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漢臣》第94章 嫡母衛氏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當時北方饑荒,社會動蕩不安,世族豪強之家為求自保,紛紛構建塢堡營壁。

  光武帝中興之後,為了加強統治,曾下令摧毀塢堡,但禁之不能絕,由於西北邊民常苦於羌患,百姓又自動組織自衛武力。黃巾之亂後,世家豪族為了抵禦戎狄寇盜的侵擾,在鄉地紛紛構建塢堡營壁。

  塢堡的建設一般會選擇有險可守的地方,漢代豪強聚族而居,外觀頗似城堡。四周常環以深溝高牆,內部房屋毗聯,四隅與中央另建塔台高樓,可以有效的眺望,若有賊子來襲,也能提早發現。

  而在現在這個動亂的時代下,世家豪強構建的塢堡,內部會駐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儲藏足夠的食物和水,所以一般情況下,即使有大批賊子來襲,世家豪強據堡而守,很難被攻破。

  較小的塢堡一如宅院,而司馬家族在河內溫縣經營數百年,根深蒂固,如今司馬家族構建的塢堡如同村落一般,若是溫縣遇到賊子侵擾,其塢堡亦會向鄉民開發,允許他們躲避避難。

  司馬玉遠遠的便能看到司馬家族構建的塢堡,塢堡內的高樓塔台遠高於一般的建築,是那麽的顯眼,即使現在溫縣一片祥和,但是高樓塔台亦有衛兵巡視,不敢有絲毫懈怠之心。

  司馬玉這一次在司馬朗,司馬懿兩兄弟的陪同下,回到老家溫縣,主要是讓司馬玉認祖歸宗。

  司馬玉的身份雖然得到司馬防的認可,司馬防已經派人去溫縣老家告知族人將司馬玉寫到族譜上,但表面上來說,司馬玉還算不上司馬家族的人。

  按照世家豪族的流程來看,司馬玉還得回到溫縣老家,在祖廟中拜祭了先祖之後,司馬家族在宴請賓客,昭告天下,司馬玉司馬世家公子的身份才能得到認可。

  還有的原因是司馬玉的嫡母衛氏思戀“兒子”,曾派人來雒陽述說“相思之苦”。

  碰巧司馬玉假扮黃門大膽入宮的事情也讓司馬防得知,雖然沒惹下什麽禍端,但司馬防對司馬玉莽撞的行為也是困惱不已。

  司馬玉乃是司馬防胞弟留在世上的唯一血脈,故而司馬防亦是擔心司馬玉會出現什麽意外早逝。

  世家中男子二十成年,雖然司馬玉還未到成婚的年紀,但是司馬防為防不測,未雨綢繆,亦是希望給司馬玉尋一門婚事,讓司馬玉成家立業,早日留下血脈。

  而且若是司馬玉成了親,有了家室,自然會成熟許多,以後當不會有現在莽撞的行為。

  司馬防亦是在雒陽留意哪家有女初長成,但是衛氏作為司馬玉的嫡母,對司馬玉的婚姻是佔到主導權的,須得征求她的意見。

  況且婦道人家,掌管內室,對於婚姻之事,哪家有適合的女子,終比男子了解得多,也上心的多。

  但是這一點司馬玉還被蒙在鼓裡,司馬玉也著實沒有想到,這一次回溫縣認祖歸宗,會有一場相親降臨在他的頭上。

  司馬家族的塢壁旁側有大量的田圃、池塘,都歸屬於司馬家族,田圃裡此時正有族人在辛苦,池塘邊亦有孩童在玩鬧嬉笑。

  堡門辟於南牆正中,進入之後有一個大的庭院,庭院內有假山綠池,種有花草樹木,此時百花盛開,倒是風景宜人。

  庭院內有一條延綿的走廊,每隔數十步會有一個亭子供人休息賞景,而這條走廊的盡頭,便是待客的大廳。

  這大廳經過多年司馬族人的擴建,如今能容納數百人,為顯得司馬家族的榮貴,

雕欄玉砌,多有昂貴的器具進行裝飾。  廳堂內掛著一個偌大的匾額,一進門便能瞧見,上面書寫著“佳德懿行”四個大字,當初司馬懿出生的時候,司馬防瞧見這塊匾額,遂給二兒子取名為懿,是飽滿圓滿的意思。

  司馬玉回鄉的消息早已經傳回,算好了時辰,此時大廳內聚滿了人,多為司馬家族中長輩,或者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

  而在大廳後的後堂內,亦是聚滿了婦人,都圍著一個打扮得體的貴婦人,有說有笑,好不熱鬧。

  而這個貴婦人正是司馬玉的嫡母,衛氏。

  .........

  大將軍府書房內,袁紹乘著諸君沉默的時候,便向大將軍袁紹進言:“大將軍認為董卓此人如何?”

  袁紹突然說起董卓,倒是讓大將軍何進有些意外,何進沉思片刻,回答道:“董卓西涼蠻人,如今屯兵河東,不奉朝廷號令,對漢室不尊,似有狼子野心。”

  即使之前董卓將張讓等人的使者交予大將軍何進,告知了張讓的陰謀,但是何進始終對董卓這些不受控制的外藩沒有好感。

  袁紹點了點頭,繼續向何進勸道:“如今張讓等閹人魅惑太后,讓太后對將軍心生誤會,與將軍漸行漸遠,長此以往下去,閹人禍亂朝政,國不將國,漢室恐有傾覆之危。”

  何進點了點頭,示意袁紹繼續說下去。

  袁紹繼續說道:”今太后庇護閹人,難以說服,然將軍為天下計, 為漢室計,當早下決斷,為天下除此大惡。“

  何進將目光看向袁紹,疑惑的問道:“本初有何法能教本將軍?”

  “人之身若有惡瘤,藥石不能緩解,名醫者治病救人,當會用利刃切之,雖然陣痛,但能根除!然庸人不明其理,諱病忌醫.......”

  袁紹鄭重拱手道:“治國當如治人,今大將軍欲為漢室去疾,不得太后理解,若拖之,不治將恐深,恐將來回天乏術,若將軍真為漢室計,當不顧一切為漢室去此惡瘤,何須征得太后的同意!”

  何進明白袁紹的意思,但是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是漢室賜予,心中還戀想漢室,若無何太后的允許,心中即使再痛恨閹黨之流,也不會違逆動手的,故而搖了搖頭,“漢室即為人主,吾為人臣,怎可無主上命令行此之事?”

  袁紹早已經將何進的性格摸透,他估計這麽說,自知何進是不會同意。

  袁紹起身,朝著何進拱手行了個大禮,無比忠心的樣子,說出了他最終的目的。

  “宦官閹黨之流,為天下人所惡,董卓等外藩駐軍雒陽附近,觀望京師,亦是期翼將軍能鏟除閹禍。還天下之太平,若閹黨依舊橫行無忌,禍害天下,恐令天下鼎沸,董卓等外藩亦有怨言。”

  “治國如治水,堵不如疏,鏟除奸宦,乃民心所望,外藩所期,將軍雖節令天下兵馬,然不能堵外藩心中之怨言,若將軍無所行動,恐令外番背心離德,既然如此,大將軍何不招四方兵馬,以書信許董卓等外藩入京,清君側,平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