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崇禎本科生》第424章:教育大改革
讓各地商品來南京需要時間,可是把錢存銀行就給利息,這個誘惑夠大。

 之前朱由檢給江北軍隊下過同樣的命令,許多有錢人就打過讓當兵的親戚存錢的主意。現在好了,不用再求當兵的了,普通人也可以把錢借給銀行了,就是利息比軍人稍微還是少一點點。

 但是安全啊!畢竟是以自己名字存的。

 到了五月,朱聿鍵扛不住了,他直接找到了朱由檢。

 “皇上,這樣不行啊,這一個月就白白付給了幾萬塊利息出去,咱們才賺了不到幾千塊利息。這樣下去,我們銀行一年要虧損幾十萬塊銀元。”

 “損失多少?”朱由檢問。

 “每個月五萬多塊,每天都在增加。現在一個月就能漲一千萬塊,我快扛不住了。”朱聿鍵苦著臉。

 “太少了,也就是說你們現在的存款才有不到五千萬塊,實在是太少了。”朱由檢都不好意思說,存款利息一年才百分之一多點。

 就這樣,大明的土財主都快瘋了。朱由檢感到丟人,存款的人需要幾十年才能漲一倍。這要是放在任何商品社會,不值一提,隨便販賣一點商品都不止這點利。

 “可是我們銀行沒有放貸對象啊,收不到貸款拿什麽,付給儲戶利息?”

 “放心,再過段時間,到時候貸款的人會踏破你銀行的鐵門檻的。”

 雖然朱由檢說的言之鑿鑿,可是朱聿鍵卻有些不信。在中國的儒家傳統觀念中,存錢過日子,那是美得,貸款那是敗家子。

 “那皇上說的過段時間,是要過多久?”

 “等你銀行的存款達到五萬萬塊的時候……”

 “那時候我肯定被利息逼得跳江了。”

 “哈哈哈…到時候你可得發愁存款的人太少了。”

 五個億才哪跟哪啊,跟後世對比,九牛一毛啊!

 但是一種觀念深入人心之後想要改變是很難的,有時候就需要引導,需要官方的推動和宣傳。,這就是輿論輿情的力量。有些事情官方做起來更可信,尤其是現在的大明,攜大勝之威的大明,人心更容易向強者靠攏。

 ……

 錢有了,路怎麽地都還是要修的,大明皇帝吹出去的牛不能不多少兌現一點,否則豈不是笑話。

 第一條由朝廷正式規劃中的官道,是從南京到松江府的,沿途經過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昆山到松江。

 可是要修這麽長的一條路,大明沒有技術儲備,準確地說是沒有用新材料架橋修路的技術。

 建築工程技術是一門大學問,它不是隨便招了一批退伍軍人就能搞定的,要不然還要那麽多的建築學院幹嘛。

 別看現在已經修成了一條所謂的太平府到南京的官道,其實那不過是在平整的路面上澆築了一層混凝土而已,朱由檢估計這條路最多能用二十年。

 可能有人說了,二十年不錯了,後世很多路十年就壞了。那是因為現在的路是跑馬車的,後世的路是跑卡車的。

 而且江南到處是河溝水岔,需要大量的橋梁建設,橋梁是建築學上必須要過的技術坎兒。

 於是,在南京南郊,又有好幾所學院正式成立了。南京醫科學院、南京工程學院、南京商學院、南京船政學院、南京軍事學院、南京化工學院、南京官員培訓中心、南京文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另外還有一些學院正在籌備中,暫時條件還不成熟,比如農學院,師范學院等。

 加上理工學院總共十個學院,五十多門專業正式設立。其中七成是從將軍山和理工學院分離出來的,連帶著一些項目組也一起進入各個學校。

 目前這些學校最主要的培訓目標就是培養老師,大規模地培訓各中學的老師。而且還是短訓,半年或者一年製的速成班。

 一時間整個南郊就是一片巨大的工地,辛虧這些學校的第一批建築不是混凝土而是聯排平房,否則更亂。

 所有學校的第一批學生將在八月份面相全國招生,連北方的招生簡介都由天地會撒了傳單。至於能招收多少人,只有天知道。

 入學考試的標準,那是真的很低,就連教習的水平都不敢恭維,那是參差不齊。

 如果沒有大量中學老師填入到基礎教學中去,後續的人才培養就跟不上,那麽所有的學院將會無生源可招。

 各學院現階段主要課程就是基礎學科的課程,其中附帶著一點分類學科的啟蒙教學。這也等於是挖了一個坑,如果誰真的對某一學科有興趣,他可能還要繼續跟他的學生一起重新來考新的招生考試。

 這是朱由檢的應急之策,不這樣做,根本就湊不齊各地學校所需要的人才。

 不過完事開頭難,朱由檢也沒指望一步到位,這些學校能在十年內理一個頭緒出來,朱由檢就該燒高香了。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長期投入的過程,朱由檢現在是打算勒緊褲腰帶辦教育的。

 說句不好聽的,除了一些必要的軍事行動和賺錢的商業推動外,朱由檢就沒想過在十年內乾其他的,因為幹了也是浪費。

 而且這些初期畢業的學生根本就拿不到正式的畢業證,他們到了教學崗位之後如果還想繼續本專業深造,還得堅持學習。跟的上的就能留下,跟不上節奏的,可能會很快被其他人取代。

 因為朱由檢給所有學校定的是聘用製,這從一開始就是最為一種標準的教育制度定下來的。

 至於學員想達到本科生的標準,還離得太遠。

 整個大明現在理工類人才庫中能夠這個標準的,朱由檢估計還不超過一千人。如果按照文學院來的要求來考,那有好幾萬,藝術類也比理工類多的多。

 問題是朱由檢給出的文科月奉只有理工類的一半,直接導致南京城一大批貧困學子啃著饅頭重新開始讀蒙學的課本,打算參加各學院的招生考試。

 “讓銀行發一個通告,所有考中理工類學院的學員,可以申請一份低息貸款,如果學員成功結業,等畢業之後按月償還,利息全免。

 另外讓禮部發公文,對於每一期優秀學員發放高額獎學金,最高額度等同於教習的半年俸祿。另外,如果有學生能夠提前結業可以直接向學校申請,對於提前結業的學院給予獎勵。對有重大研究成果的學員,直接錄取為教習。所有結業的學員,直接安排教師崗位。”

 朱由檢就不信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出台就刺激不了讀書人的神經。現在的大明,是真的很缺基礎學科的教師。

 而且現在的大明,各縣的稟生制度已經取消,科舉的那點福利全部取消,所有財政全部傾斜到新學校中去了。

 這種影響太大了,很多人開始有了一些暗暗的抵製情緒,民間有人又開始拿孔聖人說事了。

 “皇上,曲阜來人了。”

 朱由檢一愣,真是會逢迎啊,這臉皮也是夠厚的。

 “讓他們明日早朝上殿。”崇禎本科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