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娘子是潘金蓮啊》第一百四十一章
“這……讓我來當社長?”
  宋江面露驚訝之色,先看了看武植,又看了看蕭讓和蔣敬。
  武植也看向蕭讓蔣敬。
  蕭讓立刻道:“宋大哥仁義之名滿天下,若是宋大哥來當信用社社長,不僅可保信用社不會被江湖上朋友打主意,也會使百姓富戶們放心存款。”
  蔣敬也立刻表態:“這個社長之位,非宋公明哥哥莫屬,哥哥外號及時雨,我們信用社對外借的是低息貸款,豈不正應了哥哥及時雨的名號?”
  宋江還是推辭道:“只是宋某以前只是區區小吏,對於經商一竅不通,恐難當此大任啊。”
  武植道:“這不還有老蕭和蔣先生嗎,他們一個負責經營,一個負責帳目,你只需維持大局,慢慢熟悉,不難的。”
  “可我初來乍到,就被武大人委以重任,實在惶恐……”
  武植知道宋江其實早就動心了,只是古代人講究謙讓,他才會找各種借口推辭,武植也耐心陪他演,果然,勸到第三次後,宋江隻好點頭,“勉為其難”的答應出任信用社社長,並表示全力以赴,若乾不好,請武植立馬換人。
  四人圍爐溫酒共飲,一番暢談。
  後面,武植給蕭讓和蔣敬使了個眼色,兩人借口告辭,隻留武植和宋江兩人在。
  “公明哥哥,我再敬你一杯。”
  武植端起酒杯,和宋江幹了一杯,道:“我知公明哥哥素有大志向,小小信用社社長,只怕宋大哥並不會看在眼裡吧?”
  宋江這個人在江湖上名氣很大,因為他樂善好施,愛結交天下朋友,若不是胸懷大志,是絕不會對外人如此慷慨的。
  水滸裡也證明宋江此人很想報效朝廷,名留青史,所以在他被毒殺後,為保全名譽,甚至不惜拉好兄弟李逵一起上路。
  武植以前不理解,但穿越後逐漸了解了古代的讀書人,他們從小受儒家教育,一生最崇高的追求就是美名留青史,為這個他們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而現在的宋江還狹隘的以為開信用社就是做生意,所以武植必須給他“洗洗腦”。
  “不敢不敢,我現在就算被赦免,也丟了差事,正走投無路,武大人肯收留,宋某感恩戴德。”宋江謙卑道。
  但他越謙卑,越說明他還沒把信用社當成一生的事業,以後有更好的出路,隨時會來給武植遞辭呈,這可不行。
  “宋大哥,你不必稱我大人,叫我從梁好了。咱們說些掏心窩子的話,你以為信用社,只是一門生意嗎?”
  武植語氣認真,宋江見狀,眯眼笑了笑,也很誠懇道:“好,那我就僭越稱你字另外。我知道,信用社不僅僅是一門生意,還關乎從梁你的政績,信用社經營好了,你的政績就會跟著好,官也升的快些,哈哈。”
  “升官,不錯。”武植笑著點點頭,給宋江酒杯倒滿酒,繼續道:“但不止如此。宋大哥想過沒有,將來信用社做大了,全國的老百姓和富戶把手裡的閑錢都存在我們信用社,那意味著什麽?”
  宋江沉思下,道:“那這可是一筆不小的利息。”
  武植汗顏,心說這古代人腦子怎麽就是轉不過來,怎麽老擔心存款利息的事?地球上但凡開銀行的,只有被借錢不還拖垮的,還從沒有被存款利息吃破產的。
  “先不說利息。”武植擺擺手,繼續道:“若是全國老百姓手裡的余錢都在我們信用社,那麽宋大哥你說,論現錢,是國庫有錢,還是我們信用社財庫更有錢?”
  “這……”
  宋江怔了下,沉聲道:“若真如此,國庫裡的錢遠不及信用社財庫。”
  宋江做過小吏,自然懂得國家稅收不過是從老百姓身上薅羊毛,那點羊毛對農民來說都不算什麽,更別提稅收很輕的城中商販了,國庫一年收入,最多抵幾個州所有老百姓手裡的錢總和,別提全國了。
  “那麽宋大哥我再問你,咱們龍雀朝朝廷裡頭,國庫充不充裕?”武植問道。
  宋江搖頭:“當然不充裕,邊境戰事連連,當朝官家揮霍無度,朝廷內光是官員俸祿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何況每年還有被北方遼國進的歲幣。”
  說這些的時候,宋江有些憤慨。
  武植笑道:“所以,如果信用社做大,那麽到時候朝廷就得找我們借錢。”
  “借錢給……給朝廷?”
