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稷下春秋》第193章、1語驚醒困苦人
第二章朝聖者

 不過王耀沒有太多的心思研究這個神奇的天降石,他一路上都在跟強巴請教藏語的事情,也買了幾本藏語書帶來,用來學習翻譯。

 但是強巴卻告訴王耀,藏族現在用的藏語是松讚乾布改良過後的,如果他要翻譯《四部醫典》,需要的學習的是苯教流傳的古藏語。

 這個消息讓王耀有些受打擊,不過他覺得,總會有辦法的,要試試。

 從機場出來,有專門的車來接王耀和強巴,坐在車裡向著布達拉宮的路上,王耀雖然有些煩心,但是依舊被外面的景色震撼了。

 純精結奇狀.皎皎天一涯.玉嶂擁清氣.蓮峰開白花.

 半岩晦雲雪.高頂澄煙霞.朝昏對賓館.隱映如仙家.

 唐代詩人呂溫對於吐蕃的描寫真的一點都不誇張,甚至還有些弱化了。

 一望無際的平原草地,帶著綠草的青蔥和黃土的淒厲,雅魯藏布江的瑪瑙綠將兩岸隔斷,一面風吹草動見牛羊,另外一面山巒玉璋重疊直衝雲霄,雲海被山巒隔斷,真的是一副人間仙境的模樣。

 近處還是芳草連天,遠處已經是白雪皚皚了。

 王耀從來沒想過,夏風和冬雪會出現在同一副畫面中。

 這種震撼,讓王耀有些喘不上氣。

 “快吸氧!”強巴的聲音在王耀耳邊響起。

 司機是個穿著藏族服飾的大漢,看到王耀消瘦的身板用藏語跟強巴說了兩句,似乎在嘲笑王耀的身子骨弱。

 強巴跟那名藏族大漢說了下王耀此行是為了救人來的,大漢黝黑的臉上閃過一絲的竟然,也不再嘲笑,還拿出一根金剛杵遞給王耀讓他握著,嘰裡咕嚕的說了一句話。

 “多吉是寺院的護法,這是佛祖加持了祝福的法器,你握著會適應高原的氣候。”強巴翻譯到。

 王耀握著那根金剛杵,分量不輕,而且是真的純金的,估計拿到城裡至少能買幾萬塊錢,竟然只是個法器而已。

 不知道是不是心裡作用,王耀覺得自己的高原反應似乎真的好了一些,對著開車的多吉用藏語說了聲謝謝。

 “你會說藏語?”多吉驚訝的問道。

 “路上學的。”王耀笑了笑。

 “剛學的?這麽厲害?”多吉大驚。

 “只會說一些,能聽懂一些,但是不能說的太快。”王耀說道。

 於是接下來的行程,多吉跟王耀就用藏語摻雜著漢語交流了起來,建國之後內地和藏區的交流多了,寺內的僧人都會一些漢語,只是平常不輕易開口。

 多吉很健談,一路上給王耀介紹著拉薩的風格土人情,還有一些人文典故。

 機場通往拉薩有一條直通公路,其他的地方還都是草地,地勢平坦,那條母親江雅魯藏布江翠綠可人,而且在光照不同下有著好幾種顏色。

 草地上不一定什麽時候就出現一個帳篷,點綴著草原的景色,成群的耗牛和羊等牲畜是王耀這輩子見過最多的動物群了。

 這些風光都讓王耀心潮澎湃,這裡沒有一見磚瓦建築,全部都是大自然最原始的風光,直到那座毅力在山巔上的布達拉宮出現在王耀的視線後,這是第一座磚瓦建築。

 但是王耀卻覺得這座建築,跟城市的建築,完全不一樣。

 這座宛如太陽一般的巨大宮殿,沒有任何城市建築的冷漠和堅硬,反而顯得溫暖和柔軟,帶著讓人敬畏的震撼。

 看山跑死馬,只是個輪廓,車子開了半個多小時也沒到達,但是兩邊的風貌已經有些變化了,出現了帳篷群和更多大人口,而且人也多了起來。

 華夏民族的少數民族服裝都是極其美麗的,讓人印象深刻。

 藏族服裝以袍為主,可能因為佛教僧袍的印象,加上畜牧民族對於動物票的運用和大自然賦予的原始色彩,讓藏族的服裝在保暖之余,有著另外的的美麗。

 而且聽多吉和強巴介紹,藏族的服裝可以分辨出身份職業,普通人,僧人還有達官貴人。

 普通人因為放牧就是藏袍多是動物皮毛,僧人的僧袍是錦緞紅袍,達官貴人的服裝就比較多樣了,多是用絲綢為布料繡花,領口和袖口鑲金,下身多是虎皮或者豹皮。

 而且藏族人的腰帶很重要。

 而且藏族人喜愛寶石點綴,不管男女,手臂和耳朵賞,還有腰間都帶著各種金銀,寶石瑪瑙獸牙等,這不是為了炫富,而是每一種寶石都有一定的意義,比如左手戴銀釧,右手戴寬二寸的硨磲圈,據說此圈是從小就必須帶的,以使死後魂不迷路。

