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漢臣》第42章 趙雲耶?
  說起了華佗,司馬防不由的回想起以前的事情,將目光看向司馬玉,面露傷感道:“昔日若是華神醫在此,汝父何至於如此英年早逝。”

  司馬玉有些不解,只聽見司馬防回憶道:“昔年汝父生病之事,便是由這位華神醫醫治的,華神醫第一次見汝父,汝父面色赤紅,心情煩躁,於是華神醫開出了一個藥讓汝父服下,同時命人取十幾個臉盆,緊接著汝父便吐出了幾十盆的紅頭小蟲,之後再為汝父開了個藥方,汝父之病這才減輕。”

  “當時華神醫說汝父之病三年之後會再發,命人再去尋他來治病,這病就能藥到病除,完全根治,結果三年之後汝父之病再發,結果華神醫恰好上山采藥而未歸,未能尋到,汝父才無治而早逝的。”

  司馬玉一聽,這不正是後來陳登生病華佗醫治的故事嗎,卻沒有想到會出現到他的生父的身上。

  司馬玉面露傷感之色,疑問道:“阿父生前是否喜食生魚。”

  司馬防點了點頭,面露驚訝之色,沒有想到司馬玉還有這樣的見識,道:“汝父生前特愛食生魚,尤愛切片蘸醬而食之。曰魚片未遭火旺之災,肉鮮嫩美也。華神醫乃說汝父之病皆源於此也。”

  司馬玉這才明白,自己的生父和後世的島國人一樣,喜歡吃生魚片啊。

  只是後世的生魚片能不用火人工消除裡面的寄生蟲,而現在並沒有這個手段,吃多了生魚片很容易得寄生蟲病的。

  司馬玉感慨道:“玉常聞水至清則無魚,魚也,遊於渾水之間,體內易生長病蟲,人若生食之,亦將魚體內之病蟲轉入到人之體間。若常食生魚,易生病也。”

  司馬防點了點頭,說道:“華神醫亦是此說法也。”

  正在司馬防等人傷感司馬玉生父過世的事情時,有仆人前來報道,說大將軍府聽聞司馬家抓住一個疑似刺客之人,派人來前來調查,已經在司馬府大廳等候。

  司馬防連忙不敢怠慢,連忙帶著司馬玉等人,前去大廳相見。

  司馬防早聽聞大將軍對此事異常重視,派了大批人馬來到司馬府,卻沒有想到大廳之內只有一人等候,而且沒有想到這人乃是司馬防相熟之人,大將軍府主薄,陳琳,陳孔璋。

  司馬防見如此,這說明大將軍對此事重視,但並沒有對司馬府起疑心,要不然陳琳完全可以帶兵衝入司馬府內搜查,那樣司馬防即使氣憤心裡也毫無脾氣。

  司馬防心裡也稍稍安了心,笑臉操著陳琳拱手道:“孔璋兄,別來無恙啊。”

  陳琳亦朝著司馬防拱手道:“建公兄(司馬防的字)亦別來無恙。”

  陳琳見到司馬防後面跟隨的人,司馬防的兩個兒子司馬朗,司馬懿都還認得,陳琳指著司馬玉朝著司馬防問道:“此是何人。”

  司馬防這才將司馬玉簡單的介紹給陳琳,亦叫司馬玉給陳琳行叔伯之禮。

  司馬玉聽到陳琳的名字時亦是一驚,沒有想到這麽快又會遇到三國歷史上又一個名人。

  司馬玉依稀記得這陳琳後來是袁紹的人,官渡之戰歸順了曹操,此人文采斐然,最為著名的乃是官渡之戰之前他為袁紹所寫的《為袁紹檄豫州文》。

  甚至後世的《三國演義》裡有這麽一段記載:檄文傳至許都,時曹操方患頭風,臥病在床。左右將此檄傳進,操見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覺頭風頓愈,從床上一躍而起,顧謂曹洪曰:“此微何人所作?”洪曰:“聞是陳琳之筆。

”操笑曰:“有文事者,必須以武略濟之。陳琳文事雖佳,其如袁紹武略之不足何!”遂聚眾謀士商議迎敵。  而後袁紹敗後,陳琳歸附曹操,曹操並沒有追究陳琳在《為袁紹檄豫州文》罵他之事。還讓陳琳擔任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軍國書檄多為陳琳等所作。

  曹操亦是博學多才之輩,對於陳琳的作品,有時曹操竟不能為之增減一字。

  由此可見陳琳文采多麽的厲害,司馬玉不由的多偷瞄了陳琳幾眼,心裡想著若是等得到陳琳的一篇文章回去細細品味該多好。

  陳琳聽聞司馬防講起司馬玉之事之後,亦是表面上誇獎司馬玉一表人才等等恭維之話,但並沒有將司馬玉放在心上。

  然後跟隨著司馬防來到了那間房內。

  陳琳來到床前,仔仔細細的檢查了那昏迷之人,包括此人的穿著打扮,樣貌體型,傷口傷勢等等。

  過了好久,陳琳這才朝著司馬防問道:“此人昏倒之時,此人身邊可是有一杆白色長槍?”

  司馬防點了點頭,亦是問道:“孔璋兄可認得此人?”於是司馬防連忙招手讓仆人將那杆白色長槍帶到這裡來。

  不一會兒,便看到一個仆人兩隻手擁抱著一杆白色長槍,走了進來,那仆人氣喘籲籲,滿頭大汗,可見這長槍很有些重量。

  陳琳走了過去,打量了一番,發現這杆長槍和大將軍何進之前形容的一樣。

  確認之後,陳琳這才轉過身來,朝著司馬防點頭道:“此人非刺客,實乃大將軍之救命恩人也。”

  司馬玉聽到這話,頓時一驚著實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只聽見陳琳又接著說道。

  “想必汝等應該聽說過,大將軍之前可是遭遇了兩撥刺客,大將軍的人可都當場斃命,而大將軍本人可謂是九死一生,差一點便沒有命回來。”

  而陳琳又指了指著床上昏迷不醒的人又接著說道:“若不是此人,為大將軍擋住十幾個賊人,大將軍恐就沒那麽容易逃脫。”

  陳琳又走到床前,看著這人,想起後來大將軍府派人去那行刺的現場的時候,那些賊人皆都當場斃命,卻並沒有見此人或者他的屍體留在現場,本以為此人已經離去,卻沒有想到會出現在司馬府的病床上,想起他的傷口有些惋惜道:“此人確實武藝高強,真壯士也,以一人抵擋十數賊人,還讓那些賊人全部當場致命,而自己只是受了一點小傷,只是可惜的是,這傷口有毒,這才昏迷不醒。”

  司馬玉,聽到這話,連忙將目光看向這床上昏迷之人,確實此人長得身高體碩,看上去也像是常年習武之人。

  司馬玉又看此人眉清目秀,確乃是英俊之人,而這又有如此武藝,難不成是歷史上哪個名人。

  司馬玉在腦袋裡面將三國使槍的名將們搜索了一遍,馬超,不像,這個時候馬超還是個十二歲的娃娃。難不成是趙雲,倒是有些符合,於是司馬玉連忙打量著此人,發現這個人的模樣確實很符合前世電視劇裡面趙雲的形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