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一聽,不由得心裡一緊。
他心裡想,這肯定是敵軍散布的謠言無疑。不過謠言歸謠言,這謊話說久了,搞不好胡亥與趙高就會相信。
該怎麽辦?他腦子飛快地旋轉!最後橫下一條心:管他的!反正現在帝國的命運全部系於自己一人之手!先打敗周文再說。
想到這裡他說道:“這定然是敵軍散布的謠言,我立刻上一到奏書給皇帝陛下,加以解釋!”
“上將軍,丞相疑心頗重,怕是要單獨給其解釋一番,免得其掣肘。”
“也有道理!對了,河東可有何動靜?”他問道。
“據報,夏軍準備在浦津渡河!”
章邯一聽,不由得心裡一震!又接著問道:“大約有多少人?”
“從營帳數量上大致判斷,或許有八九萬人!”
“嗯!看來,還得派兩萬人到浦津增援,避免其強攻臨晉。”
他剛說完這句話,忽然又有人過來遞給他一封帛書:“上將軍,夏王送來書信。”
哦?吳廣為何給我書信?難道又是勸降的?
章邯接過了那帛書,打開一看,果然是勸降書!只見那帛書上面寫道,如果章邯願意投降,夏王將封其一郡為王,世襲罔替。
“簡直是癡人說夢!速把此帛書一並給丞相,就說這是敵軍的反間計!”章邯假裝一怒,大聲說道。
“諾!”
他看得下邊人把那帛書拿去,心裡不禁又合計起來:胡亥對趙高言聽計從,自己可得萬分小心行事!
不過,自己可不是李斯,現在我已經手握重兵,如果趙高膽敢造次,可以別怪我翻臉無情!
(注,根據《史記》的記載,殺趙高的是子嬰。然而,趙高既然殺了秦二世胡亥,立子嬰為帝,說明他在鹹陽城勢力極大,已經完全控制了禁軍,子嬰未必有殺害趙高的實力。
而根據西漢竹簡《趙正書》記載,殺害趙高的是章邯。其實,這種可能性更大,畢竟章邯手裡有兵權。
對於《史記》,仔細閱讀,倒似乎更像是文學作品,因為很多事情司馬遷好像就在旁邊親眼目睹,因此未必十分可靠。
畢竟他在寫書時,很多事情都是道聽途說而已,哪裡去找證據?
另外,《史記》當中人物心裡活動記載不少,這也是文學作品的典型特征之一。人家心裡是怎麽想的,第三者如何知道?)
……
河東,皮氏五十裡。
吳廣正在與方強等人加緊訓練騎兵,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
虎騎只有三百五十人,吳廣原本暫時不想擴編。
不過如今形勢不同,馬上要進攻關中,所以吳廣最終決定還是將虎騎擴大至五百騎,湊一個整數。
而且,今天他又更換補充了兩名狼騎衛士,換出去的狼騎衛士擔任了騎兵軍官。
勇猛無敵的十三狼騎依舊保持了原有編制,作為吳廣的貼身護衛。
不過原來的十三名狼騎衛士,還剩下四人,不過這四人都享受校尉級別的待遇。
正在這裡進行的騎兵訓練,除了虎騎和狼騎之外,還有五百名新換裝的輕騎兵。
如今輕騎兵剛好有兩千人!這些人的裝備與虎騎、普通長矛弓弩騎兵並不完全相同。
這些輕騎兵全部配備的是短弓、馬刀、小盾;人披特製的鐵甲,此甲雖然遠不如重騎兵,不過對人的保護依舊非常好。
另外,輕騎兵的戰馬並沒有披甲,
這樣更加輕便靈活,便於戰場突擊、追擊。 輕騎兵的組建,當然是吳廣綜合了唐宋輕騎兵的優點。
畢竟輕騎兵相對於重騎兵而言,成本要低很多,也更加靈活,戰場上適應性要強很多。
……
吳廣親自披甲整齊,在訓練場上訓練了大半個時辰,才停馬休息。
若乾文武官員圍在身後。陳平說道:“大王,臣看,這兩千輕騎兵果然與眾不同,有了這馬蹬馬鞍之後,人似乎異常靈活!”
吳廣說道:“這是自然!我估計秦軍還沒有全面推廣馬鐙與馬鞍!當然,由於周文部已經全面改製,估計很快全國也都會照此改製的!”
陳平說道:“雖然馬鐙和馬鞍裝備起來很方便,不過這騎兵恐非一日可成。我夏國之重甲騎兵與這刀盾輕騎兵,其余國家都沒有。”
“這倒也是!”吳廣道。
他心裡想,即便他們有又如何?
自己可是一千多年以後來的人,學習總結了一千多年騎兵作戰的經驗。
特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騎兵作戰經驗,那非常值得學習。
在吳廣的眼中,李世民的騎兵戰術在歷史上即使不排第一,那也是排在前三名的。
他善於利用玄甲騎兵衝擊敵陣, 攻擊敵陣的薄弱環節和側翼、後方。
這幾乎是每戰必勝!
自己的虎騎其實就是借鑒了玄甲軍而組建的重騎兵。別看這五百人人數少,要是在戰場上衝殺起來,那絕對是以一當十,無堅不摧。
那方強等幾位都尉訓練了一會兒,也都拍馬過來休息,這幾位都是原十三狼騎的衛士。
“大王,臣看,有了這騎兵,擊敗秦軍恐易如反掌。”方強摘下頭盔大聲說道。
吳廣看著他滿頭的汗水,笑道:“平日裡多加訓練,打起仗來就會少流血。方將軍看看這騎兵該如何運用呢?”
實際上,吳廣已經將按自己從書本上、論壇學到的騎兵作戰知識,全部都傳給了自己身邊的狼騎衛士,目的是培養他們統帥騎兵戰鬥技能。
盡管有部分狼騎衛士擔任的是步兵都尉,不過這毫無影響。
因為至少也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如何排兵布陣,以便保持陣型的完整性和堅固性,這在冷兵器時代極其重要。
一個不懂得排兵布陣的將領,本就是一個不合格的將領。
方強一聽,說道:“臣在大王面前就鬥膽獻醜!臣以為,虎騎五百作為突擊的主要力量,不可分散。
在臨陣之時,我陣之兩翼布置精銳之盾牌、弓弩兵、長矛兵堵住敵正面進攻!陣型盡量收縮,不給敵以可乘之機。
然後觀敵陣之薄弱,爭取從側翼或者後方以虎騎破陣!輕騎和長矛騎兵隨之掩殺。
當然,最好是以虎騎和輕騎埋伏與敵後與側翼,待敵疲乏之時,趁機攻擊,可獲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