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九流閑人》第726章 魔道儒家(中)
“無界,十四叔我不是說過,覓文殿不做客房使用嗎?怎麽我才離開一會兒你就帶著人跑到這裡來了,要是十四叔的那些字畫書卷出了什麽事,就算你是三哥的兒子,我也不饒你!”隨著一聲清朗的聲音從門外傳出,一名身著儒袍、頭戴倫巾、手拿羽扇的青年文士邁步走了進來。

 在進屋後,青年文士的眼睛並沒有在徐長青等人身上過多停留,而是直接轉移到了書架上,見到書架上的字畫書卷並沒有受損,不由得松了口氣。但很快,他又見到徐長青翻過的那三件字畫絹本和帝范書卷擺放在隨意的書桌上,臉色頓時驟變,仿佛發生了什麽驚天動地的事情一般抬起手中羽扇,顫抖著手,指向徐長青等人,厲聲道:“你們、你們誰動過我的字畫書卷了?”

 做為此地客棧管事的夏無界一臉苦笑,心中不由得歎了口氣。他千算萬算沒有算到這位夏家活寶竟然會提前回來,現在眼見到手的好處都已經沒戲了,實在讓他感到痛惜不已。

 雖然這位十四叔離經叛道,不為家族所喜,修為也極為低下,被送到這裡形同發配,但誰讓這位爺有一個好姐姐和好姐夫了。以那兩位的能力和地位即便不能對夏家頂尖的老人造成太大影響,可對付夏無界這樣已經邊緣化的家族成員,就和碾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

 在夏家每年都會因為各種原因失蹤一些人。夏無界可不想成為其中一員。於是便連忙解釋道:“十四叔息怒,這……”

 “別說了!”青年文士打斷了夏無界的話,邁步上前,將那卷王羲之父子六人的尺牘絹本小心的拿起來,然後輕輕的打開,仔細的看著上面的每一道痕跡,直到完全翻過沒有發現任何破損後,才長長舒了一口氣,放下心來,跟著狠狠的瞪了夏無界一眼。說道:“還好東西沒事,否則……哼!”冷哼一聲過後,他又轉頭恢復一副儒雅常態,朝徐長青抱了抱拳。說道:“抱歉,這位魔尊大人,這座覓文殿不是客房,在下讓無界再為二位找一間合適的獨院坊,二位在客棧內的一切費用全都由在下支付,還望大人原諒剛才在下剛才的失禮之舉。”

 從剛才這青年文士進來的那一刻,徐長青就在打量著這名青年文士,心中暗道在魔界竟然還有這樣的異類。他之所以如此意外,除了這名青年文士一身古儒士的打扮以外,還因為這青年並非是修練魔道。甚至連本命魔性氣息都沒有,同樣也沒有任何法力,在他身上有的只是一股古儒氣息,而正是這股氣息使得他即便是手無縛雞之力,但也絲毫不懼魔界的魔氣、魔性侵蝕。

 “古儒之道,赤子之心,五德儒士!”徐長青心中暗自歎道。

 在古代,儒家仙人並非是以修練經綸,積累文卷之氣,洞悉道理二字。為築基根本,也沒有什麽浩然之氣,儒仙道法,儒家仙人最開始修持的就是五常之道。從日常的坐臥行走之中,感悟仁義禮智信五常道德。內養道德儒氣,最終凝結赤誠君子之心。與天地道德融為一體,成就道德不滅,萬古長存的道德聖人。

 雖然這古儒之道極為簡單,可修練起來卻非常困難,有的人一生都未曾成就過一絲道德儒氣,就連孟子、荀子那樣的世間大儒都只是證得亞聖之道。只要沒有和天地道德融為一體,肉身神魂就和常人無異,逃脫不了身老病死。即便因為道德儒氣的原故,擁有破除萬法的道德真言,可做到萬法不侵、神通無用,但卻無法躲過刀兵之劫,五行之難,一塊房簷掉落的瓦片都能夠置於他死地,所以儒家有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言論。

 縱觀儒家入世之後,修持儒道的人中唯一一個成就赤誠君子之心的人也只有至聖先師孔子而已,只可惜他不知為何,沒有踏出最後一步,與天地道德融為一體,成為道德聖人,反而就這樣坐等著壽元耗盡,身死魂消。

 也因為古儒之道修行極為困難,短時間內難見成效,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儒家都被其余各家壓製得死死的,若非儒家還有入世之道能夠入朝堂、出市井,否則儒家早就已經在其余各家的打壓下消亡了。直到儒家出了一個怪才董仲舒,將儒家融入到大漢皇朝氣運之中,做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逆天之事,生生將一個完整的大漢朝斷絕成了東西漢,更引來了之後的五胡亂華的大禍事。不過也因為此舉使得儒家最終和華夏的皇朝氣運相連,立足於諸子百家之上。

