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啟黃金年代》第八百三十一章:民生
“哎?你們聽說沒有,EMBA班最近有大熱鬧了!”

 “嗯?閔行那面?一共就那麽四十來人,能有啥大熱鬧?”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這能不能出亂子出熱鬧,不在於人有多少,你得看是什麽人。”

 “什麽人?奧!你說的不會是新北集團那位吧?我聽說他參加EMBA課程了。不過...這才幾天功夫,不至於吧?”

 “不至於?哈、老兄,你這對信息也太不敏感了。我EMBA班的哥們兒說,李憲跟王教授他們又掐起來了。這次比上次鬧的還邪乎,據說為了找茬子,那李憲用考核把王洪洋給陰了,說是怕王教授因為他那個考核計劃,要上街要飯呢!”

 “瞎扯淡、你可別舞舞玄玄了,EMBA的期末考核,怎麽還跟要飯的扯上關系了?”

 “噫!這我騙你幹嘛?撒一句謊我丈母娘立馬從樓上掉下來摔死!”

 “......,這麽說是真的?新北這位也真是個人才,好好的生意不做,這一天怎麽淨鬧么蛾子!”

 “嘿、這你就不懂了吧?這有錢到一個程度,人就得從精神層面追求進步嘛!我跟你們說......”

 不知道風聲從哪裡先走漏出來的,李憲的計劃書剛剛提交上去,第二天中歐裡邊關於這一次emba班考核的事情,就已經總中歐傳開了。

 外面的紛紛擾擾不提,勸說交大附近的一棟小二樓內。

 滬市現在的房價,按照人均收入標準來看已經不低了。而類似高校,特別是國內排的上號的高校附近,房價更是竄天猴是的往上漲。

 小二樓頗有些年頭,雖處繁華之地,但不論內外,都透著股子淡雅。院門爬山虎,陽台君子蘭,透過大門進了裡邊兒滿滿當當的書架,鼻子一聞都透著股子書香門第的味兒。

 小樓的主任李明新,此時正在客廳的沙發上端坐著,熱情的給坐在對面的一行四人倒茶。

 他身旁,吳敬連也在。

 “國家現在對私營商業銀行的政策已經非常明朗了,只要按照我們的銀行業規章操辦,按照國家規定的流程經營,經營信息公開透明,不違反市場規章,是絕對不會有問題的。經老那頭我們也就這個問題談過,發展肯定是有的。”

 吳敬連將茶杯輕輕的放在茶幾上,微笑著看著坐在自己對面的劉勇好說到。

 劉勇好到滬市兩天的時間了。

 這次來,不為了別的,就一個事兒——籌辦銀行。

 從七九年確定改革開放到現在,雖然中國的經濟一直在迅猛發展,民營企業如雨後春筍版在中華大地上崛起。但不論是之前還是當下,民營企業想要在銀行拿貸款,都是一件老大難的問題。

 除去一些有政府背景的民營企業家不談,一般的民企老總缺錢,想要跟銀行貸款,那基本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

 做夢娶西施——想得美!

 別人不提,就說劉勇好。

 當初希望飼料開新廠,有六十多萬的缺口。劉家兄弟幾個求爺告奶奶,跟當地幾家銀行周旋了半年,甚至拿年盈利能達到百多萬的希望孵化廠抵押,都沒辦下來。

 在當下的銀行眼裡,民營企業就是一茬茬長在野地裡的草。

 說不上哪天風向一變,或者是市場有什麽風吹草動,這片草就趴窩了。

 所以在貸款政策上,銀行寧可貸給年年虧損的國企,也不樂意貸款給年年盈利的民企。

 為的就是一個保險。畢竟國企有娘家,真到了還不上貸款的那天,還可以找上級部門。

 可民企就不一樣了,這要是廠子黃了,老板帶著老板年小姨子撒丫子一跑,那壞帳怎整?

