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晚明大帝》第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的教學方式!
  徐三的傳銷只是點到為止,郝仁、郝尚見機行事,連說少爺受過仙人傳授法術。在村民們頂禮膜拜當中,徐三步履悠然地進了學堂。

  笑話,哥也是做過業務員的好麽?

  對這幫古代還沒有開啟民智、魯迅筆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農民們,還無法傳銷洗腦的話,那也太小看我了吧!

  原主人曾經的秀才功名,也讓村民先入為主就對徐三保持了尊敬。

  再加上他是地主,他們是佃戶,又加了一層畏懼。

  這兩個前提,也是很重要的。

  不然,徐三可能被綁起來……或者架在火架上烤了……

  郝仁、郝尚被徐三安排了任務,在青壯佃戶們農閑之時,練練刀槍劍戟之類的防護武功,徐三先不取租金,先讓自己的佃戶們休養生息一段時間。

  書店進帳、加上楊廷樞那裡搶劫來的,銀子他倒暫時不缺。

  至於從佃戶之中選拔一批家丁護衛,在鎮裡操練,原本是地主老財們常做的事情,這個階級是很怕死的,有錢人能不惜命麽?

  但,後果會如何,便難以預料了……

  ……

  學堂之內,窗外的幾棵老槐樹古木蒼天,但凡來此學習的孩子,進來之前無不要祭拜一下老槐樹,故老口口相傳,那是文星槐,拜之,則有大氣運。

  要是沒氣運呢?那就是心不誠唄……

  一群正襟危坐的學子,衣服簡樸,偶或有人拿手袖擦擦鼻涕,目光好奇而純淨,他們就像一張汙漬極少的白紙,空白的地方,需要徐三來填補。

  他們敬重而又期待地,抬頭目視徐三。

  引領徐三進來的賈平群站在一邊。

  徐三前世有過一個當老師的夢想,今生,終於能為人師表了……徐三也是有期待的,但正當他滿懷期待地走上講台,從不低頭的他身子一歪,隻覺得右腳矮了一截……好像地陷了……

  “哎呀……”徐三叫道。

  賈平群擦擦腦門汗水,急急忙忙蹲下來,把秀才公的右腳,使勁兒拔出來,這位鎮裡最受尊敬、時不時收點村民禮物的教書先生,此刻卻是像泥潭裡拔牛尾巴的孩童,使出了吃奶的勁兒……

  “學堂簡陋,公子勿怪……”賈平群尷尬,試探性地問道:“要不待會多向村民要些贄見?”

  古人之禮,拜師是要收贄見束脩之類的禮物,誰也不想免費乾活不是?

  徐三彎腰摸了摸腿腳,目視學堂,原來這個學堂果真簡陋,腳踩的不是地面,而是用地板搭起來一層,距離地面一尺左右,防潮、防蟲的……

  倒與他前世的村裡學堂頗似……

  “哈哈哈……”

  一場熊孩子取笑起來。

  柳如是也不禁莞爾。

  她坐在一群學子之間,一身儒服,戴了帽子,盡管她今天的衣服不顯眼,不鮮豔,但那潔白細膩的皮膚、婀娜窈窕的身段,還是能讓人一眼之下便注目她。

  她也很好奇,徐郎會講什麽?

  慣例的四書五經麽?以秀才的學問,這些當然不在話下了,但未免不新鮮。

  徐三也不在意一進來就出糗的事,徒然讓賈平群忐忑不已,坐臥不安,少爺不會是憤怒了吧?讀書人誰不要臉啊?

  當下的問題是,講什麽呢?

  盡管原主人的記憶裡,聲律、對對子、八股文、四書五經等各方面的科舉功底,也算扎實,但,徐三不想教這些八股啟蒙。

  十七世紀,

大航海時代了,還要什麽八股?八股能提高生產力嗎?不能!  當然,科舉選拔是一種進步,八股文能在明清兩朝延續幾百年,說它一無是處,也是有失偏頗,至少作為選擇國家管理人員的評判標準,時人也找不到比它更好的方法了。

  好的選拔方式,可以采取,但是選拔的內容……都是為統治者服務的……作為穿越者的徐三,準備換一種方式……

  瀏覽了一下可用的系統商城物品,徐三溫文爾雅地咳嗽一聲,叫人送進來一個馬蹬……

  當著所有人的面,徐三把馬蹬高高舉起來……

  “這……”賈平群、柳如是、學生們都覺著不解。

  “諸位後生請看,馬蹬,今天我便從這小小的一個馬蹬講起……”徐三興致勃勃,引領眾人的目光:“你們可以適當舉手發言。”

  張二更的孩子張牛躍躍欲試:“徐先生,這馬蹬學生見過,可是,馬蹬能讓學生們考中童生、秀才,不再吃苦受累嗎?”

