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本科生》第119章:挖科舉的牆角
  王承恩看出來了,朱由檢在政治手段上正在成熟。

  之前,朱由檢所表現出來的,略顯幼稚,對於一路上的成功,王承恩歸結為朱由檢的運氣好。

  但是,他對朱由檢所表現出來識人善任的本事,還是很佩服的。

  正月初六,大明的官員正式上班,這一天的朝議,朱由檢如期上朝。

  還沒等朱由檢的屁股坐穩,一堆的官員就站了出來。

  “啟稟皇上,今日有眾多士子有意報國,盼望朝廷及早開科。臣以為眾多讀書人都有一顆拳拳報國之心,希望朝廷能從大局著眼,早日開科取士。”

  朱由檢看到錢謙益完全是躲避的態度,他沒想到第一個站出來講這個事情的是呂大器。

  “愛卿,此事朕早已有言在先,等到開春,必定開科。既然學子們熱情這麽高,那麽開科之事可以提前。朕決定:鑒於北方局勢不穩,朝廷當先照顧江北的學子。顧,朕以為,可以現在江北的學子中優先開一科,隻取吏員。眾卿以為如何?”

  “啟稟皇上,開科取士,當是為國選才。為何要錄取吏員呢?”

  朱由檢從一開始,對於科舉的態度就是在拖延。他根本不想在這個時候搞什麽科舉,與其搞什麽科舉,不如直接招大量的普通辦事人員。

  “開科是大事,江南多山,學子來南京不易,總得給足他們時間。江北局勢混亂,朕不忍看到士子們流離失所。當然,如果在江南的士子也有意早日報國,也可以參加吏員考試,朕亦是歡迎的。”

  這個理由就明顯是睜眼說瞎話了,誰不知道江南的讀書人都集中在江浙一帶。而這些讀書人眼睛裡根本就瞧不上什麽吏員,他們的目的就是正規的科舉。

  皇帝的話剛落,台下一片嗡嗡的議論聲。

  “敢問皇上,吏員選拔考試,是否和科考相同?”呂大器繼續追問。

  “自然是不同,恩科乃是正科,自然要選拔最好的棟梁之才。”朱由檢微微一笑,繼續說:“吏員當選經世致用之才,如此才能輔助好我大明未來的棟梁嘛。”

  “臣以為,吏員選拔沒有先例,那麽,吏員選拔的題目,有誰出呢?”

  “愛卿無用多慮。朕的秘書處早在淮安的時候就已經成功選拔過了,他們會協辦此事。”

  台下又是一陣喧鬧,誰也沒有想到朱由檢會提早留有後手。

  “朕知道,小小的吏員選拔,自然用不著當世大儒出題。所以呢,朕的秘書處裡面有幾個江南才子,足可擔任。比如:陳子龍。”

  朱由檢得意的一笑,考試我照樣用複社的人出題,看你們還有什麽話講。

  陳子龍和黃道周就站在後面,一肚子的苦水。朱由檢的心思豈能不知?明顯是借用他們東林的身份,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恨的是他們還不能違背。

  黃道周真相撕碎了那張賣身契,以為一群官員的目光都怪異的盯著他在看。

  朝議的結果,讓東林黨們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很多人對朱由檢產生了失望,同時,也有很多人興奮的睡不著覺。

  因為,朱由檢規定,只要具備童生資格的讀書人,即可參加此次的吏員試。

  童生,連秀才都不是,大約隻相當於掌握基礎文化的人而已。

  整個東林是真的對朱由檢很不滿,可是沒有辦法。按照制度,吏員的確不是官員,無需科舉錄取。

  這是科舉制度的漏洞,相對於朱由檢來講,

也是他唯一能從制度上挖科舉牆角的一條裂縫。  朱由檢,是在用一己之力,和整個時代在抗衡。

  南京城內,一處幽閉的宅院。兩個半百的老先生正在屋內對弈,古香古色的棋盤上,雙方正殺得難解難分。

  一位中年人緩步走人房間,抱拳一恭,態度很是謙卑。

  “朝議結束了。”

  “哦?他同意開科了?”其中一位老先生隨口一問,眼睛依舊沒離開棋盤。

  “沒有。只是同意錄取吏員,而且……”

  中年男子有些猶豫,不知道該如何說。

  “有什麽就說嘛!”

