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229章誰算計誰
官渡之戰非常殘酷,這次戰爭曹軍所坑殺的降卒前後有七萬多。佐證便是曹操自己給漢獻帝的奏章裡承認:“凡斬首七萬余級。”

先不說雙方兵力的真實性,官渡決戰袁紹前線軍隊有十余萬,也就是說袁軍絕大部分被坑殺。曹操在偷襲袁紹糧車時,就曾將一千多降卒一律割下鼻子,向袁軍示威。

如此殘忍地大規模坑殺降卒,在歷史上是也不多見。

此次屠殺,其原因不象屠徐州那樣為報私仇。可能曹操擔心降卒造反,再者是曹軍糧食奇缺,袁紹運來的糧草已被曹操統統燒掉。

在歷史長河中,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也說明戰爭的殘酷性。

揚州牧秦宜之所以率五萬兵馬北上,也是因為曹操合縱的結果,並許諾秦宜好處,讓他出兵幫助對付袁紹。

不錯,揚州牧秦宜是答應了曹操,在合適的時機北上。當初曹操的確處於弱勢,被冀州袁紹壓著打,而且曹操還面臨糧食短缺,陣營不穩,形勢極度惡劣。

話說,秦宜為何要答應曹操請求,出兵幫助曹操,讓曹操與袁紹拚個你死我活,豈不更好?

秦宜當然不傻,幫助別人對自己可沒有半點好處,他之所以答應曹操出兵相助,估計也有目的。

各有各的算計,秦宜知道,身處三國到處都是坑,你不坑別人,別人也會坑你,老實人都屬於盤中肉。所以,誰也別說誰,不被人坑,或者坑別人才算真本事。

有一點曹操不知道,秦宜除了答應了曹操出兵的要求,他同時也答應了袁紹合縱的請求。

曹操派出使節出使張繡和劉表,那是擔心他們在背後下手。袁紹派使者出使張繡、劉表,是希望他們兩家能在曹操背後搗鬼,分散曹操的兵力。與張繡、劉表相比,揚州牧秦宜不僅比他們強大,位置也很關鍵,可以直接構成威脅。無論是曹操還是袁紹,他們更重視揚州牧秦宜這一股勢力。

所以說,秦宜手中的籌碼相對重一些。

秦宜在曹操和袁紹之間兩面討好,這就非常惡劣。如同一個女人許了兩個婆家,真的無底線了。秦宜不是古人,為了生存他什麽都能做,節操算什麽?

秦宜北上,曹操心中高興,冀州袁紹也是心知肚明,雙方都以為秦宜是來幫助自己的。

揚州軍隊走到一半路程,官渡戰場發生巨變。原本以為勝利的一方袁紹竟然敗了,而看上去搖搖欲墜的曹操,竟然反敗為勝,令天下人掉了一地眼球。

按理說,既然曹操擊敗袁紹,揚州牧秦宜這一支奇兵似乎似乎失去了作用。的確,如今曹操扭轉局勢,變弱勢為強勢,根本不需要秦宜出兵幫忙了。

此一時彼一時,當初曹操也沒有想到局勢發展如此之快,處於弱勢的他竟然翻盤了。

然而官渡之戰大勝,曹操卻在裝糊塗,似乎希望秦宜繼續北上。

事實是,秦宜這裡也在裝糊塗,沒有掉頭往回走。

沒有人知道曹操安的是什麽心,任由秦宜五萬大軍慢悠悠走入中原腹地。

毫無疑問,秦宜應該知道這場戰爭的結果,再加上陳宮派出去的探子,具體戰爭細節或許摸不清,戰爭結局肯定知道。

這就有意思了,曹操能裝癡賣傻,秦宜也會裝癡賣傻,全不管官渡最新戰況,依舊不緊不慢北上。

倒是冀州袁紹敗北,心急如焚,一面緊鑼密鼓集結兵力反撲,同時也派人去催促秦宜率兵加速前進,協助冀州軍隊抵抗曹操。

三方勢力各懷心思,袁紹一方訴求簡單,盼望著秦宜快一點抵達。

剩下的曹操一方和秦宜一方恐怕不那麽簡單,

甚至說有點詭異。為毛曹操沒有派人通知秦宜撤兵?

為毛秦宜還在繼續北上?

