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梟雄天下》第52章 準備前夕
  冀州,魏郡鄴城,鎮東將軍府偏殿議事廳內;

  “千裡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嘖嘖嘖,這才多長時間,從何遂高死到董卓入洛陽,如此短的時間內,大漢就被外部勢力所掌控了?”袁遺看著手中的情報,不由得喃喃自語著。

  “授也是沒想到,董卓竟然會是如此迅速的掌控洛陽的局勢,並加以穩定,而且我方在冀州各地的兵馬已全部集合完畢,隨時可以出征!。”沮授站起,回答著袁遺的話。

  袁遺聽到沮授的回答,也就笑笑,隨即擺了擺手,說道:“公與那麽緊張幹什麽,時間上對於我等來說確實有些緊張了,不過也不用那麽著急吧!”

  沮授還想說些什麽,袁遺卻是擺手打斷,朝著旁邊一中年文士問道:“伯溫,你怎麽看?”

  而名叫伯溫的中年文士聽到袁遺的話,立刻站起身來,回答袁遺的問題道:“主公,基以為,此時我等不應出兵,而是應該扛起反董大旗,令天下賢才來相助,而後,廣積糧草、招賢納士、擴充兵馬以此來準備在討董後,在將來爭霸方面的問題!”

  聽著中年文士的話,袁遺總感覺有些熟悉,想了半天才想起來這不就是歷史上給予朱元璋的九字方針的改版嗎!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哈哈哈,伯溫果然智計無雙啊!”袁遺見中年文士欲言又止的模樣,也不在意,想來應是有什麽話要與他說,只是又有些不好意思,他剛想讓中年文士坐下,而中年文士卻是主動開了口。

  “還有一點就是,基認為我方若此時出兵,必被董卓所敗,而若是等到明年開春後在戰,或許能夠與董卓戰平!”中年文士此言一出,滿場嘩然!

  袁遺麾下的謀臣武將相互討論起來,也有人時不時對著中年文士指指點點,而中年文士則是閉目養神起來,全然不在意周圍略帶挑釁的聲音與動作!

  袁遺聽見中年文士的話,也來了興趣,他到想要知道一下,這位巔峰智力到達101的人物,究竟有多厲害。

  “主公,基以為我等若此時出兵必敗有三點:

  第一:

  此時董卓剛剛掌權,按理說應是進攻他的最好時間,不過董卓有十萬西涼驍騎更加之十四萬羽林軍,三萬禁軍,以及新降的四萬並州軍,總共兵馬超過三十萬,且居是精銳,我軍雖然也有精兵,但數量太大,不足以相抗衡,此一敗也!

  第二:

  此時已經八月,若我軍整合大軍大約需要一月有余,調集糧草需要半月余,在加上從冀州趕到洛陽,大約也是兩月有余,時間相加,正好為臘月,那時天氣正嚴寒,若冒雪打仗,敵在城牆內,我在城牆外,到時不需要西涼驍騎進攻,我就必備滅殺!

  第三:

  敵軍勢大,我軍勢微;且敵方前有八關,後有三輔,而我軍則是前有虎牢,後無退路,屆時,若董卓拉攏他人,以陛下聖旨為令,屆時前有狼,後有虎,我等恐有性命之威。此三敗也!”

  在中年文士的說完後,眾人臉色各不相同。有的陷入沉思,像是如田豐,有的面露思索,像是如沮授,有的眼神空洞,像是如荀攸,有的毫不在意,像是如戲忠,一時間,偏廳內因中年文士話而臉色各有不同。

  “伯溫說的有理啊!那我等是否應該在此次除了招兵買馬,廣納賢士外,還應該做些什麽呢?”中年文士聽出了袁遺這是給自己了一個展露才華的機會。

  當下也不矯情,

開口說道:“主公,基以為,我等如今除了招兵買馬,廣納賢士外,還需要發檄文!”  “發檄文?”這次開口說話的不是袁遺,而是一旁的田豐!

  “對,就是發檄文!”中年文士在此重複了一遍。

  田豐不在說話,而中年文士則是再次開口:“檄文的作用就是我們扛起討董大旗的伊始,正所謂師出有名,方能氣勢如虹,我等通過檄文,可將自己擺正位置。

  而檄文的作用就在於此了;這樣一來就會避免我等發兵後,至使天下人以為我等為反賊,同樣,孤木不成林,我等若想要討伐董卓,光憑借這我們自己還是不夠的,就算我等將冀州精銳全部帶出並戰勝董卓,而我們有會剩下多少士卒!

  而若是召喚其余諸侯則就不一樣了,每人出三、五萬人,聯合起來,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袁遺點了點頭,然後朝著田豐問道:“元皓,如今我冀州共有多少精銳兵馬,有多少糧草?”

  田豐見袁遺點了自己的名字,也就站起來,回答袁遺的問題:“如若將冀州的精銳兵馬全部集結,可得共十四萬精銳郡兵,而糧草超過三十萬石,足夠大軍出行所用!”

  “好,我知道了,檄文的問題,就有我來搞定,你們先下去吧!等秋天到來,收完麥田後,在討論討董事宜!”袁遺說完,就示意他們下去,眾人稱諾後,也就都退了下去。

  袁遺見眾人下去,就去了書房,並吩咐仆人備好筆墨紙硯,當來到書房後,一切都已準備妥當,袁遺拿起毛筆,稍微沾沾筆,一邊回想著內容,一邊朝著白紙寫了下去。

  “余嘗聞逆賊起而賢人生。昔諸呂為亂,平勃奮起;莽逆篡朝,竇融憂心。蓋因其忠臣不發,則社稷難安余曾讀秦紀,趙高跋扈而李斯附逆,則百二秦關一朝易主,非喪於楚漢,但毀於權奸而已。

  丞相董卓:嘗自稱忠良之臣,然細數其實,大謬而非;其黃巾之時,兵敗河北,賄賂閹宦,而得免其罪。獲得先帝器重,封涼州刺史、加前將軍、鼇鄉侯。然不思報恩,結托朝貴,遂任顯官,統西州大軍二十萬,常有不臣之心,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為君子所不齒也。方以卓為諸侯,.......................

  後有於少帝往弘農時,將之襲殺,實乃最大之惡疾也,又越騎校尉伍孚,見卓殘暴,憤恨不平,卓命牽出剖剮之。卓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聞。卓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細政苛慘。

  歷觀載籍,暴逆不臣,貪殘酷烈,於卓為甚。幕府奮長戟百萬,胡騎千群,中黃育獲之士,良弓勁弩之勢。州郡當各整戎馬,陳兵待發,以挽將傾,並匡社稷,以立賢名,於是乎著。如律令!”

  袁遺放下毛筆,將三張紙攤開,等上面的墨跡微微風乾後,招來了一旁的仆人,將紙張遞給他,並吩咐讓其交給陳宮後,就閉上了眼睛,享受著,這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