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祭明》第22章 引蛇出洞(1)
  大堂之中,有人起身,神色凝重的勸告著高參。在他的眼中,這是最為行之有效的處理辦法,要想保下高參的最小兒子,又是要保證高參不被這一件事牽連,只能如此做。

   “這一件事必然會被太皇太后知曉,中堂大人您可以去往徐國公府上走一遭,探一探太皇太后的口風,畢竟大明國的最高權力,實際上是在太皇太后的手中。您是先帝遺詔密旨中所確立的輔政大臣,只要太皇太后不發話,就算是群臣激憤,也不可能將你罷權免官的。”

  “罷了,徐國公府就不要去了。還是先想辦法,怎麽在朝堂上給皇上一個說法,不然明天下不了台,才是最難受的!”高參陰沉著臉,在燈火照耀下,仿若上了一層黑漆一般,“這個小祖宗,什麽事都做不成,淨給本官惹亂子,哼!”

  皇城內,慈寧宮中,朱勉正乖巧的給徐氏揉捏著肩膀:“皇祖母,您看這一件事,是不是交給孫兒自個處理?”

  他已經將今日微服私訪的事情,跟徐氏講了一遍,當然他並沒有把杜元甲出來,作為自己班底的人,朱勉自然是要暗中收攏。對於孫世寧任命為自己的四品帶刀侍衛,徐氏已然同意,至於高虯的處置,正是他與徐氏此時此刻所說的問題。

   “你自個兒行嗎?”徐氏抬了抬眼皮,似是有些不相信朱勉的能力一樣,“處理這高虯呢,輕了難以服眾,重了又會連累高參,這高參的能力你也是瞧見了,朝堂上離了他能行嗎?”

  “皇祖母,孫兒不是那個意思!”朱勉聞言,連忙搖了搖頭,“老實說,孫兒並不想怎麽處理高虯,而是想借著這個機會,去真實的了解一下朝堂!”

  “哦?這大明國的黨爭,你可是看見了?”徐氏臉上有些驚異,“你國舅姥爺為了這一件事,才病倒的。怎麽,你想來一出引蛇出洞?”

  聽徐氏這麽說,朱勉心中不由得打起了小鼓,這個太皇太后徐氏還真是政治老油條,自己沒有點明,她就猜得出來自己要幹什麽。

  沒錯,朱勉確實想要利用高虯一事,在朝堂上來一出引蛇出洞。他要看看,站在高參背後的到底有哪些官員。換句話說,朱勉想要知道,跟高參是一黨的,到底有多少人。他要為自己將來獨掌乾坤,打下一份政治基礎。

  老實說,對於朝堂上的各個官員,尤其是那四個輔政大臣,朱勉怎麽看,都像是奸臣賊子的樣貌。自從曹攸一事發生後,這種看法越發強烈。

  誰也不清楚,在將來的某一天,這些臣子會不會將自己按在牢籠裡。

  “這樣子一來,你恐怕沒有辦法收場!”

  “皇祖母,您應該相信孫兒!”

  望著徐氏緊皺的眉頭,朱勉下定了決心,四大輔臣雖說沒有太明顯的擅權行為,但先下手為強,他要做好準備,以應對將來發生的這種情況。

  徐氏聞言,沉思了半晌,方才松了一口氣,道:“既然如此,你就去做吧!明日金鑾殿上你要是控制不了局面,那本宮今後可就要垂簾聽政了!”

   最後一句話,聽在朱勉的耳中,那是一種威脅,或者說是一種警告。此時此刻,朱勉已經明白過來,眼前的徐氏,恐怕並不允許自己輕易的做到獨掌乾坤。

  換句話說,徐氏到頭來還是要限制自己這個皇帝的,她仍然是要為自己身後的徐國公一家考慮,若是自己真的獨掌乾坤了的話,那也就沒有她徐家什麽事了。

   “果然,大明國的局勢,

遠比我想象的要複雜得多。外戚的力量雖然沒有正式顯現出來,但本質上,已經掌控了整個朝堂。這對於我來說,是最為致命的。”朱勉心中自語,他感到自己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做皇帝難,做能夠獨掌乾坤的皇帝更難!”  “孫兒絕不會讓您失望的!”朱勉拍了拍胸脯,向徐氏保證道,“皇祖母您放心,這一次孫兒會自有分寸的!”

  “哀家等著!”

  此時此刻,深夜降臨,月上中天,朱勉問安完畢後,便是離開了慈寧宮。這一番交談,讓他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徐家的恐怖,那是隱藏中的威脅,比之朝堂黨爭更加可怕。

  “定王朱洵曾經說過,十七年前,先帝爺是靠著太皇太后的幫助,才登上皇位的。看樣子,抽個空,得去宗人府一趟,看一看這個定王朱洵,說不定能夠套出一些關於徐家的一些內幕來!”

  朱勉已然明白,徐氏背後的徐家,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自由廢立皇帝的權力,這讓他如坐針氈。

  這一夜,朱勉在後怕中進入了夢鄉,直至次日,三聲雞叫後,方才醒來。

  今日的早朝,比之以往,格外的熱鬧。朱勉上朝,眾人行禮,金鑾殿上方才安靜了下來。

  “俗話說得好,這誰要是遇見了奇異之事,就會拿來和大家共同分享。”朱勉接受朝拜之後,便是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走入朝堂中,“昨兒個朕微服出巡,便是遇到了這麽一件奇異事情:高參,你那小兒子高虯到底是要殺朕還是要羞辱朕呢?常言道,子不教,父之過,你這個父親有沒有什麽過錯啊?”

  此言一出,眾多大臣便是議論了起來,而高參則更是臉色變得慘白,連忙從自己的座椅上起來,跪在地上磕頭道:“臣下知罪,臣之幼子,年幼無知,不知皇上微服,方才說出了那番羞辱皇尊的話!臣祈請皇上, 念在老臣年事已高,膝下只有這麽一個兒子在身邊,萬望饒恕他的性命!臣願意為此而被罷官免職,回家養老,終生不仕!”

   “那照你這麽說,如果朕不是皇帝,而是個平民百姓,高虯就能肆意羞辱,甚至是打殺?更何況,當時張生全已經表明朕的身份,他仍然下了手,要不是孫伯雅之子孫世寧出手相救,恐怕今兒個站在這裡的就不是朕了,而是別的王爺!”朱勉一改往日溫和的神色,言語之中帶著威嚴,嗓門也提高了幾度,但旋即緩和了下來,“這一件事,列位臣工,你們怎麽看?”

  聽著朱勉如此威嚴的聲響,眾臣心中一驚。他們對於昨日朱勉微服出巡的事情,早已經知曉,而且高虯與朱勉言語衝突,直至最後高虯想要破釜沉舟要斬殺朱勉的事情也清清楚楚。

   對於這一件事,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看法,到底要不要治罪高虯,要判定一個怎樣的罪過。然而,說到根上,那就是要不要處置高參!

  畢竟,朱勉已然說過,子不教,父之過,這就是將眾臣對高虯的注意力,轉移到了高參的身上。

  事實上,幾乎每一個大臣,也都是心知肚明的,問題的焦點,就在於會不會連累到高參,而不是高虯的如何懲罰問題。

   “啟稟皇上,根據《大明律》規定,任何人言語侮辱皇尊,都屬於大逆不道的舉動,依律當凌遲處死;任何人企圖刺殺天子,都屬於悖逆造反的行為,依律當誅滅九族!所以,這一件事,應當以律法為基本來對高參高中堂治罪:誅其九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