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仙官》第772章 朝局變化
  紀紋說讓自己可以去爭一爭,楚弦卻是知道,自己的確能去爭,但實際上,上位的可能性並不大。

  畢竟自己在戶部左侍郎這個位子上,滿打滿算也只有三年多一些,這麽短時間內就要連跳兩級升官,這是在聖朝創立以來都沒有發生過的事情,更何況,自己的資歷,很難讓其他人信服,畢竟,那可是尚書令。

  所以激動之後,楚弦立刻就是歸於平靜,現在他不會去想那麽多,事情該怎麽做,就怎麽做,而且自己馬上就要納兩位妻妾,這對於自己來說,才是近期的一件大事。

  這幾日,聖朝一些高層之間,也慢慢有了一些關於李淵明要下台的傳言,雖然沒有任何人敢在明面上討論,但背地裡類似的話可是不少。

  可想而知,這件事首先是一個足以讓人震驚的事情,李淵明那是正二品尚書令,按照正常情況,李淵明最少可以在尚書令的位置上繼續待上五十年甚至更久,可現在提前辭官歸鄉,這就一下子打亂了目前的政局平衡。

  要知道,空出來的這個位子可是首輔閣級別,而且還是尚書令,這個位子極為重要,空出來,肯定是要有人填補上去的。

  顯然,目前首輔閣內,只要是有資格的,都在盯著這一塊大肥肉,有資格上位的,顯然也有好幾位,在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心思向著那邊去想顯然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一些欠缺資格的,此刻也都在思謀,看看有沒有可能可以一飛衝天。

  而實際上,眾人都知道,雖然這只是一個尚書令的位子,但就是這麽一個位子,所帶來的後續影響是相當大的,就算是謀求不到尚書令,但那接替尚書令之人走了之後,原本的位子也就空了出來,下面有人補上,那補上的人也就空出來一個位子,所以說別看只是一個人變動,那帶來的是方方面面,說不定很多人都可以在這件事上謀取一個好處,位子向上提一提。

  所以這幾日,京州官場活泛開了。

  至於李淵明好好的尚書令為什麽不做,這卻是少有人敢去探究,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這件事裡必然有文章。

  就看這段時間李淵明逐漸不管事之後,就已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而且消息靈通之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也慢慢弄清楚了一些緣由。

  這些年,李淵明做了不少荒唐的事情,當然,對於他這個位置的高官,這些小事情倒還不至於被盯上,甚至成為扳倒他的利器。

  關鍵,還是李淵明在三年前,動用過一些手段,阻擾過土地變革的推進,這才是關鍵點,只要是明白人都知道,這一次土地變革,對於整個聖朝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甚至決定著今後聖朝的興盛衰落。

  若是一般官員,沒有這種覺悟,倒也有情可原,可李淵明,在分明知道這件事輕重緩急的情況下,依舊是為了一己之私,為了他那一點點的臉面,居然是在這件事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做手腳,搞事情。

  顯然,這才是導致他不得不下台的主要原因。

  雖然大家都只是捕風捉影,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蕭禹太師那邊,肯定是掌握了確鑿的證據,甚至還聽說,就在不久之前,蕭禹太師專門召來李淵明,就兩個人密探了很久,估摸就是在那一次進行了攤牌。

  他們談了什麽,除了兩位當事人之外怕是沒人知道,但顯然,就是從那一次談話之後,李淵明開始逐漸淡出了權力中心,整個人也是頹廢了不少。

  所以說,一些人傳的,說是蕭禹太師讓李淵明自己體面的下台,這個猜測還是站得住腳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淵明開始沒有出現在之後的首輔閣會議上,就連朝會也不參加了,而且這段時間李淵明的一些部下,有不少也被調職,或者是降職,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逐漸清楚李淵明的‘黨羽’和嫡系,這也從側面說明,李淵明的確是犯了大錯,不然不會被這般趕盡殺絕。

  同時眾多官員對於蕭禹太師這種殺人不見血的手段,也是敬畏無比,堂堂一個尚書令,就這麽悄無聲息,甚至是毫無抵抗一般的被扳倒了。

  所以說,首座還是首座。

  至於李淵明是不是就這麽順從的認命,沒人知道,或許李淵明反抗過,甚至想過更加瘋狂的反擊,但毫無疑問,從結果來看,最後都失敗了。

  李淵明失勢已是注定,京州官場也是風起雲湧,都在各自活動,都想在這一場上層的權力爭鬥當中,謀取到屬於他們的好處。

  轉眼,楚弦納妾的日子到了。

  這段時間有很多的傳聞楚弦都聽到了,而且也有不少屬於自己這一系的官員跑來拜見,他們所想的,楚弦自然是心知肚明。

  他們希望,自己能站出來,參與到尚書令官位的競爭當中,雖說楚弦在資歷和年紀上,都還和其他競爭者無法相提並論,但楚弦也有楚弦的優勢。

  他的能力,他的功績,尤其是這三年多來推行土地變革,將固有的地主地霸階級徹底消除,而且是用了一種近乎完美的方式,等於是給整個聖朝調理了一次身體,將已經積累的千年的頑疾根除。

