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好官人》第937章:消息最靈通的
  沒有計劃生育的宋朝,一切冗兵、冗官、冗費的根源,還是建立在人口膨脹太快的基礎上。沒辦法,之前沒有一個朝代像宋朝這樣,擁有這麽多的人口,擁有這麽龐大的市場。這人一多了,糧食就立馬緊張了,鹽也緊張,甚至銅錢也緊張了。這也是為什麽宋朝積弱的緣故了,空有這麽多人口,卻不知道怎麽運用啊!

  一旁的彭元量,看著感慨的趙煦,突然覺得趙煦太累了。一天到晚,都在琢磨著怎麽把大宋治理得更好。

  趙煦站起身來,突然問道:“彭元量,如果你說,遼國攻破了雁門關,那該如何是好?”

  彭元量一愣,完全沒想到趙煦會這麽問。

  “陛下,大宋洪福齊天,遼國不過狄夷,何德何能可以佔據中原?小的認為,絕無如此可能!”彭元量確實是不相信的,在正史上,金兵南下之後,怕是很多百姓都不相信,北宋就這麽完了。直到刀架在脖子上,毀了大量的城池,擄走大量人口和金銀財寶,宋人才驚醒過來,原來沒有強大的武力,經濟再繁榮,也不過是肉案上待宰的肉。

  趙煦可沒有彭元量這麽樂觀,他做這個皇帝啊,向來是如履薄冰的。

  無他,因為他老爹宋神宗,讓大宋跌宕起伏了好一段時間。

  為了維穩,高太后和司馬光這幾個守舊派,又“倒行逆施”,雖說是穩定了局勢,但大宋面臨的情況,並不比宋神宗那會要輕松,甚至西夏每年咄咄逼人,趙煦早就懷恨在心了。這不,一親政趙煦就狠狠教訓了一番西夏和吐蕃,只不過這仗是越打越難打了,現在遼國又摻合進來,三國大戰之下,形勢更是複雜萬分。

  現在,三國都是內心打鼓,也想就此罷兵不打了。但三國又各自忌憚,西夏忌憚大宋鈍刀子割肉,慢慢地把自己磨死;大宋就怕和西夏、遼國同時決戰,這就要親命了,大宋再厲害,也扛不住兩國輪流來掄啊!現在這樣,還是遼國沒出力呢,要是再出力一點,大宋就撐不住了。遼國也怕啊,怕一收兵,大宋就把西夏給佔了。有了養馬地的大宋,那絕對是遼國的心腹大患,莫大的威脅!

  三國各懷鬼胎,現在也算是達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大宋現在處於守勢,西夏也喘過氣來了,磨刀霍霍的準備奪回天都山、橫山。

  而遼國,因為耶律洪基的身體,暫且鳴金收兵,但還是在雁門關外囤積了重兵。

  別看汴梁城現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但看看商賈臉上的愁雲就知道了,這大戰啊,絕對是一觸即發的。

  為什麽呢?

  你想啊,這天底下消息最靈通的是誰?商賈啊,他們中間有走私到私榷的,肯定知道宋遼大戰已起。雖說,這榷場還不曾關閉,但誰也說不準啥時候就突然關了對吧?再說了,打仗了,對商賈是最不好的。雖說,有一部分商賈能發戰爭財,可更多的商賈,貨都是砸手裡了。所以啊,這天底下最不盼著打仗的,就是商賈了。一打仗,刀兵無眼,兵丁如匪,這都指不定萬貫家財都被洗劫了!

  所以啊,這明眼人都著急呢,深怕這宋遼和談,談不出個結果來。

  事實上啊,這還真的談不出一個結果來。本來嘛,遼國軍事訛詐慣了,還想來這麽一出,想不戰而屈人之兵,把錢銀也好,面子也罷,統統撈到手中。偏生這一次,大宋學精了,寧可跟你開戰,也不妥協。

  為啥啊?

  因為大宋瞧見勝利的希望了,趙煦瞧見勝利的希望了。要是按照張正書這“毒計”,慢慢地肢解西夏,西夏不出個三五年,保管國內民怨四起。瞧瞧,一個國家連糧食安全都不能保證,百姓都餓著肚子,這能不造反嗎?真當天底下的百姓都像阿三那樣,任打任罵任欺凌任憑蹂躪都不造反?這也太出奇了吧?

  這不,趙煦歎了口氣,說道:“彭元量啊,你不懂,現在大宋是如履薄冰啊!”

  彭元量當然不明白,若是明白的話,他就是領兵大將了。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大宋多事之秋的元符三年,總算是臨近年關了。

  隨著馳道的落成,有軌馬車這一個新鮮的概念,第一次進入了大宋百姓的眼界。很多大宋百姓都知曉了,有一個馳道很厲害,能讓馬匹拉車跑得像飛起來一樣。

  而張家最大的喜事,就是曾瑾菡懷孕了。

  張正書聽到這個消息時,都呆住了。

  良久,才握著曾瑾菡的手說道:“你……你有了?”

  “嗯!”

  曾瑾菡也是剛剛知道的,前幾天她食欲不振,有點反胃,張正書又在李縣當值,她就讓人從汴梁城中請了大夫, 趕赴張家莊給她瞧病。這一瞧,好了,整個張家都歡騰了。特別是張根富,差點是跌進張家祠堂裡,又哭又笑地給祖宗點香報喜。而張秦氏,則拉著曾瑾菡的手,說一些體己話。這幾年來,因為曾瑾菡無所出,張秦氏也著急啊,甚至暗示過張正書幾次與曾瑾菡合離了。但張正書每次都裝傻扮懵,蒙混過關了。這次曾瑾菡終於懷孕,張秦氏心中那根刺,算是去掉了。

  張正書沒有像別人一樣,很激動,反而是一臉溫柔,但又非常嚴肅地說道:“姝兒,明日起,你不能再到李縣去。在張家莊這裡,好好養著。要不,我跟官家請個產假,專職在家陪著你。要是你覺得不好,咱們就到汴京城去住。”

  “啊?這是為甚麽?”曾瑾菡有點不解了。

  張正書嚴肅地把李縣的空氣汙染說了一遍,雖然他很努力地控制汙染了,但還是有那麽一點的。為了後代著想,張正書也不敢掉以輕心啊!“蘇子明的妻子,也在汴京城養胎,不若你也過去?”

  曾瑾菡卻搖了搖頭,心中暗笑張正書過於緊張了。要知道,懷胎了的女子,是要在夫家住著的。要是曾瑾菡回汴梁城,豈不是給人說閑話了?這汴梁城,很明顯就是曾瑾菡的娘家所在,這是不合禮儀的。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