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好官人》第157章:有些意外
和趙煦一樣,張正書是魂不守舍地回到了“京華報社”。

這時候,樊氏是第一個出來迎接的。張正書知道,他不是在緊張自己,而是在緊張趙鼎。畢竟趙鼎才十四歲,汴梁城的治安表面看是挺好的,但是拐賣兒童的事時有發生,甚至還有拐賣女子的——在樊氏看來,趙鼎還是小時候的模樣。天底下當媽的,不都是這樣?

看到趙鼎沒事後,樊氏才放心。

讓張正書意外的是,那個鄭月娥,居然也跟著出來了。

最最意外的是,曾瑾菡居然也在。

“你這人,怎麽一天了都沒消息?”

看著曾瑾菡梨花帶雨的模樣,張正書心中有點內疚。其實他早就該回來的了,不至於等到月上柳梢頭之時。只可惜,世間有很多意外,就比如張正書怎麽都想不到,曾瑾菡會出現在這裡。但看到來財躲在一旁,張正書也釋然了。肯定是這個小書童慌了神,張根富不在這裡,只能去找曾瑾菡了。甚至於在“京華報社”的僮仆,都被派散了出去找張正書了。

張正書也知道他早上出門時只是說出去拉廣告,卻沒說什麽時候回來。來財可是張正書的書童,要是張正書有個差池,他還不得被罵死?於是接下來的事就可以理解了,但來財並不知道,他這樣做不僅沒啥用,還會讓曾瑾菡擔憂不已。看著眼中含淚的曾瑾菡,張正書就想罵來財一頓。好在,他的脾氣不同於那個倒霉蛋,知道這事自己有更大的責任,所以只能裝出一個笑臉:“哭甚麽,我不過是去拉廣告罷了。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樊樓要在我們報紙上投廣告了,一期起碼一百貫!”

然而,張正書卻發現,周圍的人都沒有興奮的表情,而是一臉錯愕。

“怎麽,你們都不高興嗎?”

張正書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到底是怎麽了?他自然是不知道,在場的都是一些沒見過“市面”的人,哪怕是樊氏,和剛剛趕來的鄭時弼也是錯愕不已。他們先前都家境殷實,可要一下子拿出一百貫來,還是心疼不已的。而來財那些家仆,對於一百貫,則是直接驚呆了。一百貫對他們來說是什麽概念?就好比後世的普通人,突然聽到一百萬一樣,看似能掙到這個數,但還是個天文數字,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掙得到。

可張正書呢,出去拉了一個廣告,立馬有一百貫收入了,這太超乎大家的想象了。

但張正書覺得一點都不多,現在“京華報社”從他這拿錢的人,已經是十多個了,一個月下來,人工都超過三十貫錢。再加上紙張,雕版,油墨等等費用,一個月支出一百貫,那是很正常的。如果廣告費不收貴一點,怎麽養活一個報社,怎麽讓報社健康發展?

張正書可不是這時候的宋人,講究有利可圖就做。在他看來,如果報社只是小打小鬧,他就沒必要再辦下去了。

曾瑾菡也有點震驚,雖然她家的絲綢銷售一向很好,但一個城市一個店,想要一個月賺一百貫,也是勉勉強強的事。

這時候,鄭時弼連忙遞上帳本:“小官人,這是今日報紙發行的量,已經超過了五千份……”

張正書點了點頭,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雕版太慢了,能五日出一期報紙,已經很不錯了。日報辦成了周刊,張正書也是無奈。不過這樣也好,日報的時效性太差,一天之內賣不完,那就爛在手裡了。周刊的話,起碼還能賣幾日。

“汴梁城裡的反響怎麽樣?”

張正書關心的是汴梁城文人的反應,因為他第一次用白話文敘事,把葉弘澤不指名不道姓地點了出來,

只是寫著“葉衙內”而已。但汴梁城裡姓葉的衙內有幾個,更何況又好色的,其實目標就很明確了。要怪就怪這個葉衙內,比先前的張正書還要紈絝。先前張正書也不過是狎妓出遊而已,他直接去調戲良家婦女了,“聲名遠揚”之下,汴梁城百姓很快就對號入座了。可以說,這一期的《京華報》對葉弘澤的打擊,是全方位的。汴梁城百姓,也痛恨這類型衙內很久了。

人性嘛,都是喜歡看八卦,特別是官二代的八卦的。

於是,僅僅一個下午,第二期的《京華報》已經賣出了五千份。當然,這個成績不能和第一期相比,畢竟第一期是沾了李師師的光。畢竟是千古第一名妓,李師師的光環太厲害了,厲害到直接把《京華報》的銷量都拉高了不少。甚至在《京華報》刊印了兩萬份之後,還不時有人到“勤卷堂”詢問,有沒有那一期報紙賣。見有利可圖的陳掌櫃,還加印了不少,直接擺在“勤卷堂”賣哩!

張正書也不管,因為“勤卷堂”本來就是他指定的報紙銷售書鋪,也可以說是首發書鋪。

“嗯,不錯不錯……”張正書誇獎了一番大家,“只是半日就銷售了五千份,這個成績很好啊!明日再努力一把,爭取銷量過萬!”

除了不在場的秀才編輯之外, “京華報社”裡的人一個個都喜氣洋洋的。畢竟,跟著一個有前途的報社做,跟著一個有上進心的老板,就不怕丟飯碗了。在汴梁城,可是有不少“京漂”族的,每日為了生計,不知道要做多少活。當然,“京漂”裡也有專門到汴梁城讀書的秀才。在大宋是有公租房的,因為大宋商業發達,人口流動頻繁,來京常住與暫住的異鄉人都得尋個棲身處。宋朝專門管理公租房的衙門叫做“店宅務”,負責房屋的租賃、修繕、管理諸務。大宋的公租房租費不算高,月租在五百文上下。低廉的房租,吸引了大批量平民入住。朝廷也用這筆錢,很好地幫補了一下國庫。

樊氏母子算是“京漂”一族了,他們最是怕丟了飯碗。特別是趙鼎,他之所以盡力幫張正書,除了張正書講了很多他以前沒想過的道理之外,更多的是張正書給的錢很多。給的錢多了,樊氏就不用給大戶人家做幫傭,夜晚還有縫補衣裳來掙錢了。

說了幾句鼓勵的話,張正書又叮囑鄭時弼要盡快把阿拉伯數字的帳本也做出來,然後不理鄭時弼一臉苦瓜相,便拉著曾瑾菡走向書房了。

然而,張正書卻沒注意到,鄭月娥癡癡地看著張正書和曾瑾菡的背影,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月娥啊,三哥兒怎樣了?”鄭時弼問道,“可能吃食了?”

“啊,爹爹……”鄭月娥倏地紅了臉,但好在月色不太好,夜色也黑,瞧不太清楚每個人臉上的神情。“三哥兒能吃些粥了,劉嫂她們也還好……”

1秒記住愛尚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