  “那人說,此次吏員考募,童生亦可參加。”

  剛剛接話的老先生手使勁捏了一下手指的棋子,重重的按在棋盤上。

  另一位老者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說:“且由著侯家小子去鬧吧,他想一個人佔盡天下,就讓他嘗嘗逼宮的滋味。”

  “兩位恩師,咱們要不要也派人去武昌加把火?”

  “不用,侯家的話,分量足夠。給曲埠去封信,就說最好拜會拜會侯詢。”

  “學生知道了。”

  中年人離開之後,兩位老先生又聊了起來。

  “你說,他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麽?不管東林黨還是閹黨,不都得依靠我們儒家。此舉不像帝王平衡之術。”

  “我也觀察很久了。那個人自南渡之後,行事做派越發琢磨不透。會不會有異域高人在背後操控?不像是我中原做派啊!”

  “絕對不可以讓異教邪說傳入,當初徐光啟老兒差點就引入西洋外教,要不是我們極力阻攔,恐怕已成禍事。”

  “觀他所行之事,頗有西洋之風,重格物而輕經學,恐非我儒家之福。”

  “北面洪先生來信,邀我等北上,你意如何?”

  “行儒家之道,則夷華夏;華夏行夷之道,則為夷。這一點,你我一定要分清楚。”

  “你的意思是,只要他們答應接受我儒家,其他亦可?”

  “那當然,我最習慣這南方的天氣,老寒腿常犯。”

  “哈哈哈……”

  假如朱由檢在這,聽到這段對話一定會氣瘋。

  卻不知,這正是大明和後金政權交替之時,很多人內心的心聲,這部分人還是站在大明最頂端的大知識份子。

  利益相同湊在一起,幾成勢力,而後成朋黨。

  就算東林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

  如錢謙益並不是一個好的領袖,他在取得自己想要的地位之後,就忘記了他人。

  又如陳子龍,則在朱由檢新學的影響下,慢慢有了變化。 因為他之前就修訂過徐光啟的書,同時也就涉獵過徐光啟的學術思想。

  再如方以智,更是傾心於新學中不能自拔,因為他本身就有一個叫湯若望的同窗好友。

  顧炎武的性格裡天生帶著叛逆,加上對朱由檢的崇拜,他接受新學最直接。

  加上整個工作組目前都在江北,這次吏員考試的大幕,就有錢謙益出文科題,方以智出理科題,陳子龍居中督辦,顧炎武負責具體事宜,一場人數空前規模的大考,就正式上演了。

  “給每一位報名的學子發放理科提綱,減輕他們的難度。”朱由檢重點做了指示,對於大明讀書人對格物之學的認知,他不抱太大希望。

  “本身考題就不難,再給提綱,豈不是更容易了?”方以智覺得朱由檢讓自己出的考題簡直是小兒科。

  “就把初級物理當做提綱發下去,另外,此次考試不必使用八股撰文,要讓考試把自己的特長發揮出來。

  工作組作為審卷方,一切以這幾個月的工作經歷為參照。讓黃道周做好工作總結整理,作為依據。”

  朱由檢對黃道周的使用,一直是當做筆杆子的,他主要負責寫工作經驗總結,推廣。

  工作組每十天都會總結工作經驗,然後由黃道周整理,再下發給每個人當做指導性文件。

  黃道周已經把他二十多個學生帶到了江北,整日埋頭在一堆資料中,無暇他顧。

  就這樣的,在主英們的眼皮子底下,一個人數不多的團隊,正在有計劃,有制度的形成,並準備瘋狂擴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