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奇幻人生》第254章:1些想法
都護府可是有名正言順的開府之權。此番情況,林凡將如此重要的職位交給張遼,足見恩重之意。

張遼抱拳謝過,虎目含淚;“定不負大哥之托!”

林凡拉起來,勸慰了一番。

有關軍製都安排的差不多了,還有些許小事,下來軍令通報即可,軍務重要,不可耽擱,讓眾將軍各自回去,籌集、征調、組建、訓練兵馬去了。

臨行之前,囑咐各將領,今時春分,然兵馬籌備未全,不宜出征,等秋之來至,便是用兵之際,左右相差不過四五個月而已。嚴令各將校要在這四五月之間成軍,不管成或不成,都要按時出軍,不可耽擱。

眾將領命下去了。

接下來就是政事,然而林凡手下文人稀少,林凡特意把周瑜留下,此間廳中剩下的就只有周瑜與徐奕兩人而已。

傅乾已派給張遼之用。此外,廳中還有些不入流的文士,不提也罷!

囑咐各人籌備春耕之事,這種小事,這些小吏還是能幫些忙的,再大點就不行了。

眾人各領命下去了,此時,廳中就隻留下周瑜與徐奕兩人。

“唉~~~”緩緩間,念及如此,林凡長歎不已。

引得周瑜發問:“將軍何故如此長籲短歎?”

看著眼前的周瑜與徐奕,林凡緩緩開頭:“無他,荊揚文風悠揚,然而我手中文臣太少,可用之人只有你二人而已,因而生歎。”

轉頭興致一起,繼續說道:“如今海內英雄並起,正是我輩建功立業之時,然我九江終究實力單薄,雖有馳騁天地之心,卻無斡旋乾坤之力,對於九江之政務,我也有一些想法,只是難以實施,不由的興歎,此番就說與你兩聽,也能指正一二。”

徐奕拱手道:“明公放言一試,我等洗耳恭聽。”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九江郡中,又或者大至整個揚州,無不分為文、武兩道。兵、政齊行,方能合一,我手下有諸多武將,都是凶勇之輩,文遠與公瑾乃是帥才,日後通一偏軍在側,製衡敵軍,我自是放心,然而治政之事,卻讓我憂心不已。我欲組幕府,擇賢才授予其中,收政於己,然此番賢才頗少,不好組建。”

“郡中佐官不就是太守幕僚嗎?”周瑜奇怪說了一句,說完就閉嘴了,思考些許時間,又是問道:“可有名稱?”

“其號軍機處!”林凡答道。

“軍機處?”

“正是!”

周瑜聽了,又是陷入深思,雖然不明白治政之所為何名為軍機處,然而亂世之事,一切不可以常理推論,想想也就了然了,然而其中深意還有待思考。

其實身為一郡太守,按自古之理,郡中主薄、長史都是郡太守自行招募,說是自己的幕僚也不為過,然而林凡此舉,要重新組建幕府,明顯是不信任原有的郡中佐官。

然而不信任,撤職下來也不行,其中門道,不可輕為,只能徐徐圖之。

說白了,郡中佐官,又或者以後的州中佐官,慢慢都變成了虛職,林凡如此做法,也是因為揚州之地,世家大族盤根接底,要慢慢收其心,不可一步鏟除個乾淨。這也與地理人文有關,若是放在北方之地,哪裡來的這麽繁瑣,統統更替了即可。

原有佐官,俱都不變,面子是照顧了,權利卻不留下。

若有賢才看的通透,就知道林凡此舉只是脫了褲子放屁,召集幕府獨立與地方之外,明顯是要加強君權,然而地方權利不可能情理乾淨,不可能完全收回。不然還要地方政權幹什麽?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得失,就看後續如何處理了。

“尚書台?”忽而,徐奕驚呼出聲。

林凡點點頭:“正是此理,凡本就有模仿之意,兩者雖有大小之分,然結構相似。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徐奕聽了,也是點點頭,示意了解,前文說了,東漢的官製最大的特點便是:雖設三公,權歸閣台。這閣台指的便是尚書台,歷經數百年半自然半人為的進化過程而來,這尚書台自然有它的特點存在,也最為契合當下。

“絕不僅如此。”周瑜插話道:“為何幕府取名為軍機處,並不單單治政之所,恐怕軍政相結合,閑時管民,戰時管軍。”

“尚書台與雲台閣相結合?”徐奕驚問。

林凡回道:“恐怕更甚!”

雲台閣即為雲台二十八將,東漢開國皇帝劉秀設雲台閣紀念眾人,只是虛職而已,讓徐奕有此一問,其他兩人俱是明白他的意思,由此,林凡才這般回答。

倒吸一口冷氣,徐奕緊張發問:“是否職權過重了?”

林凡搖搖頭:“政令合一,同出一家,更加行之有效。亂世之中當行非常之法,等開明盛世,穩定下來,自會解除,有何不可?”

“若有宵小作亂,恐生禍根。”

“有我林子瞻坐鎮,何來宵小之說。”林凡自信回道,“再者說了,可設一檢察司,上檢君主,下察百官,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周瑜與徐奕兩人不言語了,都是被嚇住了。

“哈哈哈哈,你兩人何故發訥,此不過是我的一些猜想罷了,是否如此行事,還得看日後發展情況,若是一切順利,無有人阻礙,揚州靖安,也不用如此極端。今日之事,隻說我九江賢才稀少,不好利落行事。”

面前兩人收了心,又恢復了鎮定模樣,只聽周瑜哈哈大笑。

“我道將軍還有何事,原來只是這麽簡單。揚州賢才眾多,招納一二為己用即可。”

“恐不來耳!”

“哈哈,將軍是在搞笑嗎?南征北戰數年間,將軍之威名遠傳四海,世人折服,豈不自知乎?將軍結席以待,揚州士子無不翹首,必然踴躍而至。”周瑜笑著答道。

林凡心喜,自己好像把自己看的太輕了,南征北戰多年,也有緊要官職在身,好像真的不用太過拘謹。

轉頭看了看徐奕,徐奕點頭,也是這個意思,“將軍之威名,揚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威名,猶在揚州刺史陳溫大人之上,不必遲疑。”

名望這東西正是好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你要用的時候卻非常好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