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星空之主》三百三十二.西昆侖
截止今日以前,沈健還沒有來過昆侖山。

不過,對於這裡的許多傳說,他早耳熟能詳。

在萬古歲月以前,炎黃大世界東蓬萊和西昆侖相對立,代表同時代的兩大頂峰,也代表兩大修練體系。

不同於東蓬萊的練氣化神,自我求真,當年的西昆侖修行之法,更多師法自然,這其中既包括大自然,也包括其他生靈。

應該說,西昆侖的修行,是人族修道界歷史上,最早揣摩血脈傳承之力的法門。

後世碧海龍宮的“龍人”,某種程度上算時對西昆侖法門的繼往開來與揚光大。

西昆侖時代,血脈傳承沒有碧海龍宮的“龍人”那麽誇張。

但在當時,便有昆侖族的說法。

昆侖族族人,先天親近昆侖一脈道法修行,尤其起步階段,上手相對簡單。

族人彼此之間當然也有天才和平庸的差別,但大多數人,修習道法都能小有所成。

至少,在昆侖一脈傳承中,不說人人都是天才,可也大多能走上修行之路。

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如果僅僅只是昆侖族道法本身的話,那麽昆侖族人的文肝天賦基本都能視為高於第一級。

這對於萬裡挑一絕大多數人無法修練的普羅大眾芸芸眾生來說,幾率實在高多了。

所以西昆侖成為當時最富盛名的道法聖地之一,萬眾景仰。

不過,事情的相反一面,就是昆侖傳承有一定的排外性。

外人初拜入昆侖門牆下,反而很難有大的成就。

唯有經過修道,血脈受影響一代代改良後,經過幾代人的積澱,才能誕生修行昆侖道法的天才。

昆侖族的說法,便自此而來。

在當時有些人眼中,是拿他們當非人看待的。

修行昆侖道法,同境界下,壽命會比修行蓬萊道法的人更長。

哪怕境界層次不高,壽數也會很長,所以昆侖一族也有長生一族的別稱。

但有一利,便有一弊。

修行昆侖道法的人,很難生育繁衍後代。

這種情況,跟龍、朱雀、麒麟等純血大妖相似。

傳聞中,天魔浩劫降臨時,西昆侖第一個遭劫,最先破滅,更早於東蓬萊。

一場浩劫險些讓人間覆滅,萬幸炎黃大世界終歸還是堅持過來。

不過包括西昆侖和東蓬萊在內的炎黃最初修道盛世,自此成為歷史。

傳言中昆侖族人沒有徹底滅絕,幸存者和另外一些修道界前輩先人一同前往炎黃大世界以外的諸天世界旅行探索。

他們,為其他世界帶去修道求真最初的種子,然後各自開枝散葉。

所以才有炎黃大世界乃諸天萬界修道文明源頭祖庭的說法。

其中既有東蓬萊一系的道法傳承,也有西昆侖一系的傳承。

開元大世界、羽行大世界等諸多世界,歷史上都曾經出現過類似碧海龍宮那樣唯血統論,壟斷修道資源,分裂社會階層的情況。

和碧海龍宮一樣,從技術法門上來說,都跟昔年炎黃西昆侖一系傳承有關,受其啟,承其遺澤。

不過,歲月流轉之下,血統傳承的法門,漸漸都被打破。

炎黃的碧海龍宮如是,其他世界的類似情況亦如是。

尤其是兩、三千年前,以開元大世界元天尊、靈骨天尊等人為動的革新,促使諸天萬界一起走向現代修真文明社會,使得整個修道界一起經歷翻天覆地的巨變,更慢慢斷絕了純粹的血統傳承。

誠然,長輩仍然能給後輩帶來特權和草根階級難以想象的優勢。

但很難再出現因為血統而直接傳承修道天賦,

進而帶來絕對壟斷的可能。不會再有“龍人”那樣的存在。

曲偉、蘇萌等人的情況,看似死灰複燃,但條件過於苛刻,更像是特例中的特例。

不過,與他們相關的法門,看來同昆侖山也有很大關系。

沈健換目四顧,看著周圍的崇山峻嶺,心中細細盤算。

寶塔的原主人,是否還尚在人世?

他在這昆侖山中嗎?

這裡自上古之後,便已經荒廢。

跟蓬萊海一樣,破滅後的上萬年歷史中,不斷有人來挖掘這裡隱藏的秘密和殘存的價值,每年都不知道會踩進多少人來碰運氣。

時至今日,這裡有價值的東西已經差不多被搜刮乾淨。

所余者,只有大量的危險,剩下一片至凶之地,金丹期尊者進來都不安全,比起赤原雪山、蜀山地脈有過之而無不及。

漸漸人跡罕至的情況下,倒有可能成為某些人的藏身之所。

沈健現在很懷疑,那座寶塔飛回這裡,會不會是回歸其原主人的懷抱。

他腦海裡不期然間想起當初白玉盤上的那個老人。

“還是先找回寶塔那裡,觀察一下情形再說。”沈健重新動身:“如果聯邦政府跟學校要來人找我,應該也是盯著那座寶塔找來。”

多校聯合教學的實習期間,他跟燕冬雷兩人丟了,天海大學跟南風大學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居中協調的聯邦政府也不會不聞不問。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看他們什麽時候能找過來了。

…………

東海大墟那邊,確實起了騷亂。

先前攔截寶塔的那三位元嬰期老祖,此刻都面上無光。

其中一人先行離開,試圖去直接追蹤破空消失的寶塔。

剩下兩人留在原地,一個老者說道:“希望能截下來,至少知道那件法寶落到哪裡去。”

他對面的女子神情嚴肅:“怕是不容易,這法寶先前的主人,很不簡單,修為實力怕是還在你我之上。”

“能在東海大墟瞞過其他人耳目,做下如此手筆的人,自然不簡單。”老者沉聲道:“照老夫看,就是賀道友!”

明山老祖,賀景林,曾經鎮守東海大墟,十余年前離開,之後據說辟地隱居潛修,漸漸沒了音訊。

“很有可能。”女子讚同的點點頭,然後轉頭看向羅西浩等其他學生:“先把他們帶出去吧,已經丟了兩個,別再弄丟更多了,順便也問問他們的見聞,看有沒有更多線索。”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頂點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