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祭明》第7章 廣施恩義
  畢竟,不論是傳聞,還是說現在公孫慶國的分析,矛頭都已經是直指朱桂了。監守自盜,這樣的事情,並不是不可能發生。

  “那這件事,跟曹攸有關系嗎?”朱勉似是想到了什麽,“公孫慶國,上次朝會中,你可是說有奏折彈劾曹攸挪用賑銀的,你可找出證據了嗎?”

  盡管曹攸上次朝會中並未給朱勉面子,但朱勉心中所想,在自己的班底沒有發展起來之前,這樣的權臣最好盡可能的能用則用,關鍵時刻還得稍微維護一下才行。

  否則的話,一個權臣倒了台,又上來一個,吃虧的永遠是自己。

  “皇上,這一件事,若是沒有曹攸的參與,很難實現。晉王遠在河東省,一年到頭,來到朝廷的次數,也不過是三五次而已。但他與曹攸之間的關系,卻是極好的。曹攸,來自於河東省晉陽府,傳聞幼年的時候,得到過晉王的資助……”

  “僅僅憑借這樣的傳聞,你就能斷定,身為輔政大臣的曹攸,就參與了三萬賑銀被挪用這件事?”

  朱勉懷疑的言語,打斷了公孫慶國。公孫慶國聞言,立刻閉上了嘴,單單憑借一個傳聞,就去指責朝中大臣參與了賑銀挪用一事,很明顯是在用莫須有的方法去給人定罪。

   “不過,話又說回來,公孫慶國的分析也不是沒有道理。朕年幼,諸位年長,唐浩,你們三位輔政大臣擬旨吧!”

  “這……”

  諸多大臣聽著朱勉的這些話,神色之上,不免有些怪異起來,這完全不像是一個少年天子說出來的。言語之中,成熟的氣息已然明顯,帝王駕馭臣子的方法,也已然悄無聲息的展現了出來。

  先否定了公孫慶國,後又對其進行了肯定,這讓人的心中一驚一乍,飄忽不定中,自己的思維就已經在跟著小皇帝的走了。這個小皇帝脾氣與性格,實在是讓人難以把握。

  好在,少年皇帝並未掌權,這要是到了十八歲親政,誰也無法判斷,自己會面臨怎樣一個君主。

  上有對策,下有政策,萬一遇到了個將帝王之術玩弄得爐火純青的皇帝,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霉運。

  朱勉自然是不知道眾多大臣心中的想法,但從他們的眼神和表情來看,顯然是對自己剛剛所說的,表現出了一定的讚同。這,自然是朱勉想要的結果。

  自己雖然沒有親政,但自己可以將自己的想法提出來,要不然坐朝聽政,隻聽不說,有什麽用?

  唐浩沉思了一會,再和高參、慕容烈商議了一番後,最終做出了決定,上前奏道:“發往晉州刑部尚書的廷寄,臣擬旨如下:兵部銀兩實為戶部賑銀,乃是有人假借兵部之名發往晉州的,令包義入晉王府,查繳督賑帳目,回來速報。”

  “另有諭旨:曹攸克勤克儉,與此事無關,著賞銀五百,旨到即行,速歸朝堂。”

   “另有諭旨:陳安身為進奏院院正,馭下不嚴,致使晉州奏折被扣押,著罰俸半年,廷杖二十!”

  “退朝吧!”

  朱勉聽完輔政大臣擬的旨意後,揮了揮手,示意早朝可以散了。他看的明白,今日眾多大臣的臉色,與往常相比,豐富了些。

  尤其是公孫慶國,臉色陰沉的仿佛要滴出水一樣。今日朱勉問自己的那些話,使得他成了眾多大臣的笑柄,到現在耳邊還能聽見一些大臣拿自己剛剛的事情開玩笑。他已然明白,這個小皇帝,不能小看。不然,冷不丁的給自己一個難看,誰能受得了?

  “公孫大人啊,

您的心思我們都明白,這曹攸呢不過是一介諫官,輔政大臣應該您來當的。可現在,您急於扳倒曹攸,有點心急了!”  “是啊,小皇帝拿不定主意,這幾個輔政大臣,又是心口不一,想要下手,還得從太皇太后那裡想辦法!走,我們一去去問太皇太后的安,順便提一提這件事!”

