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啟黃金年代》第七百二十章:硬整
黃島。

 幾個月的功夫沒來,原本的那篇荒地已經大變了模樣。

 一座佔地廣袤的水泥原色工廠建築群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已經拔地而起,建築群正南一個用鋼筋混凝土建成,看起來不甚講究卻別有一番氣派的大門之上,“新北集團紙業黃島生產基地”的牌子,在一塊碩大紅布的遮掩下依稀可見。

 龐大的建築群周圍,本來是荒草叢生的空地上,兩道足以供卡車並排通行無阻的水泥板路也從橫穿插。

 對比之前這片地的模樣,再對比現在,站在不遠處的小山上面望去,李憲頗有一陣恍惚。

 看著一座座建築以神奇般的速度拔地而起,這感覺......

 怎麽想怎麽有種《帝國時代》的范兒啊!

 “李董,現在造紙工廠和衛生巾部分的設備都已經調試完畢,工人的征召和培訓也正在同時進行。管理人員是直接從北林那邊調過來的,現在就差物流環節還沒有落實,不過如果不考慮產品成本,就近采購原材料的話,現在其實已經可以開工了!”

 負責帶領李憲參觀基地的是從總公司來的,原本是張大功手下的一個副經理,名叫石國友。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人其實也屬於新北集團的元老級人物了。可是跟張大功與陳樹林等人不同,石國友是在北林市新北公司成立之後才投奔過來的,那個時候的李憲就已經開始脫離具體的經管工作,所以對於這個新上位的集團高層,李憲並不怎麽了解。

 按照原本的安排,投產後作為新北集團最大的產能製造基地,黃島這邊應該是張大功或者陳樹林親自負責的。可是之前有了松江實業這個項目,便將計劃打亂,現在陳樹林負責松江實業部分,證券和商業地產一把抓。等到張大功則是作為集團副總,幫助薛靈處理集團大小事務,也是忙得分不開身。

 所以就只能將石國友這個集團第二批骨乾領導派到黃島這邊來,組織協調基地的籌建工作。

 經過一上午的接觸和考察,對於石國友這個人的印象李憲還感覺不錯。

 年富力強,能力上暫時沒看出什麽來。不過對於李憲提出的幾個問題,對方倒是回答的頗為扎實,不出意外,應該是個實乾型的。

 不過這個還待考察。

 紙業基地這邊事關集團之後五年甚至是十年的發展,一個好的領導,決定了新北集團的大後方是否安穩,由不得李憲不慎重。

 聽完石國友的匯報,李憲點了點頭,誇獎慰勉了一番之後,對跟在自己身後的謝家兄弟二人招了招手,指了指面前諾大一片廠區,笑道:“感覺怎麽樣?”

 “乖乖!”

 謝家兩個兄弟早已經被眼前景象震懵了!

 來之前,他們只聽李憲說在黃島這邊開了廠子。

 在他們的印象之中,廠子就是那種處在破廠房裡邊兒,天天極其轟隆個不停的東西。

 哪成想,李憲說的廠子竟然是這樣的?!

 “二哥兒,這怕是要好幾坰地吧?這,這都是你的廠子?俺地個老天爺,這一年得生產多少東西?”

 雖然李憲沒正式介紹,不過經過剛才的一番談話,石國友已經洞悉了謝家兄弟和李憲的關系。

 聽到發問,他客氣一笑,道:“按照我們的計劃,紙業基地這邊年產紙量最高可達六萬噸,衛生巾預計五千五百萬片。不過這個產能還有彈性,我們目前引進的生產線總共加起來只有八條,按照基地的規劃,還預留出了兩條生產線的廠區。”

 一聽這個,謝家兄弟不禁暗暗怎舌。

 這個規模,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幾萬噸的衛生紙,千萬片級別的衛生巾,數字太大,根本無法想象是個什麽光景。

 “這麽說吧,如果機器開足了,敞開了生產的話,每天咱這基地出去的貨,大約可以裝滿三十幾台貨車。十幾個火車車皮。一個季度生產的衛生紙,足夠咱山東省全省一年的用度!如果按照日本那頭衛生巾的平均用量標準來算,咱這一年的產量,足夠滿足七千五百個婦女用一輩子!”

 石國友替李憲解釋了一下。

 “俺親娘!”

 這下子,謝家兄弟徹底驚呆。

 李憲拍了拍兩兄弟的肩膀,對站在身後的徐兵招了招手:“你們物流那邊,什麽時候能利索?”

 徐兵來了好幾天了,這些天也是忙得腳打後腦杓。

 跟石國友的清晰回答不同,聽李憲這麽一問,倒是犯了難。

 “大哥、這幾天我派人下去走訪了一圈。山東這頭的公路情況倒是一點兒問題沒有,不論是國道還是省道,路況都不錯。可是......”

 看著自己這小弟吭哧癟肚的,話說一半兒咽回去一半兒,李憲嘴角一勾,“可是什麽?”

 “可是這邊道上的環境,跟咱關內有點兒不太一樣。”

 徐兵的回答,不出李憲所料。

 說實話,山東這頭的公路建設確實不錯。事實上在當下,幾乎來過山東的人都會誇山東的公路好。九三年的時候,濟南青島就通了高速路,高速公路在全國范圍內都還是個新鮮東西。

 到了94年,山東省公路通車裡程達到了四萬六千多公裡,一級二級公路通車裡程全國排名第一。基建狂魔的屬性,可以說在山東先發起來的。進了九十年代,山東全省搞公路建設,就連沂蒙山山區都修了板板整整的三排車道公路。

 全國,獨一份兒。

 連同省內的水路一起,整個山東省內的物流硬件環境是相當相當不錯。

 這也是當初李憲把紙業基地放在這裡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是相對的,山東這頭的公路建設是跟上去了,可是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建上面,並沒有放在養上面。

 流光水華的公路上,車匪路霸那是滿天飛。

 通過謝家莊探親這一行,李憲可是深有感觸。

 跟山東想必,東北那頭現在窮肯定是窮了點兒,公路建設上也遠遠落後。可是一來老工業基地的底子在,國企盤扎,地方上治理還是相當嚴格。

 硬件上雖然跟不上去,但是軟方面卻要強得多。

 目前新北物流的主要線路有兩條,一條是冰城到濱城,一條是濱城到京城。兩條線,雖然也能遇到些麻煩,可是遠遠沒有山東這邊這麽難搞。

 “那你想怎麽辦?”

 看著徐兵抓耳撓腮,李憲故意問道。

 “那能怎辦?”徐兵尷尬一笑,“我這幾天正在聯系當地的‘朋友’,看看能不能用道上的方式,把省內的運輸路線打通了。”

 “那得多久?”李憲又問。

 “這個......不太好說。”徐兵還真不敢保證。

 畢竟車匪路霸不是什麽服務機構,談得下來談不下來,要談多久,受客觀因素影響很大。

 見徐兵為難的樣子,李憲砸了咂嘴。

 “別談了。那群人沒道義可以講。今天你談明白了,沒準兒明天一反性子,就又跟你翻臉。”

 “那大哥,你想怎整?”看得出李憲似乎有了想法,徐兵忙問。

 看了看基地那兩條延伸到了遠處的運輸路,李憲眯起了眼睛。

 “硬整。”

 說完,他回頭看了看謝家兩兄弟。

 “不如,就先從聊城那頭開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