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祭明》第56章 祭天(2)
  正如朱勉所料,第二日早朝,當唐浩在朝堂上提起皇后之位的事情後,起初引起了軒然大波,但畢竟有太皇太后徐氏的垂簾聽政,最終唐凝被敲定成了朱勉皇后,以堵悠悠眾口。畢竟,大明國的皇后如果是異族女子,成何體統?

  更何況,徐氏垂簾聽政,本就引起了一番波瀾,再加上徐國公劍履上殿掌握朝政,早就暗中有人不滿了。徐氏這麽做,一方面是要安撫那些暗中之人,另外一方面,也是有意拉攏唐浩。如今的朝堂上,唐浩的地位,僅次於徐國公。

  除此以外,朝堂上還敲定了大婚的日子,定在了來年的一月十五日。盡管朱勉還未到成婚的年齡,但對於現在的情況來看,不得不破例而行,否則的話天下臣民絕不會答應。

  一來二去,按照大婚的章程辦事,朱勉也沒有多問什麽,轉眼間祭天的日子就到了。與往常的祭天不同,今日還要改元紀年。

  而且不光光是要祭天,還要告地,這是規矩,也是一種儀式。它宣告著大明國寧禎一朝的結束,也宣告著弘光一朝的開啟。

  祭天的時辰很快就到了,朱勉乘著龍輦,在數千護衛的開路下,緩緩到了天壇。緊隨其後的,則是一眾大臣。

  這等重要的場合,也自然少不了太皇太后徐氏和徐國公。

  朱勉多日不朝,政事皆有他們兩人處理,這麽一下子見著,對於二人,朱勉倒是有些生分。

  不光是生分,更多的是不滿。只是,這種表情沒有流露在朱勉的臉上罷了。此刻的朱勉,可以用面無表情來形容,或者說,他表現的更像是一具傀儡一般。除了一些必要的話,朱勉幾乎不會多說一個字。

  很多臣子見到這個場景,皆是不住的搖頭。他們已經斷定出,大明國的少年天子,自從和親一事發生以後,早已經沒有了雄心壯志,只能這麽墨守成規的任外戚力量擺布。

  臣子們心中這麽想著,朱勉的心裡,卻不這麽認為,用一個詞來概括,此時此刻的他,是在韜光養晦。

  一切只是靜觀其變而已!

  表面上,朱勉脫離了朝政,不像個皇帝的樣子,但在暗中,有著進奏院院正陳安反饋來的消息,朱勉可以說對大明國的政治軍事有著完全的掌控。至少,不會是一無所知。

  奏樂的聲音陡然響起,打斷了朱勉的思緒,朱勉方才繼續邁著步子,往天壇走去。隨著司禮太監的嗓音,朱勉準確無誤的做著每個動作,上香、叩拜、供奉、讀祭文,每個環節都沒有出錯。

  “朕,大明國天子朱勉,正告天地以及列祖列宗,即日起改元年號為弘光,意在弘揚光大大明國!”

  這是朱勉說的最關鍵的一句話,他向世人傳遞著一個信息,大明國進入了弘光朝,一個新的紀元即將開啟。同時,今年改元弘光年號這一消息,也將會在祭天儀式結束之後,隨著人口的流動而傳遞到大明國的各個地方。

  “奉旨昭告群臣,眾卿家皆是有功之臣,官升一級,以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奉旨昭告天下,新皇繼位,改元紀年弘光,以本年一月一日起為弘光元年!”

  司禮太監的聲音,尖銳的像個女高音一般,傳遍整個天壇周圍,這也是在向眾臣宣讀著一些旨意。只不過,這些旨意並不是朱勉擬定的,而是太皇太后徐氏定下來的。

  一般來說,改元年號之日,也會對大明國的各部各司有著人事調整。然而今年不同於往年,朱勉不同於歷史上其他的皇帝,徐氏垂簾聽政,這等重大事情自然輪不到朱勉來表達自己的心意了。

  朱勉心中雖然說有些不情願,但現在畢竟是祭天儀式,他也不好表露出來,隻好附和:“朕之旨意,希望諸君聆聽敬從!”

  言罷之後,眾多臣子,紛紛山呼萬歲,其場景頗為壯觀。

  然而,朱勉忽的想到了什麽,待得眾臣呼和完畢後,方才開口:“著,即日起大赦天下!”

  此言一出,就是站立在一旁,望著朱勉的太皇太后徐氏,也有些驚疑。

  大赦天下這一件事,朱勉並沒有告訴過她。或者說,這一陣子,朱勉因為和親的事情,早就跟她鬧翻了,又怎麽可能會跟她通氣?原本的祭天儀式流程中,並沒有這麽一道旨意,現在朱勉突然提了出來,一時之間,眾臣也是疑惑起來了。

  不是說旨意的內容有什麽,而是發布這個旨意的人出了問題。眾人皆知,小皇帝朱勉沒有任何的權力下旨,即便是下旨,也要依靠四大輔臣來先行擬旨,再交由太皇太后審閱才行。而現在呢,徐氏垂簾聽政,徐長恭主政,哪還用得著四大輔臣?直接由兩人代天子發布聖旨,別人無法插手。

  可祭天儀式上,朱勉這麽做,顯然是相當於直接下旨。

  只是,眾人稍微轉了一下腦子,便是臉上流露出難看之色,小皇帝這是在跟太皇太后徐氏叫板啊!或者說是, 在這祭天儀式上,要給太皇太后徐氏一個難堪。

  你不是奪了我的大權嗎?你不是不讓我下旨嗎?你不是處處讓我當乖孩子嗎?好,我偏偏就在這大庭廣眾之下,最為重要的祭天儀式上,來這麽一出,你若是準許,也就相當於我這個皇帝從今往後有了獨立下旨的權力;你若是不準許,史書上必然會記錄上一筆:弘光元年一月一日,祭天儀式,太皇太后徐氏阻攔大赦天下,以絕帝之仁心!

  這並不是朱勉的計劃,而是朱勉臨時想到的主意。參考過往改年號的事情,皇帝一般都會發布大赦天下的詔書,以求得仁義之心。沒錯,朱勉抓住的就是仁義兩個字!也正是因為仁義,才讓此時此刻的太皇太后徐氏,臉色變得陰沉似水。

  她心裡也明白,自己若是阻止,必然會在史書上留下個阻止皇帝實施仁義政治的千古罵名。或者說,這一件事傳了出去,整個天下都會曉得,太皇太后徐氏專權擅政,蛇蠍心腸!

  畢竟,天下的士子們認為,實行仁政的最高境界,莫過於大赦天下。在這個讀書人為重的天下,就是朱勉這樣的皇帝,也擋不住他們的口誅筆伐。

  一時之間,原本將要接近尾聲的祭天儀式,僵在了那裡。朱勉的意思表達出去,沒有臣子響應,而徐國公與徐氏,聽了朱勉的意思,也難以想到有效的方法應對。

  “娘希匹的,這個小皇帝,真是蔫壞!”徐長恭心裡不由得微怒起來,這個朱勉,好好的做個皇帝不好嗎?偏要整出這樣的事情來,那就別怪老朽不客氣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