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奇幻人生》第574章:魚與熊掌
荀攸長訴己見,鄭重拜道:“屬下認為該急,有所損失也在所難免。”

“至於黎陽城下戰事不利,主公不妨譴夏侯惇將軍進兵雁門郡,再派遣於禁將軍與臧霸將軍分兵去取青州,若有進境,可使冀州分兵防守,我軍也有利可圖。”

“這三處大軍之中,主要一處有所動作,其他兩處皆能呼應,河北袁氏本就喪膽,軍民不和,必定士氣大落,慌亂之中必定有機可乘,其後,主公直接起三路大軍攻入袁紹境內,一舉將其消滅。”

黎陽就攻不下,荀攸就想到了分兵之策,分兵三路,共同虎視河北。

為何現在才想到此計,是以前想不到嗎?

其實不然,說到底,曹操及其麾下謀士也有些小覷河北了,以為袁紹一死,河北分崩離析,可一戰而定,這才定下戰略,率大兵入境,只要一舉攻破鄴城,便算是完成了目標。

河北便是以鄴城為中心,乃士氣之中,氣運之中,人心之中,鄴城既定,四方可傳檄而定,這便是曹操原本定下的戰略。

但袁氏在河北經營十年之久,氣運悠長,底子還厚,一時半會也還能抵抗一二。此時受阻,隻得改變戰略。

並非說曹操及其麾下謀士以前定下的戰略不好,實乃是因勢適宜而已。

天下局勢瞬息萬變,誰都說不清好壞。若是有可能的話,先攻取鄴城便算是佔據整個河北,其他地方分兵遣將去取即可,這種戰略無疑更好。

只不過局勢變了,才有分兵之論。

荀攸說完,立刻有不讚同的,董昭出面反駁道:“黎陽城中雖兵力不及我軍多,但也不可小覷,分兵則力不聚,恐遭他人所敗。”

任何絕世妙計都是經過一次一次的雕琢而出的,曹操也並不反對帳下謀士各執所見,不管是好的說辭還是壞的說辭,有時候傳到曹操耳中,都會對他有所提示。

也因此,帳下又是議論紛紛,各有談論。

這次曹操卻不頭疼了,荀攸給他提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計劃,一下子將曹操拉入了慎思之中。

在曹操心中,還是比較屬意荀攸的意思的,他的意思也是要急,早一步收取河北總是好的,林凡可不會等他。

對於自負的曹操來說,把希望寄托在袁家兩子奪嫡而反目成仇這件事上,還不如自己真刀實槍奪下河北來的穩當。而對於旁人說的分兵則力不聚的道理,曹操也沒放在心上,他南征百戰多年,什麽陣仗沒見過?數次兵少打兵多,不也勝了嗎?

更為重要的是,曹操也在賭,看在相對公平的條件下,袁熙敢不敢與自己公平一戰。

話不多說,曹操立刻下令分兵三路,夏侯惇與滿龐一路,去威脅並州,於禁與董昭一路,從路上再帶著臧霸,去取青州,其余將領留守黎陽城下。

剛剛說完,眾將有軍務的已經去了,沒軍務的還在帳中未散,卻突然有信使來到,送上密信一封。

曹操見了,立刻傳呼進來,眾人也知曉此信來歷,全都等著看有什麽驚天之語沒有。

眾人窺的厲害,這信定是從陳留來的,荀彧所書,解曹操之惑。

原來曹操對荀彧極為器重,每次就算戰前,若有不決之處,便書信一封傳給後方荀彧,詢問詳細,荀彧每次回信,信上所說往往一語成讖。

拆開信來一看,上面所書與剛才所言一般無二,但畢竟是在後方,隻說了大勢,對於戰場卻沒計策。只是說了江東虎視眈眈,望曹操從大局考慮,速取河北,而後安定,至於計策卻沒說。

也是,荀攸畢竟在戰場之上,審時度勢,

才能出分兵之策,荀彧還在後方,只能觀天下而論勢,若還能出詳細計劃,那豈不成了妖怪?不過,對於江東大勢所趨,其必在來年春出兵伐雍涼二地,荀彧卻說的詳細。

林凡若得關中與涼州之地,必得涼馬與悍卒,據函谷關天險乃與曹操分司隸一地,左右兩半,曹操不能輕易過去,林凡也不能過來。

(雍州與關中其實差不多是一個地方,只是叫法不同罷了,雍州是上古的叫法,大禹治水之後分九鼎鎮壓設計,雍州便是其中一州,及至後來,秦人佔據這塊地方,該稱關中!

當然,這也是大概的說法,還是有不同之處的,此處就不用較真了!)

荀彧更從大勢分析江東,稱江東為潛龍, 困居南方,久不經北方戰事,不一定完全適應,故此稱為潛龍,尚有一絲破綻。而等他收取雍涼之地後,其勢不同,便如探首出雲外,據函谷關乃分東西兩國,他林子瞻可從容適應,有大把的時間供他成長。

其後,兩軍交戰便是真槍實戰了,勝負難料。

簡而言之,別看著只是攻伐一處閑置土地的一小步,卻是他江東入主北方的一大步。

“公達,對於此事你有何見解?”曹操臉色凝重,將書信遞給荀攸一看,荀攸看完再遞給旁人。

沉吟片刻,荀攸捋了捋胡須,說道:“主公,荀文若所言確實,這就是他江東定下的戰略方針,乃是扼守長江之天險,再緩圖發展,而後平定涼州,攻佔中原,構成戰國時期強秦橫掃天下之勢。”

曹操心也慌了:“這可如何是好?關中有函谷關、箕關之險,易守難攻,秦守之以拒六國,如今若讓林凡攻取關中之地,其勢必升,該如何緩衝?”

荀攸深吸一口氣,這話說著說著又說回來了。定定看著曹操說道:“此時此刻,就看主公如何取舍了?”

“軍師此言何意?”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河北之地與雍涼一境都擺在主公面前,就看主公選擇哪個了。函谷關雖是天險,關中卻是廢地,河北不及關中天險,卻是富土,兩者皆有好處,只是看主公如何選取了!”

曹操也想兩個都要,但命中卻福薄,成事不易,能敗袁紹已是天幸,根本沒時間與精力去取雍涼,就此耽擱了下來,等修整好了,已經沒機會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