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漢臣》第48章 華佗收徒
  《三國演義》中關羽生擒於禁斬殺龐德之後,再次進攻樊城,卻被一枝帶毒的冷箭射中右臂,亦是神醫華佗來為他用刀刮骨去毒,帳裡帳外的人見到這種情況都面色如土,而關羽仍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

  想到這裡司馬玉不由的佩服起關羽的膽色起來,若是換做他在那種情況下,如果沒有麻醉劑的話,他寧願讓人將自己一棒子打昏,也不願受那種刮骨割肉之痛。

  於是司馬玉有些好奇的問道:“華神醫,這刮肉之法可有痛處。”

  華佗看了一看司馬玉,笑道:“汝可以嘗試一下,刮下汝身上之肉,便知曉痛不痛。”

  司馬玉聽到這話有些尷尬,呵呵笑了一聲道:“吾聽聞華神醫不是發明了一種麻沸散的藥物,給人服下先可令人昏迷不醒,毫無知覺。這樣華神醫給別人治病的時候就感覺不到痛處了嗎。”

  華佗卻皺了皺眉頭,倒是想不起來有這個事情,於是好奇問道:“麻沸散是什麽東西。”

  “難不成這個時候的華佗沒有發明麻沸散嗎”司馬玉這個時候感受到他人投來的疑惑的目光,感到更尷尬了,自己又尼瑪的未卜先知了。

  “得想個辦法把它圓回來。”司馬玉心裡想了一圈,假裝老實的回答的說道,“小子之前聽聞過華神醫給人治病的故事,有些病者集結鬱積在體內,扎針吃藥的療效並不能奏效,便用刀切除患處,取出結積物,這樣病人的病就能好。”

  華佗點了點頭,心想著司馬玉說的確實是他多年的行醫之法,然而,在行醫的時候,很多時候那些患者們一聽到要用刀切開他們的身體,才能治好,就害怕的不肯打死就醫,這讓華佗經常感覺到頭痛。

  若是有東西能讓人麻醉,不知痛處,倒是能減少很多麻煩,這讓華佗對司馬玉所說的麻沸散感到興趣。

  這個時候華佗又聽見司馬玉說道:“吾聽聞過華神醫一個治病救人的故事,曾經華神醫救人之時,那人病患之處在腹腔之內,華神醫用一種麻醉的藥物和熱酒配製,使患者服下、那人便失去知覺,華神醫再剖開腹腔、割除潰瘍,洗滌腐穢,用桑皮線縫合,塗上神膏,四五日除痛,那人一月間便康復,後來那人康復之後四處宣揚華神醫的醫術,說治病之事完全感覺不到病痛,稱那麻醉之物乃是麻沸散,難不成這些都是那人胡編亂造出來的?”

  “老夫怎麽不記得有這件事情了”,華佗心裡感到更加的疑惑了,卻想不起來司馬玉所說之事,但他看司馬玉的樣子,不像是胡編亂造的,難不成因為自己救人太多,忘了有這間事情。

  正在華佗疑惑的時候,這個時候一旁的司馬防思考了一番:“老夫覺得這件事情倒是可能真有其事,華兄在外行醫多年,定然是搜集到不少擁有麻醉效果的藥物,可能巧合之下製成了這麻沸散而華兄沒有意識到。”

  司馬玉聽到司馬防所說,不虧是自己的親伯父啊,這個時候來個神助攻,附議道:“正如伯父所說。”

  華佗點了點頭,想起了司馬防剛剛所說的話,自己確實搜集了不少麻醉效果的藥物,自己配製一番,或者正可以配製出司馬玉所說的具有麻醉效果的麻沸散。

  若是能配出麻沸散這種東西,那對於自己今後行醫可大有幫助。華佗不由的將目光看向司馬玉,感謝他的提醒。

  這個時候華佗上下打量著司馬玉,不由的覺得司馬玉在醫術之上很有天賦(反正作者看不出來司馬玉那裡有學醫天賦呢),

再加上司馬玉乃是世家子弟,若是有這樣個徒弟,將來也能夠利用到司馬家的資源,對他以後治病救人肯定很有幫助。  而且以自己與司馬防的關系,讓他的一個家族子弟成為自己的弟子,想必司馬防也不會拒絕。

  華佗滿意的點了點頭,朝著司馬玉試探下的問道:“汝可願成為老夫的弟子。”

  華佗這麽一問,倒是讓在場所有人感到驚訝,不由的將目光看向司馬玉。

  當今這個社會,醫者屬於“方技”,被有些士大夫視為“賤業”。然司馬防並沒有太多的歧視,甚至對於他們懸壺濟世,救死扶傷而感到敬佩,然在司馬朗的心裡因為對弟弟的思戀,他對司馬玉有更高的要求,希望他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他希望司馬玉能學成文武藝,將來甚至能夠拜相封侯,這是他心中對司馬玉最大的期盼,然而若是司馬玉選擇成為華佗的徒弟,他也能夠理解,畢竟司馬玉的母親當年積勞成疾,因病早逝,對司馬玉的任何決定他都支持。

  這選擇的權力就交到司馬玉的手裡,然而司馬玉卻感覺到有些為難。

  若是以前還是農夫黔首的司馬玉,他倒是很期盼成為華佗的弟子,畢竟成為了華佗的弟子自己在亂世中生存便有了更多的保障。

  然而現在成為了司馬家的弟子,這些日子自己的刻苦學習,司馬玉的心裡有了更多的想法。

  而且司馬玉知道這個時候拜師學藝,可不如後世二十一世紀那麽隨意,後世那樣,一個人想學東西交點錢或許就可以。然這個時候卻不同。

  這個時候拜師之禮隆重, 可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正是當時這個社會一個寫照。

  古時候的人認為技藝可是自己的謀生手段,對自己的技藝保護的很嚴格,不會那麽容易教給別人的,其他人若想學藝,必須千辛萬苦想辦法能夠打動別人才能有所得。

  故而若是師長教你一技之長,便是教你在這個社會謀生的手段,父母給你血肉之軀,讓你降臨在這個世界,而師傅教你謀生手段,能夠讓你能夠存活在這個世間。

  故而這個時候的人認為師傅授藝之恩不下於父母之恩情,一個人若是成為了他人的徒弟,便要對他的師傅如同對他的父母一般恭順,欺師滅祖可是大逆不道的行為。

  拜師可是謹慎的行為,容不得半點馬虎,司馬玉的心裡十分的猶豫,能成為後世無數人敬仰的神醫華佗的徒弟,對於司馬玉來說也算得上無上榮耀。

  然而司馬玉記得華佗後來的結局好像並不圓滿,是得罪了曹操之後,被曹操在獄中拷問致死,甚至連荀彧求情都沒有用,這個時候成為華佗的徒弟,難免自己後來會被他殃及池魚。

  而且成為華佗的徒弟之後,司馬玉就得受到華佗的約束,任他差遣,還得一心一意的學習醫術,自己心中即使有抱負,將來也很難施展。

  司馬玉心裡更多的是不情願的,然華佗看到司馬玉猶豫不決的樣子,故意誘惑司馬玉道:“醫者濟世救民,為萬人所敬仰,亦乃是行善積德之舉,若是汝成為老夫的徒弟,老夫必定傾囊相授,讓汝也成為像老夫一樣受人敬仰的醫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