   與公孫慶國一起走的幾名大臣,臉上的什麽也同樣有些陰沉,但安慰的話語,卻又是不得不說。

  “我公孫家作為一代名家,門生故舊滿天下,論人脈,哪一點不如他曹攸了;論能力,都是靠著一個腦袋一張嘴,就他行?真是不明白,先皇不知道怎麽考慮的,留下的密旨怎麽就選了他做輔政大臣呢?”

   “噤聲,皇城之內,公孫大人切不可發此牢騷!”

   朱勉待得眾多大臣離去,方才起身離開金鑾殿,恰在此時,殿外傳來陣陣慘叫聲。

  “張生全,跟我去看看!這一定是陳安受刑,若是不去看著,這幫內務府的太監,一定會往死裡打的!”

  朱勉聽得真切,那是陳安的聲音。他對於陳安沒有多少印象,但是進奏院的工作艱辛程度,倒是聽說過。

  大明國全國二三十個省份,數百個州府,幾千個郡縣,每天幾乎上千份的奏折都要送到那裡。這些奏折,皇帝並不需要全部閱覽,這就需要進奏院選擇其中緊急、重要的內容,呈遞上去,繼而將余下內容發往相應的京官進行處理即可。

  說白了,進奏院實際上就是一個替皇帝審閱奏章的機構,權力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不過,進奏院隻能負責普通的奏章,而那些粘著雞毛、孔雀毛等萬分緊急的,則是不經過進奏院,由專人直接呈交給皇帝。

  朱勉心中感歎著,在張生全的攙扶之下,循聲緩步出了金鑾殿殿門,來到了廷杖的地方:“停,一共打了多少廷杖?”

  “回萬歲的話,已經打了十廷杖!”行刑的太監停下了手中的大棒,“萬歲,還要打嗎?”

  朱勉揮了揮手,眼神移向了陳安,已然見到的下半身流出了殷紅的鮮血,整個人也是半死不活的趴在地上。他再看向行刑太監手上的那根大棒子,簡直是比自己的大腿還粗,這麽一棒子下去,朱勉心中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那種畫面無法想象。

   “唉,十廷杖就成這樣了,有些殘忍了!”朱勉有些憐憫的看了一眼陳安,“這要真是二十廷杖下去,不死也殘廢了!”

  “皇上……微臣有罪!微臣……從未受到這等……苦楚!”

  一盆冷水澆了上去,陳安方才有氣無力的回答著秦明的話。他這話說的極為有道理,做官的人,哪裡懂得犯罪之人的苦楚, 一頓刑罰下去,不死也脫層皮。

   “算了,看你收拾進奏院的那攤子事,這剩下的十廷杖暫且記下吧!”

  “皇上,這……”聽著朱勉的話,行刑的太監,似是有些遲疑,“剛剛的諭旨要打二十廷杖,現在卻要不打,似乎有些不妥吧?”

  “朕雖然不能決斷國家大事,但朕就不能夠暫緩一個人的刑罰嗎?”十一歲的少年也是有脾氣的,“張生全,去,把朕的皇祖母給請來,朕倒要看看這個行刑太監,給不給朕這個面子!”

  “哼,小德子,你看清楚了,這是皇上,可不是尋常人。皇上叫你停手,你還不停手,等著本總管打你板子嗎?”

  張生全並未去請太皇太后,而是臉色一沉,指著行刑太監,臭罵了一番。旋即,又是和聲悅色的望著朱勉:“皇上,這點小事,您交給奴才處理就是了,何必去請太皇太后呢!”

  行刑太監小德子及一眾監督行刑的人,聽著這一番訓斥,早已經是嚇得面無血色,趕緊跪下:“奴才罪該萬死!奴才罪該萬死!”

  “哼,這個不懂規矩的太監,哪來的?”朱勉一臉不滿,轉身便走,“陳安,待會去太醫院上點藥,晚間時刻到重陽宮來一趟,朕有話要問你!”

  世上的人心,不是用錢買的,而是用恩義換來的。朱勉想要拉攏官員,成立自己的班底,最正確的做法,便是如同眼前一般,對這種下層官員,廣施恩義才行。

  這種下層官員雖然官小了點,但至少能夠保證,他和朝堂上的諸多權臣沒有太多聯系,用起來舒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