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秦亂我為王》第一十八章 劉3回來了
  縣是一個小縣城,當然並非久留之地。昨晚攻取縣之後,吳廣連夜派人緊急通知陳勝,讓其直接進攻(zan)縣。

  自己將攜帶在此繳獲的重型武器休整三天后,也跟著趕往縣。在此地的工作主要是清理財物和征兵,另外就是厘清政務。

  在街上逛了一圈之後回到縣衙,吳廣安排呂德、方盎等人盡快清理物資和本縣財物。

  如今他最關心的是武器。還不錯,投石車、床弩終於有了,這可是攻城的利器。

  當然,破城的大型衝車目前並沒有,那是衝破城門必備的器械。現在要加工肯定來不及,而且似乎也暫時沒有必要。

  另外,大型的雲梯此地也沒有,看來今後隻有請能工巧匠製作了。

  如果沒有這些大型器械,要攻取相縣的可能性不大,當然這還得看縣武庫是否有這些器械。

  吳廣任命了一名新提任的“二五百主”劉敏擔任此縣縣令,此人也認識字,是個比較理想的人選。

  他對劉敏說道:“劉縣令,汝配合呂功曹做好本縣的財物清理工作。今後一定要保證軍糧供應,隻要做好此事,汝就是好縣令。另,我將留三百名士兵守衛此城和維護地方治安。”

  “諾!請陽夏侯放心,屬下將盡力完成。”四十二歲的劉敏非常謙卑,他對於能讓他擔任縣令感到非常滿意。

  吳廣又接著說道:“汝要抓緊調查本地縣鄉之各色嗇夫、吏佐,凡有貪贓枉法、魚肉百姓之人,一律斬首示眾,以正我義軍之法令。

  有侵擾百姓者,也一律清剿砍頭。所謂亂世用重典,絕不可姑息。要盡可能擴大義軍之影響,充分發動百姓參加義軍。”

  他想,希望能在此地再招收兩千人,反正武器也不缺。

  ……

  沛縣城。

  蕭何聽得劉季帶了一百多人出了碭山,已趕到了縣城之外之十裡德仁裡,於是急忙來尋找縣令楊壅匯報情況。

  “楊縣令,原沛縣亭長劉季智勇過人,其幾年前因犯小錯,流亡於芒碭山中,如今屬下將其請了回來。

  此人大度,有勇有謀,定能輔助楊縣令成就一番大事,屬下這就出城前去迎接。”

  什麽?如此之快?而且來的人是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劉季?

  楊壅聽了蕭何的話,不由得眉頭一皺。他是認識劉季的,這個劉季很有氣魄和膽量,豈是久居人下之輩?

  突然一個驚人的念頭出現:莫不是這蕭何和那個劉季之間有何不可告人之目的?

  想到此處他不由得渾身一震,急忙笑著說道:“嗯!公辦事非常得力,我心甚慰。能請得劉季出山,當然最好,不過出城迎接之事倒也不急於一時,待我稍作準備再說。汝先回辦事房,有事我自然會派人告知公。”

  蕭何一直在暗中觀察楊壅的臉色,他聽楊壅的口氣,覺得有些不對,於是起身行禮道:

  “屬下告辭,楊縣令有事但請招呼一聲即可!”

  說罷他就匆匆離開了房間,急忙來找獄掾曹參商量對策。

  楊壅看蕭何離開,又獨自一人在屋裡思忖了半天,覺得是有些不對勁:蕭何與曹參二人,都與這劉季關系非同一般,他們不會私底下地有何名堂吧?

  正在他舉棋不定之時,他夫人走了進來。

  “郎君,何故愁眉不展?妾可幫上忙嗎?”他夫人楊王氏問道。

  “哦?夫人來了!我正有一事難以決定,還請夫人幫我斟酌一二。

”於是楊壅就把請劉季回來這事的詳細經過一一講來。  他剛講到一半,隻聽得楊王氏呆若木雞,只見她驚恐道:“郎君,此事如何不早說?這定然是蕭何、曹參二人之詭計無疑。

  沛縣誰不知道,那二人與劉季乃是莫逆之交?眼看天下將大亂,夫君又是秦吏,這等幾人搞不好要拿夫君人頭起事呢!”

  啊?楊壅一聽,嚇得面如土色:“那依夫人之言,此事該如何處理?”

  他一時倒是慌了神了!

