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223章白馬之戰
江東世家豪強欲囤積糧食,與揚州牧秦宜鬥,在秦宜看來屬於小兒科,哪裡會是他的對手?

這個時代也不過是在糧食方面做做手腳,與後世金融戰那種複雜程度相比,根本不在同一個檔次上。不就是錢嘛,秦宜有的是錢,隨便玩都能把江東世家豪強逼到絕路。

江東糧食風波告一段落,後果立刻顯現出來了,借的錢是不是要償還?即便是沒有借錢的家族,手裡的錢揮霍光了,那也不行啊。更何況,揚州稅收政策難以撼動,手中的土地便成為負擔,拋售土地已成必然。

好嘛,土地價格飛流直下,賣的多買的少,更多的人在觀望。

感覺土地價格進入合適價位,秦宜出手了,低價位悄悄吸納,大量廉價土地進入秦宜手中。

秦宜不愁土地多,他有無數的屯田兵,土地再多不過是多招收些人而已。

既然秦宜有謀天下的野心,眼光就必須放遠一點,手裡沒有一點拿捏怎麽可以呀。

土地兼並是吧,你怎不能兼並到秦宜手裡吧?手裡有牌,隨時可以將他們玩弄於股掌之中。

......

曹操大軍攻打徐州,謀士田豐曾經力勸袁紹,趁曹操後方空虛之時,兵發黎陽。袁紹卻以幼子有病為由,拒絕發兵。如今曹操大軍回撤,袁紹才回過神來。

袁紹召集文武商議,說:“我欲進攻許都久矣,方今春暖,正好興兵。”

河北一乾謀士無語,曹操兵力空虛你不發兵,等人家曹操大勝而歸才想起發兵,早幹嘛去了。

袁紹無腦,多數謀士不想指責袁紹,沉默以對。

“前段時間曹操攻徐州,許都空虛,不及時進兵。今徐州已破,曹軍銳氣正盛,未可輕敵。不如相持久待。等待曹軍有破綻時,再采取行動。”

田豐這人也算有見識,謀略的確不錯,上一次勸說袁紹及時出擊,無果而終,此次再一次表達自己見解。

但有一樣,田豐此人不太會說話。你說你提建議,提上一次事情幹嘛,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果然,袁紹臉色非常不好看。

似田豐這般勸說,不如不勸。

你讓袁紹臉上下不來台,他會聽你勸說才怪!

果然,袁紹擺擺手,說:“不必多說,我意已決。”

袁紹語氣決絕,不容反對,眾謀士善於察言觀色,無人自找難看。

但是,田豐是一頭倔驢,你越是不聽我越是要說,十頭牛拉不回來的主。

“不可......”田豐力勸袁紹不可輕易動兵:“若不聽良言,出師不利。”

哎,良言雖好,也要對方聽進去。這檔口已經不是勸與不勸,聽與不聽的事情。

作為謀士,在討論的過程中積極建言沒有錯,及時糾正主公錯誤。但是,袁紹既然決定出兵,此時,謀士若繼續表達反對意見,恐怕非明智之舉。

如田豐這般極力反對,若袁紹聽其勸而改變主意,必然不利於威信。而且,田豐說出師不利那種話,無疑有動搖軍心之嫌。

比如曹操一方,戰爭之前,曹操陣營的孔融,大約也想扮演田豐、沮授的角色,總而言之,開口就是敵軍威武,我軍渣渣,如果開戰,我軍必亡!

孔融的這種論調,在曹操陣營根本沒有人敢響應,而且被荀彧當場打臉後,孔融也不敢發表這種論調了。

兩軍作戰,士氣是非常重要的。

在開戰後,一方陣營的高級重量級人物,都公然散播這種失敗的言論,而且還被大家認為他們很有遠見,這意味著什麽,豈不是顯得主公很無能嗎?

