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本科生》第547章:明周2軍大戰序幕
胡一清聳拉著頭就坐在鄧之榮的面前,他的樣子有一種說不出的禿廢,鄧之榮壓根找不出一個字來懟他。

“軍長,我有錯。”胡一清開口就認錯,態度相當好。

“你哪兒錯了?”鄧之榮哭笑不得。

“我不該把讓趙印選主動出擊的。”胡一清想來想去,大約也只有這件事情節最嚴重,說到底那也是三千人的軍隊。

“我們不是常規部隊,把戰場挪到敵人的地盤是有什麽錯?”鄧之榮反問。

“那我哪兒錯了?”胡一清問。

“是啊,我也想問你呢,你哪兒錯了?”鄧之榮盯著胡一清。

“不是您讓我來檢討錯誤的嗎?”胡一清一愣。

“我讓你來講明事情經過的,誰說是讓你來檢討的?”鄧之榮又好氣又好笑。

函谷關丟了,鄧之榮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以他和朱由檢的關系程度,區區一個函谷關,算不上什麽,倒是那三千兵更重要。

“你在林子裡打了一天一夜,戰果如何?”鄧之榮問。

“要不是狗日的放火,再給我兩天時間我能把進林子的敵人都給留下。”胡一清又變得有些驕傲。

“那也就是說,趙印選他們應該不會吃虧?”鄧之榮問。

“絕對不會,這點我可以保證。只要在林子裡不打陣地戰,敵人別想佔我師的便宜。”胡一清篤定地說。

“那你想個辦法去找到他們,給我安全地帶回來。”鄧之榮說。

“火太大了,已經燒到了十幾座山梁,人過不去啊。”胡一清想起了這場大夥就心有余悸,他的眉毛都給撩沒了,臉皮黑漆漆的,到現在還火辣辣地疼。

鄧之榮說:“這麽大的火,趙印選他們還不曉得被逼到哪去了。我現在擔心的是他們的口糧不夠。會餓死人的。”

“我這就去派人。”胡一清扭頭就要走,他當然也擔心自己的部下。

“回來。”鄧之榮說:“先修整一天補充好了之後再出發。”

“那我明天一早多派點人從青龍山南麓讓過去尋找。”胡一清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下,他的任務變成了尋找趙印選部。

鄧之榮安撫完胡一清,但是他自己卻陷入了兩難處境。周軍越聚越多,他想立功找回面子的機會越來越小。鄧之榮感覺到自己的官運還真不好,機會怎麽抓也抓不住。

鄧之榮也不想跟明軍打陣地戰,可是從眼前的局勢看,恐怕十五軍是很難躲過這一關了。鄧之榮的任務變成了怎麽在函谷關這裡拒敵。

明軍駐扎在關前兵力不少,加上忌憚明軍的火力,夏國相這邊也沒有敢立刻攻擊,反正他的第一個功勞已經到手。

吳三桂給他的命令是奪取函谷關,等下一步命令,夏國相估計吳三桂會會有大動作。這樣,夏國相的任務也就變成了如何守住到手的函谷關。

戰場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除了滾滾山火,整個戰場卻平安無事。

然而拋開整個函谷關戰場,雙方統帥是怎麽看的,這個小戰場的人根本不知道。

以小小的試探而攪動了兩軍的大決戰,開始慢慢拉開了序幕。

在北直隸的官道上,五輛四匹馬的馬車正疾馳南下。沒有人知道,這馬車裡坐得是一是李定國,二是楊展。而且這二人自接到朱由檢的聖旨連新收復的京城都沒進,而是直接從遼東一路飛速趕赴洛陽。

按照朱由檢給的聖旨,李定國必須趕到洛陽然後完成布置對周吳三桂大周的攻擊戰略部署。而楊展則要接手從湖廣緊急增援鄂北的兩個地方軍。

李定國坐在車內,他的車廂四周掛滿了地圖。

這一路他必須要想出一個絕佳的方案,既要化解危機,又要想辦法消耗掉吳三桂的精銳。而且朱由檢給他的兵力只有不到三十五萬,這其中有曾英部的二十萬,十五軍的四萬,另外還有湖廣北上的兩個地方軍和河南的一個地方軍。

李定國對情況了解的也不多,他只知道朱由檢給鄧之榮的命令裡有暫不收復函谷關的命令。這一命令本身就有向吳三桂示弱的意思。

擺在明軍面前的問題是吳三桂會不會進攻,以及他會從哪進攻。是函谷關還是武關?

西安方面,吳三桂重新開了他的內閣會議。興奮的吳三桂沒有想到函谷關會在兩天內就到他的手中。換言之,現在整個關中攻擊中原的所有關隘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如果這樣他吳三桂都能當縮頭烏龜,那他也太沒膽子了。

吳三桂想到的是進攻大明。

“眾位愛卿,朕打算進攻中原。你們認為把哪裡作為進攻重點?”吳三桂看了看眼前的眾人,這裡面有侯詢,侯方域父子這樣的大明高官才子,也有王鐸這樣的名仕,還有馬寶這樣的將才。

“中原的地區本就是大周天下,我大周天兵只需要兵出函谷,攻下洛邑則民心所向,天下大定。”王鐸高唱讚歌。

侯方域迅速白了王鐸一眼,心想:這老家夥怕是已經老糊塗了,除了會玩一點點口水戰,肚子裡一點貨沒有。

吳三桂聽了王鐸的“高論”只能勉強笑一笑說:“侯公子以為呢?”

“微臣以為,崇禎把主要兵力北調,大明的兵力部署就集中在北直隸、江南沿海和川北三個方向。現在整個江漢空虛,繼而江淮的兵力也不夠。

如果我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假裝繼續爭奪函谷關,另外派一支大軍出武關,掃蕩江漢,甚至可以攻擊中都鳳陽,一定會收獲滿滿。”

侯方域的話讓吳三桂非常有興趣,因為這一戰略當初高迎祥也玩過,而且還把老朱家的祖墳給燒了,之後徹底地扒下了朱家高高不可侵犯的外衣。

如果他吳三桂也實現了這一步戰略,對剛剛穩定下來的大明,是一次絕佳的打擊。

換言之,大明肯定又一次會陷入內亂。

“侯愛卿,你養了一個好兒子啊。”吳三桂重點誇了侯詢。要不是侯方域太風流,吳三桂已經打算把自己女兒嫁給侯方域了。

吳三桂的話就是風向標,等於是把自己的意思表達了出來。後面的會議,自然是圍繞著大軍出武關,進擊江漢這一戰略來設想。

吳三桂的優勢是所有關隘在自己手中,他只需要考慮從一個方向出擊即可,而明軍有些被動,從哪一個方向上明軍都不佔優,漏洞太多;但是周軍的劣勢也很明顯,關中的資源和兵源匱乏,持續戰力跟不上。

吳三桂為什麽一支沒有選擇進攻巴蜀,就是因為朱由檢在巴蜀一戰中使用了大量的水師,讓吳三桂力不從心。

周軍別說水軍了,連看到水就會暈,吳三桂的主力是不折不扣的騎兵,關寧鐵騎。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崇禎本科生》,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