  只見楊王氏略微一思索,便低聲說道:“此二人在縣衙耳目眾多,我等宜暗地行事,萬萬不可張揚,以免被其偵知了消息。

  依妾之見,立即將城門緊閉。然後捉拿蕭何、曹參二人。再出錢招集城內勇猛之人為我所用,守住此城。同時,派人向泗水郡求救,此乃上策。

  那劉季不過一百余閑雜人,根本無法與陳勝吳廣的九百名精銳戍卒相比,因此守住此城很有希望。這種比現在讓劉季進城,直接殺了我等要好得多。”

  楊壅一聽恍然大悟,覺得夫人說的話極有道理。當時各鄉各縣,不時有殺官吏起事者,自己是一把手,真可能是人家祭旗之對象。

  想到這裡,他對夫人楊王氏說道:“夫人之言真如醍醐灌頂,我馬上派人辦。”

  ……

  卻說蕭何找到曹參,把剛才一幕告訴了他。曹參一聽,也覺得有些意外,楊縣令先前已經答應了的,莫非他要反悔嗎?

  這是蕭何又說道:“如果楊縣令反悔,我等怕是有危險!”

  曹參說道:“有理,我馬上派人將我二人的家小暗地裡送出城去。我等依舊就在城中,免得引起縣令的懷疑。”

  “如此最好。”

  曹參是獄掾,憑著職業敏感,他到一絲危險,於是立刻安排手下人去通知二人的家小趕快出城。

  同時又暗地裡派人跟蹤楊縣令的一舉一動。

  過了半個時辰,有人急著回來稟報:“蕭掾、曹掾,情況很有些不妙。二君之家小剛出城不久,楊縣令就下令關閉了城門,現在任何人都不準進出。”

  啊?!

  二人一聽,立刻就明白楊壅想幹什麽!

  只見曹參冷笑道:“想抓我等,談何容易?蕭兄,我早已經準備了一根十丈長的大麻繩。走!我二人從西門吊繩出城,那上面是我的人。”

  蕭何一聽,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於是他趕緊與曹參一道,帶了幾個親信,急匆匆地奔向西門城牆。

  由於現在是非常時期,城牆之上已經有臨時組織起來的更卒守衛,當然數量不多。

  蕭何跟隨曹參跑上城牆。看見他們二人來了,一個三十歲的黑臉漢子立即跑過來給曹參等二人行禮道:“小人李松參見曹掾、蕭掾!”

  曹參說道:“李二,快放我二人下城牆去!”

  李松一聽他如此說,也不再問,趕緊招呼身邊的七八個弟兄:

  “汝等快過來拴繩子,將曹掾與蕭掾放下城去。待會兒有膽敢阻攔者,一律格殺。”

  這城牆本身也就四丈多高,二人很快就墜繩而下,中途倒沒有遇到任何人阻攔。

  二人下城之後,急忙奔著來找劉季。

  ……

  半個時辰之後,二人與劉季會合。

  劉季一聽二人居然是墜繩子從城牆上下來,不由得大怒道:“此楊壅真該殺!”

  隨後他又轉怒為喜:“蕭掾、曹掾,我要真誠的謝謝二位!若無二位相助,我怕是早已經被官兵捕殺!”

  說完,他站起身給二人作揖謝過。

  蕭何與曹參二人趕緊起身扶住,都連聲稱“不敢”。

  隨後三人聊到攻城之事,只見曹參微微一笑:“二位!小小沛縣,不足為慮,不如寫封信射進城去,讓李松召集城中的父老子弟造反, 殺了狗那縣令。如果此事可成,就免得我等攻城了!”

  劉季與蕭何一聽,覺得這是上策。因為曹參是獄掾,他與縣裡上上下下所有人關系都極好。

  如今這緊要關頭,搞不好城裡人真會一呼百應起來造反。

  只見劉季對身旁的樊噲說道:“樊噲,汝趕緊找一塊絹帛,再準備好筆墨,請蕭掾寫封勸降書。”

  “諾!”

  不久,筆墨絹帛都找來了。蕭何想了想便寫道:“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雖為沛令守,諸侯並起……”

  這書信的意思,就是號召裡面替縣令守城的百姓,一起造反殺了縣令。然後,重新選舉有才能的人擔任沛縣縣令。

  如果他們非要跟隨縣令守城,等到義軍大軍來進攻之時,必定遭屠城之禍。

  蕭何寫完給他二人看,二人看看都覺得不錯,於是便讓人將此帛書射進城裡去。

  ……

  一個時辰後,沛縣縣衙。

  二十余名嗇夫、佐史聚集到一起,準備推選新的縣令。

  如今楊縣令已被殺,李縣丞也早在幾日前就借故離開,沛縣無主,得找一個人出來主事。

  現在有資格擔任這個職務的,無非就三個人:蕭何、曹參與劉季。

  最後,蕭何、曹參二人再三謙讓,覺得自己沒有此魄力與能力擔任沛縣義軍頭領,都推舉劉季。

  劉季大喜,他假意謙讓再三,最後看看眾人都同意讓他出頭,就點頭答應道:“好!既然蕭掾與曹掾都謙讓,一時又找不到合適之人。我就暫代縣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