在做出重大決策時,

一方陣營內部總會存在分歧,在討論階段,大家可以隨便發表不同意見。但是等做出決定後,所有的人都應該放棄分歧,努力把這件事做好,而不是開口閉口給大家潑涼水。所以說,僅從這一點來說田豐等並不是合格的謀士。

既然袁紹做出決定,無論決策正確與否,田豐等應該考慮下一步作戰策略,而非與袁紹爭辯戰與不戰的問題。

果然,袁紹大怒:“你等弄文輕武,出言不遜,動搖軍心,該當死罪。”

袁紹盛怒之下,欲斬田豐,被眾人勸阻。

袁紹這樣做沒有錯,你丫的與我唱反調,戰爭還沒有打起來,便說些喪氣話,殺你也是應該。

袁紹派遣大將顏良為先鋒,進攻白馬。

沮授勸阻:“顏良性狹,雖然驍勇,不可獨任。”

袁紹不聽勸言,說:“我手下上將,不是你等所料。”

到了這地步,袁紹一意孤行,聽不進任何勸阻。

袁紹有驕傲的資本,冀州臨戰準備也不是一日,可謂兵強馬壯,糧草豐盛,相信曹操絕非對手。

僅憑兵馬數量、糧草豐厚,就以為能打勝仗,袁紹這樣想本身就是錯誤的。看他手下謀士,心不往一處使,冀州內部派別林立,各懷心思,很難形成合力。

所以說,一方陣營凝聚力非常重要,在派系龐雜的一方,輸就會輸在凝聚力上。田豐、沮授站在了袁紹對立面,哪怕袁紹排兵布陣,他們還是堅持自己觀點,不可避免對冀州整個陣營產生影響,能打勝仗才是怪事。

反觀曹操一方,則很少有這問題。

而且在大戰之前,該解決的都解決掉了,內部造反勢力連根拔起,外部徐州劉備也被他提前消滅,如今一門心思應對冀州袁紹。

曹操手下文臣武將一條心,諸夏侯曹,五子良將,潁川文人集團,都是鐵桶江山,緊密圍繞在以曹操為核心上的。

兩相對比,優劣自明。

二月末,冀州顏良、郭圖、淳於瓊一路進發,聲勢浩大, 東郡太守劉延大驚失色,死守東郡,並慌不迭向許都曹操告急。

曹操聞訊,引兵十五萬出許都東進,兵分三路,抵擋冀州大軍。

一路行進,連續接到東郡太守劉延告急文書,曹操親自提五萬軍隊親臨白馬,靠山扎住兵馬。

遙望山前平川曠野之地,顏良前部兵馬十萬,排成陣勢。

曹操大駭,回顧呂布舊將宋憲,說:“我聽聞你乃呂布部下猛將,今可與顏良一戰。”

你妹,曹操這是讓宋憲試刀。

顏良作為袁紹手下頭號大將,即便曹操沒有與之交戰,也知道不可小視。初次相戰總要有人試試水,曹操肯定不會讓自家親信上前冒險。

也是,作為呂布手下叛逆,曹操自不會珍惜,你不去試刀,誰去?

宋憲領諾,綽槍上馬,直出陣前。

顏良威風凜凜,橫刀立馬於門旗下,見宋憲快馬奔至,顏良大喝一聲,縱馬來迎。戰不三合,手起刀落,斬宋憲於陣前。

曹操大驚失色:“真勇將也!”

魏續說:“殺我同伴,願去報仇!”

曹操點頭應充,魏續上馬持矛槍,徑出陣前,大罵顏良。

顏良也不答話,縱馬來戰,僅一回合,劈頭一刀,斬魏續於馬下。

被顏良連斬二將,曹操臉色很難看,說:“誰能抵擋顏良?”

大將徐晃應聲而出,縱馬殺入戰場。

徐晃雖勇,也分對手,與顏良相戰二十回合,終不敵顏良,敗回本陣。

顏良之勇,令許都大軍無不駭然。

袁紹手下大將顏良如此勇猛,曹操無奈,不敢再派大將出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