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祭明》第71章 迷惑
  朱勉被群臣的目光盯得很不自然,於這一件事來說,他事先並不知曉。但唐浩貿然上奏,意圖以大婚名義讓自己這個皇帝親政,其中的良苦用心,朱勉自然理解。

  “皇祖母,唐浩這是在做一個臣子的本分。若是朕立的皇后不是他的孫女,也許他就不會這麽說了!”朱勉這是在很直白的為唐浩開脫,偏偏其中的理由,讓徐氏無法反對,“若是連臣子的嘴巴都堵上,那朕也就沒必要做這個皇帝了!”

  “皇上還沒到十八歲,不得親政,這個根本性的原則不能變!唐浩你這是在質疑哀家的決定,若是不懲戒的話,恐怕將來難以服眾。”徐氏的強勢,讓朱勉無所適從,自己已經退讓了,自己的這個皇祖母還想怎樣?

  唐浩自然聽得懂其中的意思,他摘下了自己的官帽,卻仍然站立在朝堂中央,皓首白發的樣子,一看就是為國為民操勞了大半生。

  “先皇遺詔,並沒有指明皇上的親政時間。但從慣例上來看,歷朝歷代少年皇帝,無不是十六歲之前就已經親政。”唐浩說話的聲音很洪亮,“這一點,太皇太后您可以詢問做過太史公的禮部尚書司馬德!”

  唐浩的話音剛落,群臣之中的司馬德就走了出來,拱手上前:“啟稟太皇太后,歷朝歷代史書均有記載,天子登基若是大婚,則往後親政。因而,臣下附議唐浩之言!”

  “司馬德,你老了!這禮部尚書不適合你當,我看你比較適合當太史公!”有大臣站出來諷刺著司馬德,司馬德怎麽當上禮部尚書的,群臣怎能不清楚?然而,作為徐家的擁護者,吏部左侍郎魯星聲,怎能容忍司馬德揭穿事實真相?

  就算這一件事被挑明了,那也不能留著司馬德繼續佔據著禮部尚書的位置,要不然這個人總是拿史書上的事情來約束太皇太后,豈不是個禍害?

  “前面的慣例,後人未必需要遵從。正如眾位大臣以及皇祖母所說,朕的年齡還不到十八歲,難以擔負朝政重任!”

  朱勉不得不這樣說,否則的話,今天這一場朝會別想結束,眾多大臣只會在這裡浪費口水,他這個皇帝該不該親政。然而,眼下所見,很明顯擁護徐氏和徐家的人居多,站在唐浩這邊的人不足一成。

  這種情況,朱勉也能理解。如今的大明國朝堂上,兵馬軍政一類事情,徐家徐長恭、徐天然等人說了算,財務政治得由徐氏拍板定奪,而四大輔臣唐浩、曹攸、高參和慕容烈則是處理地方事務的。

  從話語權的角度上來講,顯然是徐長恭最大,其次才是徐氏,四大輔臣自然是排在最後了;而若論掌管大明國最高權力,徐氏當之無愧。換言之,不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唐浩作為四大輔臣之一,率先提出皇帝親政這一件事,絕對是找不自在。

  “但是呢,唐愛卿所言,也是站在他的立場上看待問題,這也是在盡一個忠臣的本分!”

  朱勉的這兩句話一出口,不管是太皇太后徐氏也好,還是在場反對唐浩的人也罷,皆是無法再繼續說下去。因為朱勉的態度已經讓眾人明白,他對親政這一件事並不上心,相反還是喜歡這種坐朝聽政的模式。

  但作為皇帝,朱勉又不能寒了一個忠臣的心,也因此說了那一番安慰的話,要不然下邊的臣子替自己衝鋒陷陣,自己卻來個一不管二不問的,算個什麽事?

  事實上,從朱勉的內心來講,他肯定期望自己能夠獲得親政的權力,這是和平解決矛盾的最好辦法。但顯然,朝堂上眾臣的表現,以及徐家之人和太皇太后徐氏的阻撓,明擺著是不希望自己走到這一步的。

  既然如此,自己何不順水推舟呢?

  “朕自繼位以來,一直希望能夠建造一座有西洋風景的亭台園林,也好讓朕養養身體。身體好了,才能為將來親政提供精力!再者,朕現在大婚已畢,重陽宮中已然不適合再繼續住下去!”

  這話一出,臉色最先不好看的就是公孫慶國了。這不是明擺著找國庫要錢嗎?

  朱勉倒不是這個意思,他很清楚眾臣在想些什麽,這個小皇帝什麽時候能夠安分下來,現在朱勉就給了他們答案。

  “這件事,交給公孫慶國商議。至於親政什麽的,還是等皇上大一些再說吧!”太皇太后臉色稍微好看了一點,她也覺得是不是應該有什麽東西來管束一下自己的這個孫兒,讓他收收心也好,“亭台園林花不了幾個錢的!”

