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奇幻人生》第585章:荊襄書院
臨近襄陽的地方,有一座山,名為嶽麓山,嶽麓山上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書院,名為荊襄書院。

書院裡也有很多名人,院長便是司馬徽,表字德操,號為水鏡先生。

天下第一流的書院自然是潁川書院,而司馬徽恰好也是出自潁川書院,治學多年,卻逢天下大亂,於是來到荊州避禍。

與他一同的還有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千數,恰逢劉表辦學,將這些人安尉賑贍,皆得資全。

司馬徽遂起立學校,在這嶽麓山上辦下了荊襄書院,其選址在嶽麓山上可不簡單啊,在山上蓋建房舍可不是個簡單活。

幸好有志同道合的幾人,皆是荊襄之中的大家族中人,出錢出力,將荊襄書院設立起來,其中就有荊襄龐家之龐德公,黃家之黃承彥,雖不是一直在書院之中,但也常來教學。

司馬徽為主,在荊襄書院中辦學,可能現在還名聲不顯,但只要再過十余年,就能呈現荊襄學子遍天下的盛況。

司馬徽能開荊襄書院,並將其辦成和潁川學院一般無二的學術聖地,足見其能。

具體都有哪些人?

石韜石廣元,孟建孟公威,崔鈞崔州平,徐庶徐元直,龐統龐士元,諸葛亮諸葛孔明,這些廣為人熟知的自然無需贅述,卻還有幾人,也是賢才。

向朗、劉廙、李仁、尹默等,各個日後都是挑大梁的重量級人物。如此說來,司馬徽簡直就是三國時代荊襄地區教父級別的人物。

向朗後來追隨劉備入川,官任巴西太守。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盛讚一個叫向寵的官員,“將軍向寵,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這個向寵就是向朗的侄兒。只可惜好友馬謖兵敗街亭,畏罪潛逃,向朗知情不報。諸葛亮一怒之下,不顧老同學的情誼,摘了向朗的官帽。

劉廙可是曹魏的大牌人物。七歲時在課堂上搗蛋,司馬徽正在講《易經》,又氣又急,摸了摸劉廙的頭,罵道,“小子,小子!‘黃中貫裡’,難道你不知道嗎?”意思是罵劉廙不懂事。歸附曹操之後,受到重用。曹丕篡位之時,劉廙揚言要以死相抗,可謂是大漢帝國的純臣。

李仁,吳國官吏,末帝孫皓時為侍中。

尹默博學多才,在諸葛亮北伐之時,擔任過軍師祭酒。

司馬徽與眾不同,善於教學,人盡其才,有教無類,成才者數不勝數,司馬徽對於自己的弟子也不會藏著掖著,只要覺得合適,就會向別人推薦出去。

這次,林凡就是受了司馬徽的請帖,請他去嶽麓山上聽學,林凡本就有意和諸葛亮談談,而對於龐統,徐庶等人也不想放過,欣然前去。

自己仗著穿越者的優勢,這些人才都籠絡不到,豈不是太傻了!

林凡也想好了,從者重用,不從者也不會讓他出荊州。?

然而林凡卻不知,此時荊襄書院中最大的人才,正在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庭院之內,一個年齡稍長之人,對著最年輕的那人問道:“孔明兄,水鏡先生召集我等講學,卻不知你為何要匆匆離開?”

“再不走,恐怕為之晚矣!”諸葛亮嘟囔一句,“元直,你知我意,何故明知故問?”

原來問話之人,正是徐庶。

徐庶相對諸葛亮、龐統等年輕人要老一些,他能有今天的學問,也是棄武從文,一番勤學苦練的結果。

就在中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89年,天下未亂,徐庶還是個年輕人的時候,徐庶血氣方剛,為友人報仇,殺人犯法,這才逃到了荊州來,而後,天下大亂,

也就沒人管他那檔子事了。徐庶原名徐福,僅此遭遇後才改名為徐庶,痛定思痛,在荊州各處拜師求學,也幸好司馬徽有教無類,才讓他入了荊襄學院,經過近乎二十年的學習,才有了今天的學問,他在荊襄書院小一輩中年歲最大。

諸葛亮現在二十來歲的年紀,身材卻已經非常高大,八尺有余,很是威武。

“我實不知,正值講學,孔明兄怎地要走?”

諸葛亮奇怪看一看徐庶,不知他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只是敷衍道:“嶽父病重,自然得去看望,再不走恐怕不能盡孝道....”

諸葛亮的嶽父,就是大名鼎鼎的黃承彥,而將一女嫁給諸葛亮,正是黃月英,黃月英雖稍醜,但才華卻足以與諸葛亮相配,諸葛亮便應許這頭親事,迎了黃月英。當時的人都以此作笑話取樂,鄉裡甚至作了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 正得阿承醜女。

(此處不討論黃月英美醜的問題,一是無關緊要,二是不想顯得自己很能而篡改歷史!)

聽見諸葛亮的話以後,邊上卻有一人,正拿著酒葫蘆喝酒,這人相貌卻醜陋,與面目俊朗的諸葛亮剛好相反,正是龐統,現在正奄奄地在旁插話道:“孔明兄拿這話蒙誰?若去探病何須收拾金銀細軟,衣物也無需多帶,輕身前去即可。”

諸葛亮也知道瞞不過龐統,也不想去瞞,剛才所言,只是無聊隨口的瞎嚷嚷罷了。

徐庶也是大智若愚,心中一動,急忙問道:“孔明兄何故相戲,我此問,是為孔明兄為何不肯效力於陳公?”

諸葛亮雙手背在身後,在院子內緩緩走動著,說道:“大漢承運四百載,今雖凋零,卻一息尚存,我諸葛家世代受漢祿,承漢恩,值此危難之際,豈能不思報恩?林子瞻公然篡漢,豈能投他?”

“你兄諸葛瑾此刻便在陳公帳下效力,怎地.....”

徐庶還沒說完就被諸葛亮打斷了,“正是因為我兄在林子瞻麾下效力,就更不能投了!”

說著,諸葛亮的東西已經收拾好了,抱拳給周圍幾個人豪言道:“諸位,日後再見!”

“日後再見恐怕就是敵人了,我可不會留手,孔明兄可好自為之!”龐統還是無精打采地樣子,也不回應,只是喝酒說了一句。

諸葛亮知道龐統傲氣,但龐統是他生平好友,當下看似警戒,實則是關心,輕笑一聲,也不答話,背著行李就出了荊襄書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