  這份功勞,無人能及。

  就說現在楚弦的聲望和威望,整個聖朝能出其右者,沒有,一個都沒有。

  所以說在一些人看來,長能補短,楚弦總是能創造奇跡,那麽這一次照樣應該可以,尤其是這些年歸屬於楚弦,或者是楚弦一手提拔起來的官員,更是對這件事相當上心。願意很簡單,雖然楚弦並沒有承認,但實際上,京州之內已經楚弦的‘楚系’一派的聲音,這是事實,而且這件事在官場並不稀奇,雖說聖朝明令禁止搞所謂的派系和黨派之別,可人本就是類聚的,這一點無論怎麽禁止也不可能完全禁止,只要不過分離譜,一般從上到下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就連當年蕭禹還是中書令的時候,楚弦不也是被列為蕭系的領軍人物麽?

  在這些楚系的官員看來,楚弦上位,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而且這不光是因為私利,在他們看來,楚弦若是擔任尚書令,對於整個聖朝都是有好處的,就說戶部這邊,楚弦自從成為左侍郎之後,戶部的變化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來。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右侍郎劉季溫,這位劉侍郎在這三年,幾乎是被楚弦奪去了所有的光芒和榮耀,甚至整個戶部,只聽楚言而忽略劉語,這也是不少官員的共識了。

  當然,劉季溫也不敢和楚弦針鋒相對,做官做到這份兒上,幾乎也就到此為止,或者說沒什麽意思了。

  就是因為這些年聲勢浩大,所以楚系的官員才想要推楚弦上位。

  只是針對於下面官員的這些呼聲,楚弦實際上並沒有回應,就算是有,也是表達出沒有爭奪尚書令的心思。

  畢竟楚弦擔任戶部左侍郎的時間實在是不長,他也不好破了規矩。

  那些手下面的官員也不敢再多說,畢竟楚大人的大喜日子馬上就要倒了,在聖朝,官員納妾那根本就不叫什麽事兒,甚至有的官員,還以能納多少妻妾為榮。

  現在不少官員,除了必須要有的正妻之外,誰還沒有三五個小妾?

  這都算是少的,據說一位正五品的官員,在三十年裡,一共娶了十一房小妾,在這方面,聖朝倒是沒有約束官員,當然也有少數是從一而終的,不過這是少之又少。

  楚弦娶李紫菀為正妻,這麽多年,也只是要再納兩個妾,這並沒什麽,所以快到日子的時候,已經是有不少官員表示會來祝賀。

  楚弦自然是不想將這件事鬧的滿城風雨,所以對於一些關系一般的官員,楚弦是回禮婉拒。

  到了楚弦這個位置, 他倒是不怕再得罪下面的官員,尤其是楚弦,他從一開始踏入官場的時候,就沒有懼怕過誰,當年不也是連楊真卿也懟過?

  即便如此,經過下面的人統計之後,當日要來的賓客也是相當的多,有的楚弦實在是沒法子拒絕。

  就說崔煥之,楚弦能不讓來嗎?

  還有孔謙,楚弦根本不可能拒絕。

  還有楚弦的好友,諸如沈子義,趙顏真,秦老虎,潤良辰,這些提前一天就已經跑來了。

  當然這些煩心事,楚弦不參合,全權交給李紫菀去打理,楚弦依舊是將大部分時間放在戶部的事務上。

  對於戶部的這些公務,楚弦現在做起來已經是相當的得心應手,前幾日戶部尚書還跑來找過楚弦,探楚弦的口風。

  楚弦看得出來,戶部尚書明顯是對現在尚書令的位置有所圖謀,但不知為何,卻是跑來旁側敲擊,看楚弦有沒有要爭奪的意思。

  這是很耐人尋味的,要知道按照官位序列上說,戶部尚書上位尚書令,接替李淵明的班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實際上他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畢竟戶部尚書的官位擺在那裡,其他幾部尚書當然也有可能,但相對來說,都不如戶部尚書。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