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兒奉先何在》二十五 朝會(2)
  皇帝聽了這話皺了皺眉頭,很是不以為然。董太師扶他上位,算是自己人。

  如今他位置還沒坐穩,雖然劉辯承認了他,可誰知道朝臣怎麽想的?

  萬一董卓離開了,朝臣再把劉辯扶上去,那他不就涼涼了?

  這時侍中種輯出來說道:“如今陛下尚幼,相國有輔佐之責,豈能輕易離京?西涼尚有太守馬騰,何須相國親往?”

  他倒不是轉了性子想投靠董卓了,而是還在做著他的俠客夢,指望刺殺國賊青史留名呢。董卓要是走了,他刺誰去啊?

  “馬騰要是真有能耐,羌人豈會深入三輔?”楊彪詰問道。

  司馬防站出來說道:“馬騰乃是名將之後,頗有武勇,前年西羌叛亂時,他便曾參與平叛,豈會是無能之輩?此番許是未曾防備,才致如此。”馬超此時才十三,還沒有名氣,不然倒是個好理由。

  楊彪嗤笑道:“你怎不說他去歲與王國等人作亂之事?朝廷念他忠良之後,才許之太守之位安撫,司馬禦史,莫不是真當他是忠良了?”說完還掃了董卓那邊一眼。

  看我幹嘛?臥槽,老家夥指桑罵槐啊。

  董卓心中不忿,出來說道:“陛下,臣舉一人,必可平之。”

  小皇帝來了興致:“太師請講。”

  楊彪那邊一臉遺憾,董卓必是要讓那呂布出征,雖然也算是去掉了他一些助力,但畢竟不如讓他去打。

  只見董卓說道:“臣舉盧子乾為帥,我帳下中郎將張遼副之。”

  盧植?朝臣聽了皆有些動容,他怎麽和董卓扯上了?不過卻沒人敢站出來反對,盧植畢竟是當世名將,不可能說他不夠資格,要說其他的更不是理由。

  只是大臣們對張遼這個名字有些疑惑,不知道是哪冒出來的,竟被董卓如此看重。

  小皇帝見沒人反對,就拍板決定道:“那便依太師所言。封盧老將軍為征西將軍,張遼為破羌中郎將,即日點齊兵馬,率軍出征。”

  他不懂兵事,倒也沒說出多少兵,反正兵都是董卓的,將也是他推舉的,他看著派吧。

  盧植如今不是官身,張遼職位太小,都不在殿上,自有小黃門去宣旨。

  見此事已成定局,楊彪也不再言語,耷拉著眼皮裝不存在。

  這時司徒黃琬站出來說道:“陛下,我有一事啟奏。”

  見皇帝點頭批準,接著說道:“自大將軍去世至今,朝中多有動蕩,多有官員身死或是離任,如今朝局已定,諸事待興,當甄選官員,以補空缺。”

  “這...”皇帝有些猶豫,這些缺失的官位,他雖然知道職責,但卻不太好安排。一是手裡沒有人才,二是缺的太多。想了想說道:“卿等可有人選推舉?”

  黃琬說道:“光祿勳荀慈明才具無雙,可為三公。”

  他這是見太尉的位置空著,自己想升職,當然要找人頂替啊。荀爽是個文士,自不會被封為太尉,那他不就上去了?

  楊彪一聽也來了興趣,黃琬升了太尉的話,自己也能做司徒了。

  雖然同為三公,但這權利是有區別的,太尉掌軍事,司徒掌官員,司空掌民事。統管官員自然比些挖渠築壩的事好些。

  於是也說道:“臣附議。”

  小皇帝看了看董卓,董卓點了點頭表示沒意見。

  董卓如今身為相國,本來這個職位是已經廢棄不用的,是他自封的相國,位在三公之上,自然對他們那些事沒什麽興趣。

  而且那荀爽肯定是潁川荀氏的人,自己要拉攏荀攸,還是不要多嘴的好。

  小皇帝見狀說道:“那便遷光祿勳荀公為司空,楊公進為司徒,黃公進為太尉。可還有其他官員推舉?”

  太傅袁隗出來說道:“司隸校尉一職尚有空缺,臣舉...”

  話沒說完,尚書郎華歆站出來說道:“前任司隸校尉便是你袁氏之人,如今棄官出逃,你還有何臉面推舉?”

  袁氏雖是大族,但華歆這樣的名士卻不買帳,此前袁紹出逃,雖然是裝了逼就跑,玩的挺刺激,但在這個名士眼裡,這種行為算是拋下皇帝只顧自己,這會兒看見袁家還想拿下這官,心裡不爽直接開懟。

  袁隗面色尷尬,卻也不好多說。董卓還在這兒呢,這一說肯定扯到董卓,撕破臉就沒必要了。

  小皇帝一聽,也不滿地瞪著他,袁隗隻好退回去。

  董卓一聽這官名,猜想應該是片兒警之類的,自己的飛熊軍都是精銳,舍不得放出去打仗,當片兒警倒是正好合適。就上前說道:“臣舉中郎將徐榮。”

  小皇帝直接一揮手:“準奏。”其他有想法的隻好收回邁出去的腳。

  “可還有其他?”小皇帝問道。

  其他空缺職位都沒什麽油水,眾大臣都沒吭聲,文臣是懶得去管那些,而董卓雖然想管,但不知道都是幹嘛的。

  小皇帝見狀說道:“那便下朝後三公和相國商議, 擬一份名單給朕。”眾人應是。

  董卓想起賦稅的事,就給李儒使了個眼色,李儒一臉疑問,不知道啥意思。倆人有些距離,也不好傳話,董卓隻好自己站了出來說道:“臣有一事,望陛下恩準。”

  事還沒說先求恩準?小皇帝問道:“太師有何事?”

  董卓說道:“敢問陛下,可知我朝賦稅幾何?”

  小皇帝張口答道:“我朝自景帝時起,田賦便是三十稅一。”

  蔡邕站出來搖頭道:“陛下隻知其一也。田賦之外,尚有算賦和口賦,每戶每年要繳納二百錢的戶賦,成年男子每年額外繳納三百錢的更賦,殘疾者亦無例外,幼童尚有口賦,凡此種種,田賦比之不足一提。”

  “這...”小皇帝一臉的震驚,這些東西他是真的沒聽說過。

  蔡邕看了小皇帝一眼,猶豫了一下又道:“先帝時,因修建宮室之需,在田賦上也有增加,每畝額外征收十錢。”

  小皇帝想起董卓跟他說過的,黃巾皆是被迫而反,此時他才真的明白。

  雖然他不事生產,可也知道這許多稅賦下來,百姓怕是所剩無幾,難怪黃巾一起,星火燎原。

  小皇帝是想做個中興漢室的明君的,當然不希望再這樣下去,忙問道:“卿等可有良策?”

  眾人皆不答話,董卓說道:“唯有減賦。”

  蔡邕道:“然也,如今之世,亂局未定,又逢天災,陛下當行仁政,撫慰百姓。”

  小皇帝點頭道:“準了。那便請太師和蔡中郎商討出個具體方案。”

  “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