 不能說是狹隘,只是現在銀行系統就這麽個觀念。

 對民企的態度,總結起來就六個字兒,兩句話——信不過、看不上。

 扯遠了。

 就說劉勇好,當初希望公司貸款沒貸下來,在他的心裡邊兒一直是個疙瘩。

 1993年,劉勇好當上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這是改革開放以後第一個由民營企業家出任的工商聯副主席,當時新華社記者還寫了一篇《田野上走出來的工商聯副主席》的報道。

 工商聯幹嘛的?

 工聯系民營企業的橋梁和紐帶,把民營企業的想法、呼聲帶到上面去,把上面的政策傳遞到民營企業中來嘛。

 劉勇好一上任,找了好多民營企業來了解想法。結果眾人異口同聲地說貸不了款,當然還有很多其它問題,但最要命的就是無法貸款。

 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像新北集團那樣,得到當地政府的強力支撐。

 貸不了款意味著就沒辦法發展。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劉勇好就起了辦一家民營銀行,專門貸款給民營企業的想法。

 就這麽,在工商聯大會上,劉勇好提出了建議。

 想法是好的,但是現實很不友善。

 國內銀行全是國營,沒有一家銀行是民營的、外資的。

 這事兒雖然得到了工商聯諸多企業的支持,但是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邊一點兒進展都沒有。

 到最後還是工商聯主席是經述評操持,做出提案、建議,以及工商聯討論的決定呈給了朱總,並得到了回復。

 而劉勇好此次來到滬市,找到李明新和吳敬連,倒不是為了詢問政策或者是征求這兩位經濟學專家的意見來的。

 為啥來的呢?

 缺錢、

 辦銀行,政策難是難。除了政策更重要的是啥?

 錢啊!

 錢越多越好,沒有什麽上限。

 現在銀行申辦手續得到了專批,工商聯內部的企業也都支持。可是但真正到要收錢的時候,要開證明的時候,劉勇好等幾個發起人傻眼了。

 雷聲大雨點兒小,叫的歡的跑的快。

 此前口口聲聲說傾力支持的,到了真章的時候絕大多數拿不出錢來。從十月份批文下來到現在,前前後後連劉勇好等第一批發起人的錢算上,一共籌集了不到2個億。

 兩個億,多不多?

 放現在火車站附近“洗個頭”就二十塊錢的物價標準,肯定不少了。

 但是不談用途單說金額,那是耍流氓。

 兩個億要是啥也不乾就洗頭,能洗到雙側腰子萎縮性壞死。

 可是要開銀行,那不開玩笑呢麽?

 夠幹啥的啊?

 說句不好聽的,當風險儲備金這點兒錢都不定夠。

 在工商聯內部眼看著抽不出來血了,劉勇好隻得和幾個發起人跑了出來。

 “李主任,吳老,我們這次來、倒不是為了這個、主要是想您二位在滬市商界有影響力,看看能不能幫我們介紹介紹有意投資入股咱民生的企業家。您看......”

 叮鈴鈴鈴、

 劉勇好還沒說完,

 客廳的電話就響了起來。

 李明新做了個抱歉的手勢,起身接起了電話。

 “喂、請講。”

 “什麽?你再說一遍?”

 “上街要飯去了?!”

 “胡鬧!他們私底下有矛盾,使點明刀暗箭就算了,怎麽還能這麽鬧!傳出去,中歐的臉面還要不要?!”

 “人在哪兒?我馬上過去!”

 一個電話, 差點讓李明新氣炸了肺。

 再回到沙發前,他對劉勇好等人虛擺了擺手,無力道:“劉總,我這邊有點事情,需要處理一下,你們不要走,晚上我做東,咱們再聊。”

 “......”劉勇好點了點頭,遲疑了一下,問道:“李主任,剛才我聽您電話裡說......李憲?是新北集團的董事長李憲?”

 “嗯?”李明新意外道:“怎麽,劉總認識?”

 “當然認識、當初在京城參加央視的活動時候,和李董還有科隆的潘總,相談甚歡。他......?”

 面對劉勇好詢問的眼神,李明新揉了揉太陽穴。

 “唉、你這位老相識啊、快把我們中歐這座龍宮,攪成一鍋餛飩湯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