 另外,無論貧富,都要戴兩串念珠,富者戴大蜜蠟珠,胸前除掛銀鑲珠石胸飾外,必戴佛盒,富者還頭戴“巴珠“,價值千金。

 對比了一下這些豐富的寓意服飾和裝飾,王耀突然覺得現代人穿的衣服,真的很蒼白單薄。

 不過更加讓王耀驚訝的是沿著馬路有一種人,他們走一步就五體投地,匍匐,周而複始的跪伏著走路。

 看了一路,大約有見到了十幾個,前面似乎有更多王耀終於忍不住發問了“這些人,在做什麽?”

 “在朝聖。”強巴說道“用漢語來說叫做磕長頭,是我教最虔誠的信仰者禮佛的方式之一,磕頭朝聖的人在其五體投地的時候,是為“身”敬;同時口中不斷念咒,是為“語”敬;心中不斷想念著佛,是為“意”敬。”

 王耀心中一驚,看著車子飛速駛過後的那些朝聖的人“這麽一路磕到哪裡?”

 “從自己的家開始,一直到寺院。”強巴笑道。

 王耀倒吸一口了冷氣,他們從拉薩的機場開車過來都半個小時了,這些徒步不說,還要匍匐跪拜叩首,這是一種什麽樣的行為?王耀不是很理解“如果家很遠呢?”

 “朝聖是沒有路途,只有虔誠的。”多吉笑著介紹到“你能跟你的信仰計較路途長短?”

 王耀身子一顫,驚愕的問道“這是為了什麽?”

 多吉和強巴對視了一眼,同時笑道“沒有信仰的人是不會明白了,佛說,一切為空,沒有為什麽。”

 王耀覺得自己的三觀再次受到了衝擊“能停下一下嗎?”

 強巴看向多吉,多吉想了想,把車子停在路邊,反正這條公路,來往的車子很少。

 王耀下了車手裡握著那根金光閃閃的金剛杵,走到路邊一個臨時的小帳篷邊,小帳篷錢有著一家三口,一個藏族男子,一個藏族婦人,還有一個看著只有五六歲的孩子。

 高原上的人們都有著高原紅就算皮膚黝黑也遮掩不住高原的風霜,但是這就是高原人。

 王耀一身現代人的打扮,在藏族人眼中已經不算多新奇了,這幾年來藏族旅遊的國內人不計其數,見怪不怪了。

 王耀走到這一家三口身邊蹲下,用還有些生疏的藏語說道“大叔您好。”

 藏族大叔的額頭已經滿是老繭了,但是笑起來卻很和藹“你好啊,同胞。”

 藏族小孩眨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王耀,王耀的皮膚白皙跟他見過的所有人都不一樣,在那雙純真的眼眸裡,王耀看到了好奇和害怕。

 王耀對著小男孩露出一個溫柔的笑容,在兜裡摸了摸,摸出了兩塊水果糖,遞給小孩。

 彩色的糖果紙讓小孩眼前一亮,伸手要去拿,但是又收回手,抬頭看著自己的媽媽。

 藏族婦女對著王耀笑了笑,說了聲謝謝後,小孩也弱弱的說了聲謝謝,髒兮兮的小手抓過王耀手上的糖,吞著口水,卻放進了自己的兜裡。

 “為什麽不吃呢?”王耀看著小孩的動作,愣了一下。

 “留著給阿爸吃。”小孩用有些沙啞輕弱的嗓音說道。

 王耀心跳一滯。

 藏族男人笑得滿臉欣慰,把糖從小孩兜裡拿了出來,剝開喂給他,小孩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沒有抵擋住糖果的誘惑。

 “朝聖的路上經常吃不到東西,所以習慣了節約口糧,糖果是很好的補充體力成分。”站在王耀身後的強巴解釋道。

 王耀莫名的心口一睹,看著這一家三口被風霜磨礪的面容,雖然憔悴,但是卻透著一股生命湧動的勃勃生機,而且他們的眼睛裡沒有任何雜質,純淨的讓王耀心顫。

 這是一種什麽樣的虔誠,才能讓著一家三口一路跪到拉薩?

 這三口人從老窖藏東廚房,沿著這條國道抑製磕長頭,六個月時間一千多公裡,只為了來寺院朝聖。

 為了什麽?王耀想不通。

 但是從這一家三口的狀態,王耀似乎又有些懂得了,什麽叫虔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