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祭明》第5章 張冠李戴
  朱勉聽得出來,這件事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公孫慶國指責曹攸貪贓賑銀卻沒有證據,而曹攸又是指責公孫慶國誣陷自己,兩人簡直就像是針尖對麥芒一樣,不依不饒。

  回過頭來,曹攸當著眾大臣的面,不理會皇帝直接退朝,這讓朱勉處於一種十分尷尬的境地。

  自己偏向於曹攸吧,人家畢竟是輔政大臣,但必然會惹來其余與公孫慶國同等觀點的臣子們的非議,說少年皇帝朱勉破事不懂,好壞不分;偏向於公孫慶國吧,那萬一曹攸這個輔政大臣當起甩手掌櫃,豈不是要讓朝堂政務大亂?

  所以說,朱勉實際上是被夾在了兩撥勢力之間,進退兩難。更淒慘的是,他現在沒有到親政的年齡,無法下旨,也沒有自己的勢力能夠幫襯自己。

  朱勉心中不由的歎息了一聲,沒想到自己剛剛登基,坐朝聽政之下,就遇見這麽一件棘手的事情,實在是出乎意料。

  而且不光如此,看著唐浩等人的模樣,明顯是在踢皮球嘛!他那幾句話,根本就是在拖時間。

  不過,朱勉轉念一想,卻是覺得,現在這種境況,也許拖才是最為有效的辦法。他被夾在了中間,動彈不得,也隻能做這種決定了。

  出了金鑾殿,朱勉並沒有回到自己住的重陽宮,而是前往了太皇太后徐氏的慈寧宮。今日朝堂上的事情,已經出乎了他的預料,他需要聽到徐氏的建議。

  盡管他有前世的成年人思維,但真正的像這麽正兒八經的坐朝聽政,還真是頭一次。

  “孫兒啊,我跟你說,這奏章,是最不能相信的東西。想要體會民間疾苦,就得派人或者是親自失地考察一番才行。”徐氏正侍弄著慈寧宮中的花花草草,聽了朱勉的問題,方才停下手來,“這個彈劾曹攸貪贓,那個彈劾公孫慶國汙蔑他人,我看啊誰都沒有錯!”

  “那這麽說來,唐浩處理得很正確!”朱勉堅信了自己的判斷,“那依祖母看,這三萬賑銀憑空消失,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徐氏接過朱勉遞來的手絹,擦了擦手上的泥漬:“賑銀消失,無非是克扣貪贓,從京官審批,再到州府接手,一級一級的往下,這銀子能剩下多少,誰也說不準!不過,你倒是可以等包義回來之後,再盤查一下國庫,也許真相就會大白了!”

  “皇祖母,孫兒有一件事,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有事盡管說!”

  “昨晚,孫兒查閱了歷年的戶部帳冊,發現國庫每年的存銀,幾近於無,更是去年,財政預算與實際支出,差距太大了,造成了國庫虧空,會不會是這件事導致的?”

  朱勉似乎想起了什麽,他翻閱過寧禎朝的財政審批,有些年份的虧空,很難補上,那也就意味著,大明的財政,在某些方面上出了問題。

  “這件事啊,你等包義回來再說!”

  “是,皇祖母,孫兒明白了!”

  京城薊州,距離河東省晉州,足有兩千多裡地。面黑如炭的包義,帶著朝堂上的旨意,快馬加鞭之下,足足走了二十多天,方才抵達。

   “包大人,此番前來,可是為了去年冬天的那三萬兩賑銀?”晉州城外,知府公孫寬率領一眾職官前來迎接包義,“今年的旱情比往常更甚,田禾荒蕪,若是再沒有賑銀到來,恐怕這晉州數十萬的百姓,都要流離失所逃亡其他州府了!”

  “下官正是為了這一件事,皇上諭旨,嚴查本州來往帳目,以核實三萬兩賑銀是否入帳。

”  “請!帳目俱在!”

  公孫寬領包義進了城,將其請入了府衙,依照禮節招待了一番後,便是叫人呈上了本地帳目。

  包義接過帳目,與隨從人員,一頁一頁的對照戶部帳冊,進行檢查著。忽的,晉州與河東省往來的財政帳目上的一筆錢,引起了包義的注意:“戶部帳冊中,並沒有這一筆三萬兩非賑銀之外的支出啊!”

   一般來說,各個地方的財政帳目,在朝堂戶部都是有備份的,以方便查處挪用公款的官員。這些備份,一般都是由行省的各司呈交給戶部的,並非是戶部親自打造的。如今,在晉州與河東省往來的帳目中查出了與戶部備份不同的地方,也就意味著那三萬兩賑銀,可能就是在這出了問題。

   “雖然說三萬兩賑銀沒有發放,但卻額外接收了來自於兵部的三萬兩,因為走的不是明帳,為了避免懷疑,所以隻能這麽記錄。原本是想用這兵部的三萬兩去賑災的,可後來,那筆錢又被行省之上的各司收回,說是另外用作河東省的城防費用!”

  “河東省雖然靠近西域諸國,但有長城作為防禦工事,河東省根本就沒必要修築多余的城防,從兵部走的這三萬兩,肯定有貓膩!”包義合上帳簿,臉色疑惑的盯著晉州一眾官員,“你們為何當時沒有提出來,直到新皇帝登基大典結束後,才上奏朝堂?”

   “包大人,我們冤枉啊!這一件事,我們的確上奏過朝廷, 但毫無音信,後來一想到那時先皇病重,便將其拖到了現在!”

  “如果聽包大人這麽說的話,那想必是朝堂上,有人在那個時候扣押了相關奏章!”晉州的幾名官員做出了猜測,“包大人,不如發廷寄去往京城,詢問個究竟,也好給我們個答覆啊!”

  “我這就發廷寄,兵部的這筆錢,到底是進了誰的腰包,戶部到底有沒有發放這筆錢,還是說張冠李戴,借助兵部的名義,克扣戶部國庫的存銀,這件事必須要弄清楚!”

  包義的心中產生了想法,以他多年辦案的經驗,這背後牽扯的人和事,恐怕會出乎意料。

  “我再呆上幾天,等廷寄來了以後,就去河東省駐地晉陽府問個清楚。”

   當日,包義的廷寄,便是從晉州發出,一路向東,進了京城,已然是半個月之後的七月三日。

  從登基到現在,已然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朱勉除了坐朝聽政以外,便是要努力讀書,學習各種皇帝應該遵守的禮節。這期間,晉州春旱引發的三萬兩賑銀的事情,在朝堂上雖然產生了激烈爭吵,但誰也拿不出證據,去證明這三萬兩賑銀被人克扣貪汙。

  戶部走了帳,可地方卻沒見著銀子,這一件事到底怎樣,身為皇帝的朱勉,看在眼裡,不免也有些糊塗起來。更為可氣的是,曹攸竟然稱病,閉門不朝,朱勉也是拿他沒辦法。

   “銀子雖然不是曹攸貪汙的,但肯定和他脫不了關系。”朱勉心中這麽想著,抬腳進入了金鑾殿,晉州發來的廷寄已經到了,“上朝,議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