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抗戰之英雄血》第179章 實用性原則
原本英殖民軍選擇放棄西南殖民地,將更多力量部署到面積更大,地位更重要的印殖民地。可他們根本沒想到,僅僅一個師團不到的日軍,依舊能打的他們狼狽不堪。

  為阻止日軍繼續向印殖民地推進,英殖民軍把從西南殖民地撤出的部隊,安置在印殖民地的英帕兒地區整訓。在那裡屯集了數量眾多的物資,以備局勢變化重返西南殖民地。

  從兵力跟武器裝備配置來看,英殖民軍無論那方面都比走投無路的日軍要強。可誰也沒想到,戰事打響僅僅三天后,日軍一個步兵聯隊便突入英殖民軍後方。

  正在前方阻擊的殖民軍,得知這個消息後,瞬間很多部隊就陷入崩潰狀態,指揮的軍官跟士兵都在拚命想辦法逃跑。無人阻擋的日軍,隨即不斷擴大戰果。

  逃出的殖民軍不少,被俘的殖民軍也不少。最令日軍師團長高興的,還是那些尚未來的及運走的作戰物資。得知該師團取得如此戰果,日軍內閣隨即給予嘉獎。

  甚至鑒於目前形勢,日軍內閣要求該師團,聯合印殖民地境內的反抗武裝,繼續擴大他們在印殖民地的影響力。後期的話,日軍也會想辦法,將更多部隊派過去。

  從一名中將師團長,搖身一變成為印殖民地方面軍司令官,這樣的晉升對於日軍師團長而言,無疑邁出了極其重要的一步。假以時日,或許有機會坐鎮內閣。

  當胡彪收到碩鼠發來的戰況,確實覺得極其可笑。好在這一幕,也是胡彪所希望看到的。殖民軍被打的越慘,狼軍才越好火中取栗,獲得更多的好處。

  原本負責追擊的出征軍,抵達英帕兒地區後,便被胡彪下令原地待命。即便英殖民軍催促,胡彪也很直接道:“追擊的部隊,根本無法對付擁有充沛物資的日軍。”

  話裡的意思很簡單,出征軍可以繼續跟日軍作戰,卻需要集結更多的兵力才行。給出征軍的幾位師長發報,詢問他們是否有意進入印殖民地作戰。

  如果有人願意領兵過去,那麽他們就需接受秦天佑的指揮,後勤補給也會由胡彪承擔。面對胡彪發報先征求他們意見,這些師級指揮官也覺得受到尊重。

  先前覺得欠胡彪不少人情的二零零師師長戴桉,以及孫立仁指揮的新三十八師,很痛快的回電表示,他們願意成為先鋒軍,替出征軍配合盟軍繼續追剿日軍。

  其余的師長雖然有些意動,卻大多擔心去了就有可能回不來。相比去境外作戰,他們覺得待在距離滇省更近的西南殖民地,也許會更安全一些。

  鑒於這種情況,胡彪隨即跟衛俊如達成共識,派遣新三十八師及戴桉的二零零師,做為出征軍的代表,配合秦天佑指揮的第一師,成為追剿日軍的先鋒軍。

  考慮到兩個師之前都損失不小,衛俊如也很大方的道:“滇省這邊,早前訓練三個新兵團。雖然沒太多實戰經驗,但都是窮苦人家出身,應該不怕吃苦的!”

  得知消息,胡彪也很痛快的道:“將這三個新兵團,全部補充到新三十八師跟二零零師。出征之前,每人多發三個月軍餉。讓這些士兵把錢寄回家,也算盡一份孝心!”

  “可以!”

  出國作戰,能否回來誰也不敢保證。戰事何時能結束,依舊是個未知數。臨行之前,胡彪給他們多發三個月軍餉,也算給他們家人一個交待。

  至少對這些新兵而言,看到衛俊如親自發放的軍餉,每個人都覺得極其興奮。單單這筆軍餉,就足夠他們家裡人,一兩年之內過上不至於餓肚子的生活。

  “謝謝將軍!”

  聽著這些士兵發自內心的感謝,衛俊如也真正明白胡彪的用意。這筆錢,何嘗不是官兵的賣命錢呢?即便如此,又有幾人能做到跟胡彪這樣大方呢?

