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秦亂我為王》第八章 丈8長矛
  呂德對於吳廣能夠送他如此多銀錢倒有些意外,他驚喜謝過之後,就對家事做了詳細安排,然後帶了些簡單的行李,跟隨吳廣趕回縣城。

  剛回到縣城住處片刻,見葛嬰親自牽著一匹棕色大馬來找他,此馬比吳廣現在乘坐之馬明顯高大威猛許多。

  葛嬰說道:“陽夏侯,此馬原是張弘所之坐騎,名曰奔霄,是一匹產自匈奴的良馬,很難得。”

  “哦?既然是良馬,那就應該送與陳侯才是,為何牽到此處來?”吳廣問道。

  葛嬰笑著解釋:“陳侯已吩咐,寶馬贈良將,此馬就送與陽夏侯,陳侯更喜歡乘坐馬車!”

  “那就多謝陳侯!”吳廣想,陳勝是主帥,想當大王,自然不想輕易上戰場,乘坐馬車當然舒服得多。

  自己身份不同,今後很多時候將直接上戰場殺敵,沒有一匹好馬以及一件趁手如意的兵器肯定不行。

  葛嬰送完馬就離開了,吳廣將現在自己乘坐的馬又轉送給了呂德,自己改乘“奔霄”。

  看著這匹馬,吳廣心想,他的名字叫“奔霄”,真的晚上也可以奔跑嗎?不過,夜間馬的視力肯定比人好很多!

  光有好馬還不行,還得配上好鞍和馬鐙,在釘上馬蹄鐵。

  此時,戰馬必備的兩樣極其重要的裝備還未出現:高橋馬鞍、馬鐙。有了這兩樣東西,騎兵幾乎就是無敵的存在。

  所謂的高橋馬鞍,就是用木頭做的一個兩頭翹中間低的架子,裡面充填上柔軟物,外面再包裹上皮革。有了這裝備,人在馬上就不會前後移動,相當穩固。

  至於馬鐙就不用多說了,有了它,騎兵雙腳就可發力,從而在馬上非常方便地完成衝刺或者砍殺敵人過程。

  而現在的騎兵幾乎全部是輔助兵種,以弓弩騎射為主。可以說,馬鐙是一個改變歷史進程的偉大發明之一。

  當然馬蹄鐵也還沒有出現,這會影響馬的奔跑,不過其作用要小一些。

  想到此處,他對呂德、方盎說道:“二位先生,此城何處有鐵匠和木匠?我想把這馬的馬鞍給換一下,再安上一副腳蹬。”

  呂德說道:“在街西,王鐵匠和劉木匠挨著不遠,也就二十多步。不過要做馬鞍,就還得找李三,他在街東,主要是做皮靴子的。”

  “那好,先去西邊找王鐵匠!”

  二人領著他往街西邊走來。

  ……

  一聽要給馬釘鐵掌,那王鐵匠先是一愣,隨後說道:“陽夏侯,實不相瞞,此馬掌小人從未做過。不過若依陽夏侯之意,這馬掌要用最好的镔鐵,包括所用的釘子,要至少一日才打得出來。”

  吳廣點點頭,道:“也不用太著急,汝將這尺寸量一下,然後再慢慢打製。”

  他也明白,此時的鐵比銅還貴,更別說镔鐵(鋼)了。幾乎所有的镔鐵,都是用含碳量很高的生鐵千錘百煉而來,所以非常費時費力,價格也昂貴。

  他帶人正要離開,忽然又想起一件事,隨後回頭對王鐵匠講道:“我看汝這裡生鐵、熟鐵還有三四十斤,可否幫我打造一樣兵器?”

  “兵器?”王鐵匠非常疑惑,因為蘄縣武庫中各式各樣的兵器都有,他不知道吳廣需要何種樣的兵器。

  旁邊的呂德和方盎也覺得有幾分奇怪,不過他們沒有開口問。因為吳廣明說了要用鐵來打造,而武庫中大部分都是銅兵器。

  只見吳廣給王鐵匠解釋道:“我要加工的是一種長矛,

此矛樣式略有些不同,我畫給汝看一下。”  接著吳廣找了一根棍子,在地上畫了起來。

  他要做的兵器,就是與後來張飛所用的丈八長蛇矛相類似的一件兵器馬槊。

  張飛所用的丈八蛇矛,據考證,的確有一丈八尺長,不過當時采用的是秦漢度量,算下來也就四米多一點。

  這在長矛當中並不算太長,秦軍步兵士兵當中,最長的長矛有六米多。

  吳廣需要製作的馬槊,金屬部分的長度需要七十厘米。其樣式與普通的銅劍差不多,不過要厚實,而且有破甲棱,以便在馬奔跑的巨大衝擊力之下,擊破銅甲和鐵甲。

  聽吳廣將那馬槊的樣式和尺寸解釋完畢,王鐵匠卻搖搖頭,說道:

  “陽夏侯,要說起來,此矛頭若是普通材官(步兵)之用,倒也不難製作。然而,要做出大司馬所說的能夠擊穿銅鐵甲的矛頭,難度就極大。這镔鐵需要反覆鍛造,即便這個小小的矛頭,非十日難以完成!”

  呂德和方盎也深以為然,此時煉鋼都是千錘百煉, 而吳廣所要求的質量又太高,自然短時間難以鍛造。

  不過吳廣卻笑道:“汝這裡既然有生鐵與熟鐵,我教汝一法,倒是可以事半功倍。也許兩三天就可完成這小小的一個矛頭鍛造。”

  一聽此話,王鐵匠有些不信:“既然陽夏侯有奇術,還請多多指點才是!”

  吳廣點點頭,隨後走到那一堆鐵片旁邊,對王鐵匠說道:“來,我教汝如何鍛造。我這鐵矛所需用鐵量並不大,汝只需用兩塊生鐵片包住熟鐵片,放在封閉之爐子裡煆燒,十二個時辰後,就可以變成镔鐵。

  然後再拿出來加以鍛造,總共兩三天就可以做好。還有一點,這火爐的爐口不要封太嚴了,要稍微留一絲縫隙,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吳廣給他們介紹的是灌鋼法,此法發明很晚,要到北齊時期才會出現。因為吳廣前世喜歡上各種軍事論壇、冷兵器吧,所以才知曉此知識。

  灌鋼法的原理其實很簡單:熟鐵軟,是因為其含碳極少;生鐵硬是因為含碳多。

  而我們所常見的鋼,其含碳量在一個特定的范圍,所以就需要生鐵與熟鐵夾在一起冶煉,給熟鐵滲碳變鋼。

  “哦?居然如此簡單?”王鐵匠和呂德等人都十分意外。

  “就是如此簡單!我時間很緊,煩請王師傅一定加緊製作,定當重謝。”吳廣道。

  王鐵匠道:“小人唯恐做不好陽夏侯所需之利器,哪裡敢求賞?不過請陽夏侯放心,小人一定盡力而為。隻要镔鐵可以如期煉出,或許小人可以鍛造出長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