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奇幻人生》第390章:袁術稱帝
時維六七,漢之厄也;孰代漢者,當塗高也。

 本是存在於《春秋讖》中的一句不清不楚的話,在漢時就已經流傳,其實這話就跟“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類似,料想也是世人不岔留下的憤恨之語。

 不過還是引起了恐慌,兩漢的時代,漢武帝就感歎過“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還有公孫述和光武帝也為此進行激烈的討論。

 奇怪就奇怪在這裡,漢家江山剛好持續了四百二十年,六七相乘正是四十二,正應了那句六七之厄。

 沒人能解釋的了這讖言怎麽回事,也許是曹魏故意順應天意,挑選了這個時間點,結束漢朝。

 又或許是先人夜觀天象,發現後世有人穿越而來,留下讖言預測漢室滅亡的時間。

 細思極恐!

 林凡還是傾向於前面的解釋,預言這種東西,太玄了,信者有,不信則無,世上解釋不了的現象,多半是人心作祟。

 可世間千奇百怪,有不信這的,也有專門迷信這的。

 袁術就是其中一個,袁術一直認為自己有天子命。

 第一個迷信是土承火運。

 “赤德已經衰敗,袁氏是黃帝後裔,應該順天意、從人心。”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按“五德相生”的理論,漢朝是所謂火德{即赤德},火德要由土德代替;而袁姓出自於陳,陳是舜之後,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

 第二個迷信便是這讖文。

 自古便流傳著“代漢者,當塗高也。”的說法。途者,道也;道者,路也,袁術名字中的“術”字,也有城郭中巷道的意思,而表字的公路,更是與道路貼合。

 所以,袁術以為,“當塗高”說的就是他,讖語中所謂的“天命”說的就是自己當代漢而立。

 故而袁術一心想得到傳國玉璽,獲得玉璽後,稱帝的野心和意圖愈發濃烈。

 建安元年,獻帝東歸,袁術毫無作為,實際上已經起了稱帝之心,他認為時機已到,召集部屬們議事,問道:“如今劉氏天下已經衰微,海內鼎沸,我袁家四代都為朝中重臣,百姓心服。吾想秉承天意,順應民心,現在就登基稱帝,不知諸君意下如何?”

 眾人聽了,誰也不敢再說什麽,只有主簿閻象發言道:“當年周人自其始祖後稷直到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可說有其兩分,可周人依舊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王朝的臣子。明公雖累世高官厚祿,但恐不及姬氏家族昌盛;眼下漢室雖然衰微,似也無法與殘暴無道之殷紂王相提並論!”袁術聽了閻象這番話不吭聲,心裡卻是非常惱怒。

 在之後的日子裡,曹操迎接獻帝東歸,以陳留為都城,順勢就把河南尹佔了,為此袁術和曹操必然發生了矛盾,只是以曹操兵鋒之厲,袁術也討不到好。

 漢獻帝當即便封曹操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庚申,遷都陳留。十一月丙戌,漢獻帝封曹操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聽。

 趁著漢室大義,曹操在建安元年猛地發展了一把,賢才投效,豫州東部的潁川郡也被曹操攻佔,徐州靠近兗州的泰山郡原本就被曹操佔據許多,現在更是全盤佔據。

 隨心所欲,hào令四方!

 之後的曹操便飄了,自任為大將軍,而任袁紹為太尉,改封鄴侯。前文說過,太尉是三公中管兵權的職位,只是太尉雖貴,但地位在大將軍之下,袁紹深感屈辱,上表不受封拜。

 兩人關系逐漸挑明,矛盾凸顯,大局盡顯,可是曹操勢力依舊抵不過袁紹。

 重壓之下,建安二年,曹操派孔融持天子符節出使鄴城,拜袁紹為大將軍,賜給他弓箭、符節、斧鐵和一百虎賁,讓他兼管冀州、青州、幽州、並州四個州,以緩和矛盾。

 ............

 可兩人這麽封來封去,卻惹怒了袁術,因為袁術之前就被曹操趁勢佔據了河南尹與潁川郡,袁術起兵fǎn gōng,可曹操兵鋒極厲,袁術也沒有辦法。

 更有袁紹在後方偷笑,袁術丟了便宜袁紹就高興,且以袁紹與曹操兩人不清不楚的關系,袁術一時半會也只能忍氣吞聲。

 最後再也忍不住了,這導火索便是這封官舉動,曹操佔據了漢室大義,什麽司隸校尉啊,司空啊,車騎將軍啊,又或者改給袁紹的大將軍啊,都是顯赫之位。此時的袁術僅僅是左將軍之位,假節,進封陽翟侯,離曹操與袁紹他兩的職位那是天差地別。

 也不知是某天某夜,袁術每月都有那麽幾天心情暴躁,一時間想不過去了。

 就在不久,河內人張鮍為他卜卦,說他有做皇帝的命,袁術便以此為理由,於建安二年在汝南稱帝,建hào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袁術稱帝後,還在城南城北築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壇。

 稱帝之後的袁術, 才算是真的飄了,奢侈荒淫,揮霍無度。后宮妻妾有數百人,皆穿羅綺麗裝,精美的食品應有盡有,而他軍中的士兵卻處於饑寒交迫的狀態。在他的統治下,豫州及荊北一帶民不聊生,許多地方斷絕人煙,饑荒之中甚至出現人chī rén的現象。

 陳國地方,陳王劉寵和陳國相駱俊公然反叛袁術的統治,這類情況還有不少,其實陳國在豫州之中是個很微妙的位置,雖附屬於袁術,卻有他自己的獨立性,袁術尚未完全收服。

 平日裡到沒看出來什麽問題,等袁術稱帝,這危害就顯現出來了,袁術對他治下之民不夠愛戴,上層階級與下層勞苦大眾之間有很大隔閡,因此被陳王與陳國相一帶領,便欣然反叛了。

 平白無故地便宜了曹操,只因為他佔據個漢室大義的名hào,就能吸引人投靠。

 其後,袁術於建安二年大旱災與大饑荒,袁術實力嚴重受損,江淮之間處處可見人chī rén的慘劇。

 正是實實在在的tiān nù人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