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詭秘事件簿》第34章:把柄(大雨三十五)
  思索著這些,張璿衡邊灌了口檸檬汁,邊盯著筆記,設想道:當時的情況下,因為沒有別的目擊者在場,所以說什麽都可以。

  既然如今疑點重重,就說明這卷宗裡記載的事情,與真相有誤。

  都可能哪裡出現問題?

  張璿衡眼看著那卷宗,微微皺起眉頭。

  兩個可能。

  第一種可能性,這根本不是過失殺人,而是故意殺人。

  第二種可能性,凶手並非齊詩雨。是吳紅山下的手,然後讓齊詩雨頂罪。

  ……抑或,兩者都是。

  不存在兩人合力將劉小元推下橋的可能性,是因為經過現場調查橋面印記與屍首,得出了死者生前受力痕跡只有一處的結論。

  卷宗上寫到,齊詩雨二人和死者劉小元起爭執,是因為劉小元在過橋時對齊詩雨出言撩撥。最後齊詩雨忍無可忍,想把他推到一邊,卻因為劉小元腳下打滑,摔下山崖。

  此事的真假存疑。畢竟沒其他目擊者,想怎麽說都行。他們大可隨便將責任往劉小元身上推來盡力減少罪責,反正死人不會說話。

  按照現在的思路,已經無法解開這個局了。

  張璿衡盯著筆記,用筆頭懸在紙上,決定必須從另一個角度去想這問題:即假設卷宗中記錄的全都不是事實。如此一來,能製造出更多符合現狀的“秘密”。

  將卷宗記載的事件記錄顛倒,就會變成吳紅山殺死了劉小元。而且那一推的目的,就是要致其於死地:也就是說,故意殺人。

  本案的性質將一下子變得惡劣。過失致死和故意殺人的懲罰力度可是差距甚遠。

  那麽接下來,人殺完了,吳紅山肯定慫了。

  他知道這事兒遲早敗露,到時候落在頭上的罪名一定是個故意殺人。還不如趕快將其包裝為過失殺人,落個輕罪處置。

  如果我們再假設齊詩雨因為某種原因為他頂罪呢?

  那麽……可能有這兩種原因。

  1:為了愛情為男朋友頂罪。

  2:被脅迫去頂罪。

  第一條太扯淡了,所以不算在推理范圍內。而且要真是為了愛的話,在吳紅山三年沒來看她的情況下,怕是早就深感遭到背叛,上訴說出事實了。

  那麽就是第二條的情況了——齊詩雨有把柄在他手裡。遭到威脅後,不得不為吳紅山頂上“過失”殺人的罪名。

  齊詩雨在他手裡的把柄是什麽?

  要什麽程度的把柄,才會讓這個女孩寧願為他頂罪,也不願那把柄泄露?

  不可能是齊詩雨看到過埋葬者屍體的那件事……張璿衡怎麽想也不覺得這種級別的事會讓她甘願做這麽大犧牲:即便是恐懼,也是有限度的。一定是什麽更加切合實際的理由。

  這會是什麽理由?

  張璿衡將這個疑點暫且擱置,因為不知道把柄的具體內容,不會過於影響接下來的推理。

  如果齊詩雨是替他頂罪入獄,那麽吳紅山沒再去看她也可以理解了。

  這原因可以解釋為,害怕會面過程中齊詩雨走嘴,走漏了那天的殺人真相。要知道,兩個人在會面室的談話可是全稱錄音錄像的。

  而且既然他都能讓女朋友為他頂罪了,說明兩個人的感情早就破裂殆盡,哪還有什麽可聊的。即便聊上天,也只會尷尬無比——不用說,齊詩雨肯定是對其抱有恨意。因為情緒激動而直接說走嘴都是有可能的。

  同理。接下來齊詩雨出獄後,

會對吳紅山不理不睬也很正常。  可問題在於,如果是這樣的話,她出獄後吳紅山為何還要繼續糾纏她?根據警方的資料,吳紅山是想和她重歸於好,齊詩雨則從頭到尾都堅持拒絕——這好像只是從別人的描述中得來的啊。

  從旁人角度上來看,曾經是戀人的他們肯定在談的是感情方面的事。

  可如果不是呢?

  覺得這種假設遇到了一個關鍵性問題,張璿衡那沉思中的表情越發嚴肅了。

  或者說……不止是?

  也許齊詩雨和吳紅山曾經真的有過真摯的感情?

  資料裡記載著他們曾經是對兒關系很好的情侶來著。此言應該不假。

  結合推理來看,一切剛好和吳紅山的證詞結合,造成半真半假的局面。這才是最難讓人分辨謊言的狀況。

  這件事不如這樣看……張璿衡保留了前面的推理,以新的角度來看段齊詩雨出獄後二人的關系:既然他們曾經有過愛情,那吳紅山為了自保脅迫齊詩雨為其頂罪後,說不定心裡也有過後悔和愧疚,受到良心的譴責。

  可在齊詩雨坐牢的這幾年裡,他又無論出於害怕走漏風聲還是沒臉面對她,都造成不敢去探望的結果。 吳紅山只能等齊詩雨出獄後才重新找到她,試圖和她道歉,並彌補這一切——而齊詩雨自然是對他失望透頂、心灰意冷,已經根本無法再接受這個如此傷害過她的男人。所以自始至終都拒絕修複關系,態度冷淡。

  這麽想的話,一切都會很合理……張璿衡又在腦海裡過濾了一遍推理過程,發現了之前推理中的某個條件變得非常關鍵:這起案件究竟是故意殺人還是真正的過失殺人,其實重要至極。

  在如今構建的推理中,吳紅山的殺人動機,是寄托在一點上的:齊詩雨知道什麽決不能被說出的秘密。他為了守住這個秘密,才不得不殺齊詩雨滅口。

  過失殺人不足以讓他冒這個險。吳紅山一定要是故意殺死劉小元且脅迫齊詩雨抵罪,才能最大限度構成殺死齊詩雨的充分動機。

  而且齊詩雨肯定知道什麽證據,能證明吳紅山對劉小元是有殺人動機的。這是警方未掌握的證據,所以當年才會判斷劉小元和吳紅山沒有過接觸的。

  一旦齊詩雨向警方告密,那麽公安方面是一定會重新調查此案的。靠著齊詩雨的證據,也許吳紅山會被再次抓起來判刑——故意殺人罪的量刑標準極重,他很可能會因此判死刑。

  齊詩雨出獄後越是不願意和他再續舊緣,吳紅山就越是慌張,覺得她可能會說出真相。直到一次異常激烈的爭吵後,他或許徹底陷入了慌亂之中,終日擔心齊詩雨會將其告發。

  這種持續發酵的恐慌,就像一顆炸彈。終於,在昨天被引爆了。

  引爆它的人,就是那個追蹤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