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奇幻人生》第369章:徐州易主
歷史的車輪還在徐徐襲來,劉備還是來到了徐州,此地注定是他霸業的第一塊跳板。

 劉備趁夜闖營入城,陶謙接著,共到府衙。

 禮畢,陶謙設宴相待,且令人勞軍,備下糧草器械無數。

 兩人見過,劉備說明來意,陶謙道謝,兩人又相互恭維了一番,陶謙見劉備儀表軒昂,語言豁達,心中大喜,便命糜竺取徐州牌印,遞給劉備,說了自己相讓徐州一事。

 劉備愕然,這印綬自然是不能接的,問陶謙道:“公何意也?”

 陶謙解釋說:“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公乃漢室宗親,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邁無能,情願將徐州相讓。公勿推辭。謙當自寫表文,申奏朝廷。”

 玄德離席再拜道:“劉備雖漢朝苗裔,功微德薄,為平原相猶恐不稱職。今為大義,故來相助。公出此言,莫非疑劉備有吞並之心耶?若舉此念,皇天不佑!”

 陶謙苦著臉,臉上一派真情實意之色,道:“此老夫之實情也。”

 再三相讓,劉備只是不肯受。

 糜竺趁機進言:“今兵臨城下,且當商議退敵之策。待事平之日,再當相讓可也。”左右也都是如此勸說陶謙的,也不知陶謙何意,如今的徐州形勢不明,相互牽扯未纏清楚,自然不會輕易迎接劉備入住。

 如此,陶謙才止住。

 複而討論布防曹操之事,相互議論之下,也沒什麽好的辦法,突然聽到劉備出言道:“備生遺書於曹操,勸令解和。操若不從,廝殺未遲。”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眾人也不以為然,若是一封書信就能勸曹操退兵,豈不兒戲?

 不過劉備願意試一試,那就試試好了,於是陶謙傳檄三寨,且執兵不動;遣人齎書以達曹操。

 卻說曹操正在軍中,與諸將議事,人報徐州有戰書到。曹操拆開一看,正是劉備的書信。

 備自關外得拜君顏,嗣後天各一方,不及趨侍。向者,尊父曹侯,實因張闓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黃巾遺孽,擾亂於外;董卓余黨,盤踞於內。願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後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國難,則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先不說書信上所言如何,單就說劉備身份,也必然是勸不動火頭上的曹操的,更何況曹操一代梟雄,此次也為擴張而來,公事私仇,全都聚集一處,豈是一封書信能勸的動的?

 曹操看望這書信,果然大怒,大罵出口道:“這劉備是何人?敢以書來勸我!且中間有譏諷之意!”立刻便命親兵上前要斬殺來使,傳令眾將竭力攻城。

 曹操麾下首席謀士郭嘉出面獻計道:“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後兵,主公當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後進兵攻城,城可破也。”

 曹操聽了郭嘉計策,也覺得不錯,款留來使,候發回書,只是暗地裡傳令三軍各做準備,明日天一早便要攻城。

 ...............

 然而等不到明天一早了,夜晚時候,曹軍就已經退兵了,劉備一封書信就能使大敵退兵,實在是厲害,眾人驚奇,劉備雖不明白其中道理,但也不會拆穿,飄飄然得了這功勞。

 曹操退兵自然不是劉備的功勞,曹操正在營中商量著明日的攻城計劃,卻忽有流星馬飛報禍事。操問其故,竟然是兗州後方有失。

 荀彧來信,信上洋洋灑灑數百字,字跡潦草,看出來是急切之下寫的。

 報!呂布已襲破兗州,進據濮陽。原來呂布自遭李、郭之亂,逃出武關,去投袁術;術怪呂布反覆不定,拒而不納。投袁紹,紹納之,與布共破張燕於常山。布自以為得志,傲慢袁紹手下將士。紹欲殺之。布乃去投張楊,楊納之。

 時龐舒在長安城中,私藏呂布妻小,送還呂布。李傕、郭汜知之,遂斬龐舒,寫書與張楊,教殺呂布。布因棄張楊去投張邈。恰好張邈弟張超引陳宮來見張邈。宮說邈曰:“今天下分崩,英雄並起;君以千裡之眾,而反受製於人,不亦鄙乎!今曹操征東,兗州空虛;而呂布乃當世勇士,若與之共取兗州,霸業可圖也。”張邈大喜,便令呂布襲破兗州,隨據濮陽。

 如今兗州情形急轉直下,呂布凶猛,又兼有兗州人士以為內應,不日之間就連破數城,現下止有鄄城、東阿、范縣三處,被仲德先生設計死守得全,其余俱破。曹仁屢戰,皆不能勝,特此告急。

 曹操看了這書信,大驚失色道:“兗州有失,使吾無家可歸矣,不可不亟圖之!”

 郭嘉又獻計道:“主公正好賣個人情與劉備,退軍去複兗州。”曹操用郭嘉之計,即時答書與劉備,拔寨退兵。

 這才有了曹操退兵之因,且說徐州方面知道曹兵退卻。陶謙大喜,差人請孔融、田楷以及劉備及手下眾將赴城大會。

 陶謙特地沐浴更衣,神色奕奕,逢人便笑。接著帶上眾文官武將列隊出迎等侯,個個衣著鮮明,精神飽滿,翹首等待,臉色含有激動和不安。

 陶謙迎接劉備進府衙,先是躬身一禮,道:“玄德此來,真乃我徐州之福,救徐州於危難當中,吾當先代徐州百姓謝過。”話完真的退後三步,想行大禮。

 劉備被嚇了一大跳,急忙攔住不讓陶謙施禮,連聲道:“陶公不可如此,備如何擔當的起。”

 飲宴之中,陶謙請劉備上座,又拿出州牧印綬,拱手對眾人道:“老夫年邁,二子不才,不堪國家重任。劉公乃帝室之青,德廣才高,可領徐州。老夫情願乞閑養病。”

 劉備再次推辭:“孔文舉令備來救徐州,為義也。今無端據而有之,天下將以備為無義人矣。”

 徐州眾官本來也是臉色喜慶,忽然間都被陶謙來的這一手驚愣住了。眾人誰都沒有想到他會有此舉,個個左右互視,驚訝不已,千萬眼睛一下盯向陶謙,見他如絲般的白發,雖乾癟的老臉,卻也十分的豎毅。眾人又齊望劉備看,他如何處理。

 而劉備手下大將個個面泛喜色,劉備本就沒有基業,如若他能成徐州牧,必能一展宏圖大志,大展所長,關張趙等人各是喜色。

 這時候禮樂也停了下來,眾百姓也安靜,好似知道要發生什麽似的, 都靜靜的望著劉備,大氣也未出一口。

 劉備臉色大愕,心裡突然波瀾萬分,左右為難,腦裡橫出一個想法,接,還是不接。

 若是接了,於禮不合,若是不接,又備感可惜.....

 此時的徐州官員卻說話了。

 糜竺道:“今漢室陵遲,海宇顛覆,樹功立業,正在此時。徐州殷富,戶口百萬,劉使君領此,不可辭也。”

 陳登道:“陶府君多病,不能視事,明公勿辭。”

 張昭道:“確實如此,天下大亂,明公欲申天下,不可推辭。”

 徐州眾官員搞出來這一手,劉備沒想到......陶謙也沒想到。

 事情就這麽僵持下來了,廳中靜的可怕。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