央琢磨著,自己是不是該取個字了。

 “平甫兄,小弟年紀尚幼,還未取字,見笑了。”

 王安國笑道:“取字乃是大事,自然要慎重。你我今日偶遇,也算是機緣,不若一同遊園如何?”

 說起來蘇州園林名噪天下,那是後世明清時代,這時候的蘇州,園林雖然也是冠絕天下,但是比起後世來,還是差的遠,所謂的遊園,不過是幾個在未央眼中破破爛爛的園子罷了。

 要說風景,還要說蓬萊,被未央建造的精美精致,比後世蘇州一點都不差。

 不過未央來蘇州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遊園,能與王安國結識,也是一件好事。

 四人結伴遊玩,其樂融融,尤其是沒見過世面的未央與李思甜,一路上唧唧怎怎,跟小麻雀似的,反而蘇八娘自幼跟隨蘇老泉雲遊天下,見識不俗,加上這一家子都是頂尖的天才,蘇八娘甚至能做出幾首小詩,惹人側目。

 未央更是歡喜,說實話,這次三個小姑娘能跟著他來,還是大嫂杜纖雲與幾個老頭的意思。

 蘇八娘與未央年齡相當,又天生麗質,心思靈巧,極為討幾個老頭的歡心,更是把蘇八娘當成了親生閨女看待,讓蘇八娘過來的意思,不言而喻。

 。。。。。

 慶歷三年,七月中旬。

 江南的天氣惹得令人不堪,青樓茶樓便成了消遣的最佳去處,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茶樓酒館還有青樓等娛樂場所的話本,突然開始說起了儒林軼事,什麽嚴監生死不瞑目、嚴貢生狡詐無賴、王惠升官當和尚、蘧公孫入贅、婁公子納賢、馬二先生遇“神仙”、匡超人得志、真假牛布衣、三名士不隨俗、沈瓊枝鬥鹽商、書畫琴棋四奇人等等。

 這些事半真半假,很是受到大眾喜愛。

 過了不久,忽然有人說起了孔末亂孔的故事,因為有前面儒林軼事的完美鋪墊,大家都是當作一個笑話來看,根本就不在意。

 起初故事只是尋常,但是說到孔末追殺孔仁玉,來到張家,張姥姥交出孔仁玉這塊之後,一件件極其隱秘的事情從說書人嘴裡說了出來。

 慢慢的,說書人把整個故事完完整整的講了一遍, 隻說是自己尋到了一本古籍,根據古籍改編的。

 一時間士林大嘩,士人們義憤填膺,竟然以話本汙蔑孔聖人一脈,就是侮辱孔聖人,簡直就是令人發指,此人必須殺了。

 當所有人都在找說書人的時候,卻發現,那人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但是數日來的故事,卻已經傳了開來,老百姓才不管你們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如何爭鬥,他們隻當作茶余飯後的閑話聊著,總不能讓所有人閉嘴吧。

 不得不說,就算是口口相傳,這般引人入勝的故事,傳播的速度也是極快的,幾乎是半個月的時間不到,整個大宋,就連孩童都知道了這個故事。

 故事固然是故事,但是稍有心思的人,就能聯想到故事的背後,到底藏著什麽秘密。

 一時間,民間形成了兩種聲音,保孔派與滅孔派。

 兩個派別你爭我鬥,都是打著為了孔夫子血脈的名頭,公然攪動風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