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崇禎本科生》第226章:該動1動火耗了
  方嶽貢是朱由檢從京城帶出來的隨身官員中級別最高的,當初在京城的時候為了營救他,王承恩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

  南京朝政主要的尚書人選中,方嶽貢被朱由檢一直放在戶部尚書的位置上,就是因為這個人做事非常的可靠。

  可以說大明目前能平穩過度到現在這種程度,方嶽貢支撐的戶部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是整個大明朝廷真正的大管家。

  方嶽貢是原來那個崇禎身前最後一任戶、兵二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李自成索銀的時候,從這家夥家裡隻搜出了幾套衣服和崇禎賞賜的兩錠銀子。

  此人最值得稱讚的不是他多廉潔,而是他當過松江知府,並且修築了松江也是整個江南海塘的第一座石塘,從此松江府免受海潮侵害,開始變得富庶。

  有一個在江南任職多年,熟知江南事物的戶部尚書,才有了南京朝廷的穩定。

  朱由檢走了一趟江北,許諾了許多的開支出去,其中牽扯到戶部和兵部。回到南京之後,他當然要找兩部的尚書做交待。

  所以,回到南京的第一件事,朱由檢就把史可法和方嶽貢召集到一起,商討銀子的事。

  “兩位愛卿,各部可還有盈余?”

  史可法聽朱由檢一說,就苦著一張臉。他心想:皇上這是明知故問,連續發動了好幾次戰事,兵部哪裡還有多余的銀子?

  “戶部已經不足以支撐到歲末了。臣估算了一下,戶部需欠奉三個月支應。”方嶽貢同樣陰沉著臉,這大明現在花銷太大,他左右難支。

  “差這麽多?”朱由檢一驚,這等於說全國馬上就要開始拖欠工資了。如果徹底沒錢了,那就什麽事也乾不了了。

  江南雖說是賦稅重地,可是江南士紳多啊,錢都在有錢人家的地窖裡長霉呢,它們絕對不會自己長腳跑進朝廷的庫房裡。

  “要不,加稅?”朱由檢嘀咕了一下。

  “萬萬不可,如今江南剛剛穩定,皇上要加稅必然引起百姓的不安。”史可法一聽,趕緊跳出來,哪怕朱由檢的聲音再說出來的話照樣嚇人。

  史可法心裡打得就是朱由檢銀庫的主意,反正皇帝有的是銀子。

  整個崇禎朝都有這個習慣,只要沒錢,大臣們都自動的把目光盯住了皇帝的內庫。

  實際上天啟死後給崇禎留了不少的銀子,有兩千萬兩之多。而李自成攻進皇宮之後,內庫存銀才二十萬兩。

  這些年,崇禎花銷不大又特別節儉,內府的銀子估計就是這樣被官員給忽悠乾淨的。

  朱由檢心裡一笑,他豈能不知史可法打的是什麽主意。

  人有財就不能外露,省的天天有人惦記。人一旦遇到一個特別有錢的朋友,總會惦記著借出來點。

  用後世的話說:土豪,咱們交個朋友吧?

  “要不,捐輸?”朱由檢裝作可憐樣,眼巴巴的看著二位說。

  “不可,朝廷都已經要欠奉了,再行捐輸,百官何以生計?”方嶽貢立即反對道。實際上他心裡也在罵朱由檢這主意不靠譜,哪有借別人的銀子給別人發工資的道理。

  指望捐輸更不可能,國家都是你朱家的,貌似他們是不會願意給錢的,京城危機中的那場捐輸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朱由檢看了這二位一眼,只見他們一個個眼神都定定的看著地面,明顯就等著朱由檢自己說出貼銀子的事呢。

  “拿出來吧。”朱由檢朝王承恩看了一眼,王承恩從一邊的小太監手上接過來一個托盤,托盤依舊是用紅布蓋著,呈現一堆的東西。

  方嶽貢瞄了一眼,看外形似乎不像是銀錠,他鬧不清朱由檢想幹什麽。

  王承恩掀開紅布,裡面露出一堆圓圓的物件,有金銀兩種。

  “這
是朕的內務府製幣匠們製作的新崇禎元寶,愛卿看看可漂亮否?”朱由檢隨手分別拿了幾個,遞給了方嶽貢和史可法。

  銀幣一看就是典型的類似西洋鷹圓的樣式,只是裡面的圖案是皇帝本人的側面畫像,精巧細致。金幣也一樣,只是比銀幣小巧一些。

  方嶽貢拿在手裡掂量了一下,這一枚銀幣大約有六錢重,金幣也一樣。

  “臣敢問皇上,這是朝廷要頒發的新幣嗎?”方嶽貢心中一喜,這皇上看來是準備拿銀子了,而且還是這麽漂亮的新錢。

  “對啊!朕覺的民間流轉的銀子太散碎了,且銀錠又不好攜帶,顧製作了新錢,以朕的頭像為基準,打算發放民間使用。”