  只是,不論朱勉,還是太皇太后,這個態度的突然轉變,卻讓群臣有些接受不了。反倒是最先開始起頭奏請親政的唐浩,站在那裡似是想到了什麽。皇上不愧是皇上,三言兩語就打消了眾人的疑慮,也同時化解了自己的尷尬。

  下了朝,朱勉陪著皇后唐凝在禦花園中逛了一圈,便是召見了公孫慶國,既然是朝堂上提出來的,那總得有個實際行動。

  “亭台園林的建造,本應當是找工部的,但這錢得從你公孫慶國這裡來討。”朱勉坐在石凳上,神色之間,似是忘掉了早朝的事情一般。這個態度有點讓公孫慶國捉摸不定,眼前的少年天子,究竟想幹什麽?

  “皇上,國庫的銀子你也知道,去年結束就已經虧空狀態,今年的存銀也用不了多久了。若是再往後下去,大明國將會拿不出銀子去賑濟各地受災的老百姓了!”

  公孫慶國不像是在勸告著朱勉,倒像是訴苦。

  誰料到朱勉只是微微一笑,側鏈看了一眼唐凝,卻是說道:“什麽時候有錢了,什麽時候再建也不遲!”

  話音落地,公孫慶國就遲疑了一下,這是個什麽說法?他這個戶部尚書,天天管著國庫,可天天看不到銀子。這要是攢夠了建造亭台園林的錢,指不定會到猴年馬月呢?然而,到了那個時候,再提這一件事真的有意義嗎?

  只是想了片刻,公孫慶國就有些明白過來了。然而,他不敢將真實的想法說出來,真要是說出來,自己的腦袋就保不住了。

  人們都說他公孫慶國一直想要取代唐浩做參政首輔,可他公孫慶國怎能不知曉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現在的皇后是唐浩的孫女,就算自己跟徐家有什麽交情,也只能老老實實的做個戶部尚書!

  與其說眼前的少年天子是在告訴自己實情,倒不如說是在給自己一個警告。他這個戶部尚書,可得在這朝廷權鬥的場合中,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或者說最好不要參與!

  “微臣明白了!”公孫慶國是個絕頂聰明的人物,朱勉稍微提點了一下,他便是心領神會了,“既然皇上有心,那做臣子的也應該有意,臣下這就去安排銀子的妥當去處!”

  公孫慶國的這句話再明顯不過了,他也是在正面回應朱勉,攢錢的事情別想了,自己這個國庫大管家,拿不出一分銀子來。

  修建園林亭台,總得有個流程,皇上的本意既然是營造一個假象,那就自己來做一個真的動作來迷惑人心。園林是要造,還要大張旗鼓的弄,到時候眾多臣子就會明白過來,小皇帝的心思在追尋享樂方面上,根本無暇親政。

  只是,這建造園林的事情,得拖上一兩個月,到了那個時候工部或者別的人來詢問, 自己只需要推脫戶部沒錢就是了。反正到了那個時候,想必眼前的少年天子,也將自己想要處理的事情做好了吧!

  這是公孫慶國的猜測,他隱隱約約之間能夠感受得到,少年皇帝朱勉,在策劃著某件重要的事情。要不然,已經好一陣子,朝堂上都不見親近朱勉的包義了!

  望著公孫慶國離去的背影,朱勉心中不由得感歎,看樣子想要迷惑住眾人的眼睛,還是不夠的。

  接下來的日子裡,朱勉照常坐朝聽政,盡管不斷接到各個地方勸諫朱勉親政的奏章,但毫無疑問都被打壓了下去。

  只是這麽多天裡,朱勉卻表現出了與平日裡不一樣的地方。不是伸手找國庫要錢為宮中置辦高檔花瓶之類的,就是要求禮部對京城官宦人家的女子進行選拔,像是在選妃子一樣。

  甚至是,重陽宮中,夜夜笙歌不斷,仿佛少年天子沒有了往常的銳氣一般,完全沉淪在酒色裡了。

  皇上這是怎麽了?

  幾乎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這麽個想法,但每個人又看不懂朱勉的所作所為。一時之間,原本積壓在暗處的力量,開始湧動起來。

  “太皇太后姐姐,皇上現在有點不像話了!”慈寧宮中,徐長恭神色不悅,他有一段時間不在朝堂上,但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卻瞞不過他的眼睛裡,“我看很有必要讓皇上去一趟碧波宮了,要不然就會把大明國朝堂搞得烏煙瘴氣。”

  “朝堂又沒什麽事情讓他處理,更何況又是大婚,有了皇后,想必是嘗到了享樂的甜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