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崇禎本科生》第449章:南京城皇帝鋪下堪輿圖
穿越後的第六個年頭,既崇禎二十三年,西歷1650年三月。

經過一冬的嚴寒終於離去,整個江南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最早到來的燕子已經在皇宮的屋簷下築窩,它們才是一群最蔑視皇權的生靈。

在滿院子的花叢旁,一群人曬著太陽,圍著長桌喝著酒吃著燒烤。遠遠地院子外面,有一群專業的禦廚正在忙碌著。但是除了主要的吃食供應之外,其實在這個獨立的小院子裡,也擺放著一些小的燒烤爐具,這是專門供給院子裡的人使用的。

朱由檢是一個喜歡在自由輕松的環境和氣氛中商量最重要大事情的人,已經過去的沒有大規模戰爭的一年半,徹底消耗掉了整個大明制定出的大戰略計劃。

現在,是時候考慮重新商討一個新的戰略規劃的時候了。

今天能進這個院子裡的,全是大明現在所能聚集在朱由檢手下的,具有戰略視野的人物。朱由檢自不必說,其他的包括李岩、左懋第、陳子龍、李定國、鄭成功、黃宗羲、方以智、顧炎武、王夫之、朱舜水、等等一群超級大牛們。

這些人的特點及其明顯,那就是年齡大都剛步入中壯年,是一生最適合乾事業的年齡。最年輕的王夫之今年也三十歲了,他也是最晚參與到朱由檢的核心團隊中的人,相當於朱由檢新一波要重點培養的對象。

國內的大環境基本沒有大的變化,但是國力的差距拉得是越來越大了。從農業上說,南方的大明在完成長江以北的生產力恢復之後,依靠充沛的水力網加上大規模的農場集中開發,糧食產量已經徹底擺脫了對外部的依賴,可以說已經積累起了再戰的資本。

而北方的後金在洪承疇的巧妙挪騰中,生產力也有所恢復,加上多爾袞足足去通古斯折騰了兩年,近五十萬東海韃子和近五十萬朝鮮人被他弄到了東北,暫時填補了人口不足的短板。有傳言說多爾袞的觸角一直延伸到了極北地區,其中應該是接觸到了因紐特人了。

最困難的應該是吳三桂,關中的人口不足以支撐他的養兵計劃,但是吳三桂這小子還是挺能忽悠,他居然整肅了整個西北,擁有了大量的河套戰馬,在這一點上,大明和後金都比不上他。

外部環境下,歐洲的三十年戰爭已經在1648年徹底結束,大明也失去了這個世紀最好的發展機遇,這也是天意使然。朱由檢能猜想到未來幾十年是歐洲一個療傷的時期,戰爭使日耳曼各邦國大約被消滅了25至40個百分比的人口;路德城維滕貝格四分之三人口陣亡,波美拉尼亞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口陣亡,西裡西亞四分之一的人口陣亡,日耳曼各邦國男性有將近一半陣亡。

朱由檢曾想過如果這個時候的大明能有鄭和時期的一支足以消滅歐洲主力海軍的艦隊存在,那世紀注定將是東方人的天下,可惜的是大明不具備這種實力。

已經白發蒼蒼的王承恩正招呼著兩個個太監抬進來一頭剛剛烤好的麋鹿,這麋鹿身上不光撒上了西北的孜然,還有湖南的辣椒面,遠遠地就聞起來噴香撲鼻。

“皇上,這鹿是北面送過來的,孜然是西北送過來的,就連這一些香料都是南洋的洋人送的。”王承恩解釋著。

“北面想要我們的鹽,西北想要我們的布,那南洋的洋鬼子盯著的是咱們的茶葉和瓷器。如果不是我們上百萬大軍天天躲在軍營裡,恐怕這些人也不會送這些東西過來了吧?!”朱由檢走到烤肉旁邊說。

“那還不簡單,他們不送過來,我們自己去搶唄!”李定國搶著說。

“哈哈哈…”眾人大笑。

這近兩年的時間,大明一直在練兵,大軍幾乎都很少出軍營。外界對大明軍隊的情況也所知甚少。

“怎麽,朕的李大將軍心癢癢了?”朱由檢說,其實他也明白,以李定國這種性格,窩在學校教了兩年書早就不耐煩了。

“可不是嘛!皇上把臣放在南京,臣就剩下讓婆姨生孩子的本事了。”李定國調侃著,眾人又是一陣大笑。

“一年多時間,你們軍事學院結業了兩批共一萬多名預科基層軍官和五千多中高級將領,這可比生孩子難多了。朕是不是要給你發一個優秀生育獎啊?”

“哈哈……”眾人笑翻了。

“皇上,關鍵的問題是他軍事學院那邊能生,我兵部就能接住養起。多多益善啊!”李岩說。

“不行啊!預科生的培訓時間還是太短,臣覺得還是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感覺。士兵一年半可以訓練出來,但是訓練軍官還是欠缺的,在戰場上一個好的連排長是能救很多人的命的。”李定國感歎一聲,眾人都點頭。

“隨著以後的戰事越來越少,咱們會淘汰預科生,進而會有專科生、本科生一直到專業的研究生的。到時候留給他們的時間越來越多,培養的人才也越來越專業。

但是現在不行,現在我們面臨的壓力還太大,周圍全是環伺著虎視眈眈的猛獸,讓我們不得不倉促上陣啊。

朕今天請你們過來,就是商討一下下一步我們該怎麽辦?經過兩年的休整,我們已經具備了對外用兵的實力,但是朕還拿不到主要應該先對付誰。眾位愛卿,大家議一議吧。”

“呼!”眾人立刻感覺不輕松了。原來以為只是一場簡單聚會的眾人,萬萬沒想到到這裡來居然是商討這麽重大事情的。

王承恩一揮手,所有靠近這個小院的太監和侍衛立刻後撤,連站門的崗哨都不能留下。 這可比朝政大殿上要安全的多,所有人的服侍工作全部交給了內衛來負責。

朱由檢看著大家,然後在一個桌子上攤開了一副大地圖。這是最新的萬國堪輿圖,當然不如後世世界地圖精確,但是比這個時代的世界地圖要好的多。

“這就是我們腳下的這個世界,朕把它叫做地球。”

經過這兩年的理工科基礎知識推廣,在座的人也基本都了解了基礎天文知識,再也不會有人說天圓地方這種屁話了。尤其是海軍對海外信息的收集,很多人終於意識到皇帝所說的非洲、美洲都是真實存在的。

“皇上,咱們大明不可能這麽小吧?”五十歲的朱舜水看傻了眼了,那圖中大明的版圖實在有點可憐,而在大明的周圍,面積大的國家比比皆是,這遠遠打擊了大家心目中中央帝國的超美好形象。

“沒有錯,不信你問問鄭成功。”朱由檢肯定地說。

“是的,這張圖是準確的。”鄭成功是負責收集各國地圖的人,最後成圖的也是他的部下,而且他們也得到了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

也正是因為得到了歐洲人繪製的地圖,所有人才完全相信朱由檢所說的話,因為鄭家確實很早就知道歐洲人在大海上經歷過什麽。

朱由檢對這張圖做了最後的校正,當然他沒有填上澳洲和南極洲。

“對著地圖,還是有鄭成功來給大家講講我們所面臨的這個地球吧!”

朱由檢把教棍遞給鄭成功,然後自己先躲到一邊去吃東西去。對於這個時代的世界史,鄭成功都是他教的,所以他也沒興趣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