窩日,這也太不正常了。

站在曹操角度,尤其是官渡之戰取得勝利之後,心裡更不擔心揚州五萬兵馬鬧么蛾子,畢竟揚州到青州戰場路途遙遠,補給困難,就算秦宜有不良企圖,曹操很容易對付他。

尤其是在曹操知道,揚州牧秦宜親自率兵離開揚州北上之後,乾脆來個不聞不問,任由秦宜北上,曹操心裡沒有大陰謀,那才是怪事。

毫無疑問,誰都有訴求,各懷鬼胎。究竟曹操算計的好,還是秦宜算計的好,只有靠時間來驗證。

秦宜與臧霸見面,那就不難看出其中的門道,無疑,此次秦宜北上,與泰山郡臧霸有關。看看秦宜北上的路線就很清楚,他選擇了泗水河東岸向北行進。

曹操為了籠絡秦宜,竟然舍得把下邳城許諾給他。

而且,秦宜所經過泗水河東岸一些地方,比如任城,為了不與秦宜產生摩擦,也因為戰事需要,這裡的兵力早就被曹操抽調一空。

確切滴說,秦宜大軍路過的地方,都有可能成為他的地盤。

由此可見,為了讓秦宜北上,曹操下了大本錢的。

所謂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甚至有玩鋼絲繩的意思,一不小心玩砸了,有可能雞飛蛋打。

秦宜這邊也不是沒有依仗,難說他在冒險。

雖然他只是揚州牧,別忘了淮陰在他的手裡。假設秦宜有野心,趁著曹操與袁紹大戰之際而無暇顧及東部,秦宜很有可能聯合臧霸,霸佔整個山東半島。

哪怕計謀失敗了,他也可以退守淮陰。

當然,在這件事情上,臧霸也很關鍵。

秦宜走到這個位置停下來也很有講究,這裡距離戰場不遠,距離河北也不遠,向東便是青州。

秦宜掉頭往西走,插手曹操與袁紹大戰中,不管他最終幫助誰,都可能決定戰爭的最終走向。

即便秦宜停留在此,駐足觀望,也不失為上上之策。坐觀曹操與袁紹之間的戰爭,你們使勁打,最好兩敗俱傷。也不排除分一部分兵力直接向東擴展,將山東半島與揚州連成一片。

老大和老二打仗,老三的角色很重要,即可以聯合曹操,也可以聯合袁紹。

無論秦宜選擇哪一個方案,後果都非常可怕。秦宜聯合曹操共同打擊袁紹,那麽,袁紹就死定了。反之,若秦宜聯合袁紹對付曹操,估計曹操也夠嗆, 不死也要脫層皮。

最簡單的策略則是揮軍向東,霸佔整個山東半島,此時,無論是曹操還是袁紹都會乾瞪眼。只不過當他們雙方殺紅了眼之後,即便秦宜佔領山東半島又能如何?

如果讓秦宜達到目的,那麽,秦宜的實力會迅速提高。哪怕擁有四州之地的袁紹,與秦宜相比也是半斤八兩。

至於曹操,恐怕就不夠瞧得了。

話說,曹操不會那麽傻吧,連這一點都看不出來嗎?

以曹操的雄才偉略怎麽可能看不出秦宜的目的,顯然,曹操胸有成竹,就等秦宜入套。

秦宜是個例外,曹操一不小心養虎為患,成為他的潛在對手。曹操走到今天,絕對說明他的智慧非一般人可比。但在秦宜這件事上屬於弄巧成拙,不是曹操不想剿滅他,實在是無能為力。曹操屬於非常果斷的人,這從消滅呂布以及後來出兵徐州擊敗劉備不難看出。

但是,秦宜一次次地在自己威脅下能安然無恙,而且一次比一次強大,令曹操非常無力,心裡不知道飄過多少草泥馬。

曹操自己都感慨,這家夥運氣爆棚,沒治了。

雖說此次曹操設計,意圖消滅秦宜,造成揚州群龍無首,但曹操並沒有多大信心,面對秦宜的運氣,曹操都有點神經質了!

不能說曹操智慧不夠,實在是曹操那些陰謀詭計,在秦宜眼裡幾乎都是透明的。

雖然曹操雄才大略,在趨勢面前卻落了下乘。秦宜之所以不想過早觸怒曹操,盡量低調一點,其目的不外乎希望延續趨勢,讓曹操與袁紹之間的戰爭如期發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