  宋江瞪大眼睛,他的觀念裡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向借錢給朝廷,這種操作他想都不敢想。
  “對,借錢給朝廷,朝廷用國庫還錢,到時候你全天下人都是給我們信用社打工!”武植這話說的有點誇張,但也不是不可能,主要還是為了忽悠宋江以後全心全意工作。
  “到時候,”武植繼續道:“你這個社長在龍雀朝就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即便是戶部尚書見了你都得客客氣氣,宰相見了你也得讓你三分。”
  “真的有這麽厲害?”
  宋江半信半疑,但他眼裡已經綻放出光彩。
  “厲不厲害等你把信用社在陽谷縣做起來就知道了。”武植道,“有我暗中支持,這應該很快。到時候你看看信用社對陽谷縣影響如何,再聯想下我剛才和你說的,就知道我說的有沒有可能了。”
  說完,武植端起酒杯。
  “好!”
  宋江拿酒杯顫抖著和武植碰了杯:“武大人放心,宋某一定全力以赴,搞好信用社!”
  “叫我從梁,哈哈!”
  ……………
  信用社現在只是確定了構想和初創人員,下一步是選址建店面,以及牢不可破的錢庫;還有選拔帳房人才,和對相關業務人員提前培訓……這些由宋江蔣敬蕭讓負責,武植只需偶爾看看,不需要操心。
  啟動信用社項目後,武植又召集金大堅、湯隆和時遷,讓他們三人創辦報社和活字印刷廠。
  武植把活字印刷的構想和金大堅湯隆說了,這玩意其實很簡單,而且這個時代之前也有人鼓搗出來過,只是沒有普及,武植也沒說是自己發明的,只是說從書上看到的。
  活字印刷就像刻印章一樣,把單個字刻出來,印刷時候重新排列組合,不必像雕版印刷那樣每印一本書就要刻一整張雕版,太過麻煩。
  因為雕版印刷可以反覆使用,所以就要求必須印那些經典書籍,這樣可以降低人工成本。
  這也就導致了這個時代一些實時性新聞沒人印刷出來,全靠口口相傳,誤差很大。(朝廷的邸報都是摘要手抄)
  所以,報紙是根本不可能誕生的。
  武植辦信用社是要掌控金融,他辦報紙是為了掌控社會輿論。
  也是為了以後為官之路做鋪墊,尤其是報紙,武植將來也是打算普及全國的,手握這種武器,以後打擊政敵無異於降維打擊,隨便找個黑點在報紙上肆意抹黑,先把名聲搞臭,光老百姓口水都能噴死他。
  辦報社還要有編輯部,有記者,這點武植委任時遷當“首席記者”,他本是飛賊,乾記者這一行實在太合適不過了,首席記者有兩位,等將來白日鼠白勝來,也有他一份。
  至於報社其他人才,由時遷自行招募培養, 武植給他灌輸報社理念,還給他充足的資金,不怕他辦不好。
  不過有了這些並不一定意味著能辦成報社,印刷技術對於報社來說依舊是一道難題,即便是用活字印刷,可報紙“日更”的巨大印刷量還是讓印刷廠人力難以應付。
  武植一開始的設想是多搞幾套活字,三套大小字號,報社每天晚上采集編輯當天新聞稿,送到報社連夜印刷,明日早晨發早報。
  可即便是這樣,印刷效率也實在太低,在實驗期間,工人連夜加班,印刷出的量也只是設想的一半,到時候若開張,只怕滿足不了陽谷縣百姓需求。
  武植本想擴大印刷工坊解決產能不足問題,後來潛心鑽研的湯隆給了他一個驚喜。
  “把活字印刷板做成滾輪即可,用金屬卡扣固定,方便更換。”
  湯隆一席話對武植如醍醐灌頂,也讓金大堅佩服不已。
  滾輪印刷的話,只需要一個工人輕松的手搖輪子,上頭刷墨,下頭塞紙,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半自動印刷。
  湯隆真是個天才!
  解決了印刷問題,報社和印刷廠也和銀行一樣進入了正式籌備期,又過了半個月,萬物複蘇,梨花和桃花率先盛開,武植大老丈人潘禮帶著他的工人和技術來到了陽谷縣。
  他也要開始在陽谷縣籌備建玻璃廠了。
  一切事業都有條不紊的展開著,同時,武植也在派人觀望著桃園縣的一舉一動。
  “這馬章,該有動靜了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