  “那俸祿是否以新幣來發放?”既然是皇上自己的畫像,那這錢就沒有拒絕的道理。而且這錢比銀子漂亮,應該是好東西。

  方嶽貢最關心的是朱由檢是否準備拿這種錢來發俸祿,如果用新幣發,他肯定在所有官員中有面子了。

  “你戶部有銀盡可以拿出來,朕按照新幣樣式製造,絕不收一點火耗。”

  朱由檢裝聾賣傻,完全當做沒聽懂方嶽貢話裡的意思。

  朱由檢說的是:想要用新錢發俸祿,那你戶部拿錢出來啊。

  “皇上,戶部沒錢啊!”方嶽貢心裡一涼,這皇帝今天成了鐵公雞了啊。

  “想要朕從內府拿錢貼補戶部?”朱由檢笑了笑,看著二人。

  史可法和方嶽貢對望了一眼,低頭不語。大家心知肚明,反正大明是你朱家的,你愛拿不拿。

  “既然如此,朕決定從本月開始,俸祿按折算以實物發放,內務府負責采購再轉交給戶部。”朱由檢臉色一沉說道。

  小樣兒,想從我的口袋裡摳錢,我能讓你們那麽順心?

  朱由檢的錢不等於朝廷的錢,既然朝廷的官員打定了他銀子的主意,他就必須要利用一下才會拿出來。

  銀子和實物是有區別的,實物雖然麻煩,但是會短期繁榮市場,而這個時代的銀子交到當官的手上,只會爛掉。

  大明的官員靠俸祿生活?別開玩笑了,那點俸祿只是給很少一部分人養家糊口的,多數人的收入是遠遠大於那點銀兩的。

  朱由檢想過,他要是從官員的俸祿上面開始幣改,恐怕造多少銀幣,這些錢都會繼續被人埋進自家的後院裡去。

  整個市場會是一個巨大的吞金獸,最後只能是徹徹底底虧本印製的一批精美的藝術品。

  錢,只有交到百姓的手上才能真正的流通起來,因為百姓沒有多余的錢存在地窖。

  “另外,年底的稅賦,戶部必須以新幣結算。”朱由檢還沒等二人醒悟過來,又加了一句。

  要想讓一種貨幣真正的流行起來,官方的參與是必要的。只有讓稅賦等支付手段真正的參與進來,新錢才能站穩腳跟。

  很多穿越者都是以良幣驅逐劣幣的行為來進行幣改的,可是朱由檢覺得,在這個時代,良幣指揮成為貯藏品,而不會流通。

  很多想法只是穿越者的一廂情願,你要是製作了一批精美的藝術品,你看看那些地主老財們會不會買回去藏著。

  不說銀幣比銀子好看,就是後世的某些酒,都會被人埋進地下。

  在大明這個時代,發放實物俸祿又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朝廷有銀子就發銀子,有糧就發糧,反正是逮住有什麽發什麽。

  這也算是促進了內需,繁榮了市場。

  “啟稟皇上,為何朝廷不直接以銀子對換新幣呢?”方嶽貢很納悶,皇上為什麽不直接對換,而要費這番周折。

  “可以兌換啊!朕又沒有說不可。不過這火耗、折損可不便宜。朕的新錢製造起來可費力了。”

  朱由檢一
笑,有些人想把家裡黑漆漆的銀子拿出來兌換?好啊,那工錢自然就貴點吧。

  “戶部從今年開始,所有稅賦均以新幣收取,火耗歸公,百姓不再負擔。因為朕的新幣不存在火耗問題,新幣優良,百姓無需擔心。”

  史可法和方嶽貢驚呆了,新幣不需要火耗了?那這牽扯就太大了。火耗可是各級官員的一大灰色收入,沒有了火耗,很多人就沒有進項。

  朱由檢的想法很簡單,我把貨物直接用新幣從民間購進,然後讓百姓再以新幣交稅,這其中根本就沒有一點所謂的火耗,哪個百姓不樂意?

  大明賦稅重的核心不是朝廷收的太多,而是火耗攤派成了私人斂財的工具。

  大明,是時候動一動火耗的問題了。11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