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好官人》第941章:希冀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是碾壓式的力量!

  趙煦也隱隱有點明白了,所以他也要防著一手張正書。不過現在看起來,張正書好似沒啥野心,趙煦也沒看得這麽緊罷了。但是,在李縣那裡,是長期有皇城司親事官駐守的,這幾乎是壞了宋太宗傳下的祖訓。張正書知道嗎?他當然知道,不過張正書也明白,他展示出來的東西太過厲害了,甚至是超越這個時代的,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日後科技絕對要很強大。

  換做張正書自己是皇帝,有這麽一個人才,或者說是半步瘋子,能不擔憂嗎?一樣的,張正書也會派人把他看起來,當然不會扼殺他,反而會好吃好喝供著,讓他為國家服務。想明白了這一點,張正書也沒啥怨言了。

  看似不著痕跡地籠絡了一番張正書,趙煦才說到戲肉上:“若新城築成,禁軍改製有效,你想要甚麽賞賜?”

  張正書苦笑道:“官家,你也是知道我的,我最想要的賞賜,就是一身輕松,不批這身官袍了。”

  “那不可能!”

  趙煦一擺手說道,“你換一個,朕怎麽都滿足你。”

  “那我想開多幾個圖書館……”張正書小心翼翼地說道,這種挖大宋根基的事,他也不知道趙煦會有什麽反應。要知道,一旦數學、物理、化學、經濟、哲學等學科大行其道後,儒家還有市場嗎?儒家沒了市場,你叫那些朝中文官怎麽想,讓天底下數百萬讀書人怎麽辦?

  “此事……”趙煦也為難啊,他是皇帝,自然是想大宋好的。目前看來,張正書胸中的“西洋之學”確實有獨到之處,可也很危險,因為這“西洋之學”和儒家格格不入。特別是那“邏輯學”,簡直是儒家的死穴。為啥?因為儒家不講邏輯,它隻講綱常倫理,講仁義禮智信,看似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它的出發點和邏輯學根本不一樣。邏輯學是基於事實出發,然後到抽象邏輯,最後是兩者的統一辯證,這也是儒家最為薄弱的環節。

  並不是說儒家沒有辯論高手,而是儒家辯論起來,根本不管事實如何。這也是為什麽儒家在先秦的時候,根本比不過墨家的緣故——墨家是中國邏輯學的鼻祖,儒家碰到了死對頭,還能好到哪裡去?!

  一方面是儒家,一方面是可以讓大宋迅速增強國力的“西洋之學”,趙煦的為難就在這裡了。

  “也罷,只是你不得大張旗鼓招攬讀書人!”

  趙煦給張正書規劃了范圍,以防止學術起了衝突。

  張正書卻笑了,他知道有了這個默許,科學就有生根發芽的土壤了。

  人都是趨利的,當科舉當官這條路行不通之後,就會把目光投向科學,投向技術層面。事實也是這般,在正史上的北宋末年、明朝末年,甚至清末,都出現了這個規律,也是為什麽說明末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緣故。這資本向來都是如此,哪裡掙錢快,哪裡掙錢多,它們就跑去哪裡,亙古不變。

  只要有利可圖,這科學就有機會繼續發展,哪怕儒家一直打壓,都是如此的。有些東西,只要渡過了幼苗期,就再也不怕打壓了。因為真理就擺在那,輪不到你不相信啊!

  趙煦也覺得心中不太踏實,他許了這個承諾之後,也沒有落在筆下。

  皇帝都是這樣的,雖說“金口玉言”不能收回,可皇帝耍起無賴來,可比一般人厲害多了。張正書自然也知道這種事,皇帝為了江山社稷,自食其言算得了什麽?!

  又和趙煦扯皮了幾句,張正書才出了皇宮。

  出了皇宮後,張正書思忖著這天色還早,就回了一趟京華報社。這可太驚喜了,特別是鄭月娥這個小妮子,激動得像見了偶像的小女生一樣。張正書也有點感慨,多好的女子啊!可惜的是,他不能誤了人家。這不,好幾次托人說媒,鄭月娥都婉拒了,說還想陪爹爹幾年。張正書哪裡不知道,這是借口罷了。

  就好像英雄救美一樣,如果英雄長得俊,那美女會說:“多謝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無以為報,唯有以身相許。”要是英雄長得醜,那美女就會說:“多謝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無以為報,唯有來是做牛做馬報答恩情。”看看,這還是得看臉。

  當然了,這意思是一樣一樣的。

  宋朝這會相親,也得看女方意思。

  哪怕是男方很滿意,可女方不滿意,就會說:“女兒還想陪爹娘兩年。”要是應承了,就會說:“但憑爹娘做主……”

  看看,宋朝的婚姻還是挺昌明的,可越是到明清,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要比相親更重了,爹娘要你嫁,就非嫁不可;要你娶,你就非娶不可。婚姻自由?怕是只有一小撮人能做得到!

  試了幾次之後,張正書也知道了,鄭月娥這女子,別看柔柔弱弱的,但心中極有主見。張正書心中已經沒有往日的得意,只是覺得耽誤了人家姑娘,每次見到鄭月娥,心情都很沉重。倒是鄭月娥越來越體貼關心張正書,讓別人都看在眼中,也是惋惜的多。當然了,也有幾個亂嚼舌頭的,說鄭月娥是癡心妄想。

  “報社一切都好吧?”

  張正書為了避嫌,故意在正堂就與鄭月娥談起正事來。

  “都挺好的。”鄭月娥有點臉紅,好似一朵看似柔弱實則骨氣傲然的梅花。

  “那就好,這段時間怕不是有個大新聞,你多留意一下國際形勢……”張正書說得。

  “國際形勢”這一個詞,也是張正書“首創”的,很快就被宋人學會了,鄭月娥也明白是什麽意思。“小官人,你是說夏遼兩國?”

  張正書不能做一個“預言者”,那麽就會露出馬腳了,只能含糊其辭地說道:“遼國使臣此刻上躥下跳的,怕是會有大動作……”

  鄭月娥點了點頭,她也知道這個事的:“小官人,那你今晚會在報社留宿麽?”說這話的時候,鄭月娥的臉上更加凝聚紅暈了,眼眸裡的滿滿都是希冀。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