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一聽,趙高這擔心的雖然也有道理,不過你這是簡單的被動防禦。
如果一旦失去夾攻河東之戰機,要是太原失守,整個山西失陷之後,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他繼續勸說趙高:“丞相,如今敵軍剛進河東,還立足未穩。加上吳廣恐與陳勝有隙,未必會全力進攻關中。
只要浦津橋能夠堅守半個月,我肯定能夠擊潰周文之叛軍。須知那些囚徒常年從事苦工,其一旦獲得自由,將會異常勇猛,其戰鬥力不可想象。還請丞相三思。”
趙高一聽,仍舊使勁搖頭:“我看未必!吳賊知道關中空虛,大軍全在九原,所以其傾全力進攻關中可能性極大。
再說,賊已經控制河東,其必定北上控制主要關口。那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如果王將軍被其分兵阻擋於介休、楊縣,吳賊再分兵攻擊河東,我等該當如何?”
趙高心裡感到害怕,雖然說章邯可以盡快組織四十萬刑徒,可這只是腦袋當中的計劃,現在還並未實施,更不知實施以後的效果如何。萬一打他不贏周文呢?
趙高對於王離的長城軍則更有信心,畢竟那才是大秦的正規軍隊,軍中的主要骨乾也是老秦人。
章邯一看自己的勸說無效,便立刻打住了話頭。
他想,這個趙高的脾氣不大好,此人目前是權傾天下的丞相,胡亥又十分信任此人,還是暫時不要跟他發生直接衝突。
想到這裡章邯說道:“丞相之言也有道理,那依丞相就是。不過,九原郡的主要關隘,還是得留守部分兵力駐守,以防匈奴人趁亂大舉南攻。”
趙高點點頭:“此事不勞上將軍擔心,我自會安排。上將軍但稍等,兵符、將軍印等馬上就到!”
趙高心裡倒想盡快辦完事,將那些囚徒組織起來。他知道叛軍攻進鹹陽的後果,自己和胡亥肯定是首當其衝無法逃脫的。
在他心中的計劃,由章邯帶領幾十萬驪山刑徒攻擊周文;由王離回到內史(京兆郡),在守住鹹陽的同時,可渡河攻擊河東郡吳廣。
章邯當然也明白他的計劃,知道此計劃也並非不可行,只是並非上策而已,最多只能算中策。
“諾!”章邯說道。
……
河東。
吳廣剛視察完武庫與兵工廠。河東武庫之內的兵器十分充足,令吳廣感到非常滿意。
他對身旁的高奎說道:“我軍弓弩不足,立即再分發弩一萬張。另外,我估計秦軍一時不可能進攻河東,我軍立即進行整編訓練。
俗話說兵不在多而在精,今後車兵隻用來防衛都城,所有野戰之車兵全部取消,代之以輕騎。
另外,讓兵工作坊立即加緊鑄造馬刀,以便為輕騎兵所用!再鑄造鐵甲馬甲若乾,以便擇機組建重騎兵。”
“諾!大王,如今河東我軍騎兵除去狼騎與虎騎,總共只有八千人,均已全部派往龍門與浦津。
要重新組建騎兵,除了車兵四百匹馬,還需購置戰馬才行,本地尚有戰馬五百匹,也可用!”
吳廣搖搖頭:“暫時不用!那八千騎兵,大部分依舊是弓弩與長矛為主,與我之想象差距較大!
我的意思,將這些人的長矛全部換成馬刀,改裝成輕騎兵,數量暫時不增加。
至於重騎兵,全部采購婁煩或者匈奴馬匹即可!
還有,趙國還將賠償二千匹上等戰馬,也可以用來組建重騎兵。”
這時陳平說道:“大王,
這買戰馬要遇到好時機,如今尚不知王離是否會從雁門關返回,這購買馬匹一事,怕是暫時難以辦到。” 二人正在說話之時,忽然有人送來緊急牒文。
呂德接過竹箭來看了看,十分驚喜的說道:“大王,趙高居然命令王離沿北地郡南下內史,趕回鹹陽。”
吳廣一聽,忙接過竹簡的一看,看罷不禁大喜!
他想,這真是天助我也!只見他說道:“走,速回府衙,商量攻取太原一事!”
“諾!”
……
最後經過商議,吳廣決定讓方強帶領二萬五千精銳步卒並三千騎北上,與劉季夾擊太原。
然後找機會攻擊雁門郡、代郡。當然,絕對不能與輕易與匈奴人和燕國發生衝突,否則陷入兩線作戰就非常麻煩。
吳廣以主力守衛河東,並尋機偷襲關中。
在這個安排之下,要求許建在龍門留守二千騎,帶領其余三千騎往北與方強匯合。
另外,吳廣讓假都尉蔣鵬帶領五千步卒北上,跟隨已經先期出發的方強,這樣三萬五千人就足了。
最後吳廣說道:“此去太原,路途路途遙遠,尤其還要順流而上, 糧草運輸頗為困難。
關於糧草運輸一事,就有蕭郡守全權負責。另外,陳司農再傳檄三郡,爭取讓其投降。
不過,估計希望並不大。還有,士卒過冬之衣物一定要帶充足!我估計到太原之時,怕是已經是隆冬時節。”
眾人紛紛點頭遵令。
……
就方強帶的兵力來說,有二萬八千人已足夠,內地各郡縣的防守兵力並不算太多,即便太原郡也是如此。
這次攻城,與上次吳廣帶兵偷襲河東完全不同。
上次吳廣偷襲河東,車兵、大型雲梯、衝車等都沒有攜帶,所以行進速度非常快。
這次方強帶兵出征太原,這些攻城器具肯定都要帶,這將會嚴重影響行軍速度。
從河東往太原,很多都是山路,行軍速度與河北大平原根本無法比。
根據吳廣的粗略估計,要攻下太原沒有三五個月是不大可能的。當然,如果太原郡守和郡尉願意投降,這肯定要快很多。
唉!不知道劉季攻取上黨郡的戰況如何?
不過如果劉季順利攻取天井關,很快就會有消息傳來,畢竟從河東通往上黨,還有幾條小路可以勉強通行。
吳廣安排完這些事情之後,準備回衙,看看幾個兒子的學習如何!
大兒子吳雄不大愛讀書,有些讓吳廣煩心。
正當他準備回衙之時,有侍衛進來稟報:“啟稟大王,外面有一先生帶領若乾弟子求見!”
吳廣一聽,正好啊!有讀書人來了,我正求之不得呢!想到這裡他說道:“快快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