 董仲舒並不滿足於此,因為儒家並無道法,也無仙法,古儒之道修練太過困難,無法應對變化多端的局面,於是他便趁著罷黜百家之機,收集百家仙法,創出儒家文卷之氣法門。之後又有大儒不斷的融會百家之術,創出入浩然正氣,金口玉言等等儒法門,最終形成了現在昆侖三界所修練的儒家大道法門,而古儒之法也因此沒落,沒有人再去修練此法。

 現在竟然有人還會修持這種古儒之法,而且修持此法的人還是一名土生土長的魔界魔人,這實在讓人有些難以置信,更讓人難以置信的就是這名魔人顯然已經修練有成,而且還五德化五行,胸中凝聚了道德之氣。能夠修練到如此地步的人,只有真正那種能夠明了五德真意的大儒,並且掌握真正古儒傳承的人。不過從這青年文士的表現和處境來看,顯然他並沒有獲得古儒之道的傳承,只是得到了修練古儒之道的法門,而如何運用古儒之道孕化而成的道德之氣,他似乎並不清楚。

 在昆侖三界古儒之道大多失傳,就算是昆侖三界儒家最後一處道場致遠堂恐怕也沒有關於古儒之道的詳細傳承。不但修練法門不全,就連一些運用法門也都消失在無數後來融會諸子百家形成的儒家仙道法門之中。否則的話,若是眼前這青年文人知道自己胸中這股道德之氣完全施展出來,能夠輕而易舉的讓整個千君城的魔道之人化作灰燼的話,不知道他是否能夠像是古儒士那樣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不過,若他真的施展出這儒家道德之氣,魔界所有人恐怕都不能淡定了,不單單只有魔界,就連佛界、仙界恐怕也都會為之驚懼,因為這儒家道德之氣不單單能夠辟邪誅魔,還能夠破除萬法,可以說只要在三界五行之內的法力神通都能一言呵散。

 “君子不奪人所好,既然閣下對這字畫書卷如此看重,本座也不好再過強求。可惜難得見到這王羲之父子六人的合撰尺牘和顧愷之的畫,不能擁有實在可惜!可惜啊!”徐長青並沒有因為對方的舉動而惱怒,反而同樣托手以儒家儀態回禮,好不掩飾心中情緒,語氣充滿了遺憾,說道。

 聞言,那青年文士不由得愣了愣,上下打量了一下徐長青,他顯然沒有想到竟然也會在魔界遇到一個對儒家禮儀有所了解的人。在回過神後,他立刻變得激動萬分,這對他而言就好像一輩子生活在一個完全說不同語言的國度中,忽然遇到一個會說家鄉話的人,一種想要將心中所有秘密全部傾訴的衝動瞬間溢滿心頭,讓他難以自製。所幸他的心境修為頗為高深,硬是將他那積累了多年的傾訴欲望給壓了下去,讓自己盡量恢復平靜,上前兩步,說道:“沒想到在這魔界之中還能見到同道中人,實在讓鄙人驚喜萬分。鄙人姓夏,名知節,字守義,家中排行十四,大人稱呼在下十四郎便可,還未請教大人尊稱?”

 “張元,字義常。”徐長青感受到對方身上那股熟悉的書生迂腐之氣,不由得一笑,隨後將自己在世俗人間應付科考時偽造的身份告知,跟著又指了指那書架上的字畫書卷,道:“你我既然以此字畫書卷相見,便是緣分,不必用什麽大人、鄙人之類的稱呼,完全以文士之言相交,如何?”

 “甚好!甚好!”徐長青的言語正好稱了夏知節的心意,他哪會反對,立刻點頭應道。

 徐長青又道:“守義,既然以十四郎相告,那麽我也托大一點,十四郎便稱呼我為兄便可。”

 “十四郎見過義常兄。”夏知節以晚輩之禮行之,道。

 “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必如此重禮!”徐長青沒有直接用法力,而是伸手將其托起,隨後問道:“敢問十四郎,這些字畫書卷是從何而來?”

 “此乃家祖從世俗人間帶來之物。”夏知節如實告知這個疑問,隨後朝客棧主管夏無界揮了揮手,示意他退下,隨後又略帶考驗一般,說道:“雖然小弟喜愛這些字畫書卷,只可惜在這魔界之中曲高和寡,無一知音,余又深恐自身見識不足,不明這些字畫書卷的真意,還望義常兄能夠指點一二,為小弟品評一番,也好讓小弟長長見識。”

 雖然夏知節表現得很親近,但骨子裡還是充滿了懷疑,就如同徐長青感到這樣一個魔人世家會出現他這樣一個異類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一樣,他也同樣難以相信眼前這個周身魔元氣息濃厚無比的魔道強者能夠對這些字畫書卷非常了解。

 徐長青自然也明白這夏知節的想法,同樣抬手示意羅乾出去,然後並沒有選擇桌上的絹本和畫絹,而是走到了書架旁,隨手抽出了一卷竹簡,見到竹簡上的內容乃是荀子所撰禮論中的本原三禮,於是便按照自己的理解直接講讀了起來,而夏知節聽後也逐漸沉迷了進去,搖頭晃腦,一臉陶醉的模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