  聽起來這話有諷刺意味,但從孩子嘴裡說出來,全然不是如此。

  原本的賈先生講課,古板枯燥,一看徐三換了方式、有點平易近人,孩童的天性,便體現了出來。

  然而很多學生的真正的夢想,是魚躍龍門!是脫掉粗布麻衣!換上儒服方巾,換上官服!

  徐三能否改變呢?

  “問得好,待會我就會說關於吃飽穿暖的事兒。”徐三一副勝券在握、遊刃有余的樣子:“先說馬蹬,你們聽起來,包括賈先生、柳姑娘,我講的這個馬蹬,毫無由頭是不是?”

  “不然,你們沒想過。在沒有馬蹬之前,我們和敵人的作戰方式,皆是差不多。坐在馬上,也不穩定。”

  “有了馬蹬之後,騎兵能夠在馬上漸漸坐穩、很大程度地發揮馬上的兵器,它甚至改變了我們過往的歷史。倘若沒有馬蹬,你們想象一下,騎兵的戰力還會那麽可怕麽?”

  “人的力氣,終究是有限的,但想象力和創造力,是無限的。”

  “好了,話說回來,你們再想想我先前叫你們搭建的代耕架,使用那些機械,足足比得上四條牛的力量!而我們只需要三個人來做,甚至婦人、孩子也可以!還有,鎮裡的水車、拉磨等等。”

  “你們大概明白先生想說什麽了:想過得好,除了科舉,我說的這些東西,也至關重要。而現在,我給了你們這個條件,倘若你們能像匠戶一樣努力創造,每個月都會有一二兩的獎金……”

  賈平群、柳如是若有所思。

  明末盡管內憂外患,但是科舉選拔,在北直隸、南直隸一直都在按常規進行,以科舉制度出頭,這種觀念可謂深入人心。

  然而,這個時代,也受到了商品經濟、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猛烈衝擊,又加上內憂外患,就像前文也提過的經商思想、拜金主義大行其道,甚至壓過了科舉。

  所以, 徐三引導他們如何更好地活在當下、更好地利用當下的條件去創造,這種措施,是可行的。

  “好了,這一堂課你們繼續學習、背誦啟蒙文字……”徐三把馬蹬放在案頭,走出了學堂大門。

  對了,文字……正好可以在自家學堂普及簡體字!

  按他這種思想進行下去,人群逐漸壯大,識字的人增多,民智逐漸開啟,獎勵匠戶與各種工藝……大有可為,徐三想想就無限憧憬!

  站在老槐樹下,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

  學堂裡面,傳來了朗朗書聲。

  古代的私塾、社學啟蒙教育,雖然內容和現代不同,但方式差不多,都是背誦聲律韻文、對聯基礎,為寫八股文打基礎的。

  “你說的這些,我也沒有想過,可謂微言大義,切切實實地為民取利。”柳如是敲敲折扇:“我很欣賞這個樣子的你。”

  “過獎,過獎。”徐三的目光略有得意,那是自然,我可是要在這個時代重開一片天地的人!柳如是還沒見識他真正的厲害呢……

  當然,任重道遠。

  不過,有個能理解自己的人,真好。

  “如是,謝謝你。”徐三的目光就如這初升的晨曦一樣,柔和,溫暖,不傷人。

  “謝我做什麽?”

  “就是謝謝你,另外,你有沒有發現,平時我們寫字的時候,總會有意無意地簡化它,但大家都看得明白?”

  “嗯,確實。”

  “我就準備推行這種簡體字。”徐三道:“只有這樣慢慢來,我們和他們,才有希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