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祭明》第10章 青雲閣夜宴(1)
任愚聽了朱勉的言語,不禁身體軟了下去,癱坐在了地上。任俠是他的獨子,溺愛至極,雖然紈絝了點,但好歹有些文采,又是參與了科舉,以後成長起來,是絕對可以接替自己在江南省的職位的。

而今,朱勉的話,徹底斷了任愚的這個念頭。但,任愚卻不敢反抗,他是皇上,手握天下臣民的生殺大權,自己就算再有不滿,也無法當著朱勉的面表露出去。否則的話,等待他的,將會是人頭落地的局面。

“臣……任愚……遵旨!”

任愚顫顫巍巍的拱起雙手,表示自己明白了。來的時候,任愚氣勢洶洶的帶著侍衛進的青雲閣,而走的時候,任愚卻是被人攙扶著,離開的。至於任俠,早已經是暈死過去,被人抬走的。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見著任愚及侍衛們離去,眾多圍觀之人不禁汗顏,誰曾想到,這其貌不揚的龍公子,竟然是當今聖上?不過,再一回過頭來想想看,若不是當今聖上,這個龍公子在面對任愚的時候豈會那麽的鎮定自若?

“朕今日微服私訪,眾位公子,不必多禮,平身吧!”

“謝聖上!”

朱勉也不多說什麽,便是張開自己的白紙扇,踏上青雲閣,往頂樓而去。

“皇上,你讓奴才打聽的杜元甲,已經有了消息!”轉過一個角落,張生全輕聲道,“果真如同以往所遇見的那般,十分的狂妄,但才氣比之以往更佳。今年的第一場國試,他怕是要取得頭名了!”

“哦?這倒是有些意思了哈?”朱勉低語,張生全帶給他的消息,讓他感到意外,沒想到杜元甲這幾年的才情倒是比之以往更甚。而隨之變化的,也有他那狂傲的氣質。

朱勉是個開明的人,或者說是個不拘泥於固定模式的人,對於人才的要求,雖說杜元甲狂傲了一些,但終究是有那個資本的。這是小節,於朱勉來說,並不會太在意:“那朕倒要期待著在殿試中能夠看到他!”

“草民等參見皇上!”朱勉一邊說著,一邊抬腳邁步,倏忽便是到了青雲閣的頂層,很顯然跪在他面前的眾多公子,已經知曉了朱勉的身份。

朱勉望著眾人,壓了壓手道:“朕微服私訪,不拘禮節。朕今日前來,只是查訪民情的。”

青雲閣的頂層,並不是普通的地方,這裡比之一樓,更加的清淨優雅,也更加的有讀書氛圍。能夠到這裡的人,除了非富即貴以外,還要身具才學,所以這青雲閣的頂層,通常是那些名流的聚集之地。

“你們都是各個世家的公子,抱負不淺,朕自年初發布的詔書,說是要進行朝堂革新,七月一日就要實施了。為此,今日朕特地讓青雲閣老板金大牙,去邀請了那些有才氣的士子們,於今晚在青雲閣舉辦一場夜宴。屆時,眾位公子若是有意,也可以前往!”

這是一種邀請,且不是尋常的邀請,發出邀請的人乃是當今聖上。如此情形,頂層樓閣的眾多公子,自然沒有什麽理由拒絕。

“草民等必當前往,為大明國的將來,出謀劃策!”

朱勉入座,與眾人閑聊了起來,他們是世家子弟,都是有著一番抱負的人,在今天的科舉中,也都自我感覺極佳。對於這些人,朱勉自然是極為重視的,畢竟他們是最了解大明國各方各面的。

“今日將於外省的公子們坐而論道,諸位才子,可曾有什麽想法說來聽聽?”

朱勉這麽問,自然是在示意眾人,晚間的青雲閣夜宴,將會以什麽樣的主題為好。實際上,這也是將夜宴論道題目的權力,交給了這些名人。

他們其中,不乏富商之子,也有很多官宦子弟,甚至是一方藩王的親戚等。這些人,所接觸的大明國,遠比朱勉深得多。正因為如此,朱勉才決定將夜宴的主持權力,交給了眾人。

“皇上,在下姓周,曾經家住西涼省,容在下多說幾句可否?”內中臉色白淨的一名公子站了起來,朝著朱勉作揖。此人名叫周元龍,在眾人之中,頗有才氣。

朱勉見此,不由得微笑點了點頭道:“朕今日不是皇上,你們盡可稱為龍公子便是了。至於言語是否妥當,朕當然不會在意。畢竟,人無完人,誰能不說錯話呢?”

周元龍笑了笑,他知道朱勉橫掃徐家的事情,也清楚作為一個皇上,該有怎樣的胸襟,便是大著膽子開口道:“大明國之天下,當以抵禦外辱為最重要的事情。自徐家掌政三十年,大明國的領土已經萎縮了將近一半,好在皇上一舉屠滅了這奸臣之家,可謂是大快人心。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西涼省正是如此情形!”

聽著周元龍的話,朱勉明白,這是希望自己能夠將抵禦外辱定位目前的國策。然而,朱勉看來,國家若是不強盛,如何抵禦外辱?

“周公子說的極為在理,然而國不強,何以禦敵?”朱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重陽宮的柱子上四大國策, 他將抵禦外辱列在了最後一個。

這並不是說,抵禦外辱不重要,而是十分重要。但,這項國策的成功,要取決於國力。如今的大明國國力衰微,又拿什麽去抵禦呢?

周雲龍聞言,神色一愣,方才醒悟過來,看樣子今天是自己冒失了。

“子曾經曰過: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草民認為,當今天下之策,當以興民為主。民若富,則國富;民若強,則國強。如此算計,民富國強,周公子的思慮,便可實現!”起來說話的人姓鄭,名叫鄭輝煌,乃是薊州城人,“多寡之下,需要考慮到百姓們是否分配均勻之類的。”

這是一種對分配方式的一種提議,興民自然是朱勉想要做的事情,但朱勉對於鄭輝煌的觀點,卻不敢苟同:“若是不勞而獲,豈不是對平均分配產生了不公正?朕以為,民當患寡而不患均。依照勞動的程度與強度,決定其所獲錢財的數量才是根本的革新方法,唯有這樣,才會興民。”

老百姓所擔憂的,並不是自己收入多少,而是與別人是否一致,這一觀點,確實正確的。然而,在朱勉的這裡,卻又是另外一番解釋,如果同樣的的勞動下,收入一致,自不必多說;若是勞動不相同,卻收入一致,豈不是一種不公平?所以,朱勉駁斥了一番鄭輝煌,若是以這樣一個題意,去主持晚間的青雲夜宴,恐怕很難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頂層樓閣中,朱勉與眾多公子聊得起勁,直到晚間,青雲閣的老板金大牙找到朱勉,這一場夜宴前的小敘,方才結束。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