  隨著三個新兵團跟隨第二零零師,抵達曼德城與新三十八師匯合。簡單整編後,兩個主力師隨即向英帕爾地區增援。得知消息,不斷後撤中的英殖民軍,也長松一口氣。

  至少從出征軍表現的誠意看,胡彪雖然有些貪錢,卻也並非拿錢不辦事。只要錢給到位,胡彪還是很好說話的。有這三個師牽製日軍,英殖民軍也能稍稍喘口氣。

  可惜的是,日軍得知消息後,確實抽調一些追擊部隊返回。但從各地趕來的反抗軍,卻開始接受日軍的指導,獲得大量武器裝備之余,還得到軍事指揮上的指導。

  日軍只需抽調少量軍事骨乾,派遣到人數眾多的反抗軍當中,依舊能對殖民軍產生巨大威脅。漸漸的,英殖民軍也開始發現,剛控制的反抗形勢再次強勢抬頭。

  而此時位於東部的一些獨立部落內,也出現了部落自立軍的存在。雖然部落自立軍不跟反抗軍一樣打擊殖民軍,卻開始不服從殖民軍的管轄,全然開始實行自治。

  更令殖民軍擔憂的是,這些部落自立軍絕大多數都是早年的華裔族群。自立軍組建後,這些部落私下也開始聯合。一旦殖民軍強行鎮壓,自立軍也會堅決抵抗。

  用雪上加霜來形容目前的形勢,無疑再合適不過。唯一令殖民軍稍顯欣慰的是,無論殖民軍還是反抗軍又或者日軍,自立軍都采取敵視政策,不許這些部隊進入部落區域。

  隨著自立軍的發展壯大,這些部落族群所生活的地區,也很快成為真正實行自治的區域。令殖民軍感到頭疼的是,這些部落所在的區域,都與滇省或雪域接壤。

  唯有少數人知道,所謂的部落自立軍,其實也是由碩鼠跟特戰旅督導隊扶持起來的。之前一直按兵不動,就是等待時機發出聲音,令各方默認部落自立軍的存在。

  已經接管曼德城跟大量西南殖民地的胡彪,也開始派出自己麾下的工兵旅,展開新一輪的戰後重建工作。這一次,工兵旅不再單純依靠人力,而是擁有自己的裝備。

  兵工廠自新研製的履帶式挖掘機跟推土機,第一次接受這些裝備時,工兵旅還以為是坦克。結果沒想到,這是專門為工兵旅設計,用來開路架橋的專用機械。

  在很多人看來,製造這樣的機械設備,多少顯得有些浪費。可在坦克發動機研究中心,胡彪也跟這些設計人員講了一番自己的話,終於說服了這些設計研發人員。

  “明明讓你們設計坦克裝甲車,結果卻變成設計挖掘機跟推土機。可你們有想過嗎?挖掘機跟推土機都需要用到發動機,功率越大機器發揮的效能也越多。

  對此刻的我們而言,坦克裝甲車並非急需品。反倒挖掘機跟推土機,能夠加速我們的道路修建跟橋梁建設,還有搭建更多適宜居住的房屋,開辟更多適宜種植的土地。

  只要你們把挖掘機還有推土機的技術吃透,將來研發新式坦克或裝甲車,甚至於屬於我們自己的汽車,你們都會少走很多彎路。因為這些技術,很多都是能通用的,不是嗎?”

  實用性,也是胡彪一直跟武器研發人員所強調的研製思路。有殖民軍提供的坦克裝甲車,胡彪基本覺得夠用。殖民地很多作戰區域,根本不適合機械化部隊行軍作戰。

  這種情況下,生產坦克裝甲車,胡彪還真覺得生產挖掘機跟推土機更劃算。工兵旅的駕駛員,將來只需簡單培訓,就能成為坦克或裝甲車的駕駛員。

  最重要的是,這種做法不會引起盟軍方面的警惕。甚至在盟軍看來,胡彪更注重於民生建設,而非軍事建設。在軍事上,胡彪更多采取買而非自我研發。

  如同胡彪預想的那樣,有了挖掘機跟推土機的助力,工兵旅很快將之前修建的秘密通道加寬加固。這樣一來,法屬殖民地與伊萬農場的聯系,也變得更加通暢。

  甚至目前伊萬所控制的兩座港口,也成為海外物資集散地。大量的海外物資, 經由胡彪修建擴張的道路,開始大量運進滇省跟桂省,令國民政府也大為滿意。

  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沿著公路兩側,一些適宜居住及開墾的區域,也出現一個個新移民村跟移民小鎮。依靠這條連通各地的公路,狼軍發展再次得與加速。

  要想富,先修路!

  這是胡彪從後世學習而來的民生發展策略,公路的拓寬跟平整,令公路沿線物資流通變得更加快捷。沿途百姓,依托這條公路也獲得更多工作機會。

  即便有少數人依舊選擇抗拒,卻同樣翻不起什麽浪花來。至少對很多從南洋遷移而來的華裔商人而言,他們都在這裡找到新的財源,越發期待這個地方的未來。

  甚至這些商人世家都能感覺到,在這裡他們不會受到任何欺凌或打壓。只要遵紀守法,管理民生事務的官員,甚至會給予他們更多的助力,這令他們更加對其產生依賴感。

  而時間就在這種戰爭與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流失,當美尼亞組織的轟炸機群,首次飛抵扶桑本島展開轟炸時,胡彪也知道,距離二戰結束的時間,剩下也不多了。

  這也意味著,他與盟軍親密合作的關系,或許也剩下不多了。加快壓縮日軍佔領區的同時,胡彪也必須加快軍隊與民生建設。等戰局落幕,真正奠定雄霸西南的基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