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276章自相殘殺
倉亭兵敗,袁紹回到信都,從此一病不起。

袁紹歲數不小,慢說在外長期征戰,疲憊不堪,重要的是心靈遭受重創。若當時回到鄴城修養,或許還好一些。結果被揚州牧秦宜勸說去信都,路途遙遠,折騰下來恐怕不太妙了。

前段時間袁紹病情時好時壞,九月下旬這一日,袁紹舊病複發,吐血數鬥,昏倒在地。

劉夫人慌救入臥內,袁紹已經病勢漸危。

劉夫人急請審配、逢紀,直至袁紹榻前,商議後事。

袁紹動了動手指,卻說不出話來。劉夫人問:“尚可繼後嗣否?”紹點頭。審配便就榻前寫了遺囑。紹翻身大叫一聲,又吐血鬥余而死。

袁紹既死,審配等主持喪事。劉夫人便將袁紹所愛寵妾五人盡行殺害,又恐其陰魂於九泉之下再與紹相見,乃髡其發,刺其面,毀其屍,其妒惡如此。

袁尚恐寵妾家屬為害,並收而殺之。

審配、逢紀立袁尚為大司馬將軍,領冀、青、幽、並四州牧,遣使報喪。

袁尚接掌冀州,袁譚心中憤恨:“我為長子,反不能承父業,袁尚乃繼母所生,反承大爵,心實不甘。”

郭圖獻計:“主公可勒兵城外,隻做請顯甫、審配飲酒,伏刀斧手殺之,大事定矣。”

袁譚從其言。適別駕王修自青州來,袁譚將此計告之。

王修說:“兄弟者,左右手也。今與他人爭鬥,斷其右手,而曰我必勝,安可得乎?夫棄兄弟而不親,天下其誰親之?彼讒人離間骨肉,以求一朝之利,原塞耳勿聽也。”

袁譚怒,叱退王修,使人去請袁尚。

袁尚與審配商議。

審配說:“此必郭圖之計也。主公若往,必遭奸計;不如乘勢攻之。”

袁尚依言,便披掛上馬,引兵五萬出城。

袁譚見袁尚引軍來,情知事泄,亦即披掛上馬,與袁尚交鋒。

袁尚見袁譚大罵。袁譚亦罵聲不絕:“你藥死父親,篡奪爵位,今又來殺兄耶!”

二人親自交鋒,袁譚大敗。

袁尚親冒矢石,衝突掩殺。

袁譚引敗軍奔平原,袁尚收兵。

袁譚與郭圖再議進兵,令岑璧為將,領兵前來。

袁尚自引兵出冀州,兩陣對圓,旗鼓相望。

岑璧出罵陣,袁尚欲親自出戰,大將呂曠,拍馬舞刀,來戰岑璧。二將戰無數合,曠斬岑璧於馬下。

袁譚兵又敗,再奔平原。

審配勸袁尚進兵,追至平原。

袁譚抵擋不住,退入平原,堅守不出,袁尚則三面圍城攻打。

袁譚與郭圖計議。郭圖說:“今城中糧少,彼軍方銳,勢不相敵。愚意可遣人投降揚州秦宜,使揚州兵將助攻冀州,袁尚必還救。將軍引兵夾擊之,尚可擒矣。若擊破尚軍,我因而斂其軍實以拒之。揚州軍遠來,糧食不繼,必自退去。我可以仍據冀州,以圖進取也。”

袁譚從其言,問曰:“何人可為使?”

郭圖說:“辛評之弟辛毗,字佐治,見為平原令。此人乃能言之士,可命為使。”

袁譚即召辛毗,毗欣然而至。袁譚修書付辛毗,使三千軍送毗出境。

辛毗來到鄴城面見徐庶,轉達袁譚親筆信。

徐庶看罷,沉思不語。

良久,徐庶說:“我主雖然與袁家沾親帶故,畢竟此事屬於袁家內部爭執,揚州兵馬直接出兵攻擊袁尚,道義上講不通。若袁譚真心投靠揚州,不若趁袁尚不備,率兵西至,奪取館陶、廣平、邯鄲、魏郡等地,背靠揚州軍為馳援。若袁譚兵敗撤到鄴城,袁尚追擊而來,揚州便有了迎戰的理由。

”牽扯到道義,辛毗似乎無話可說。

徐庶的意思,辛毗明白,揚州兵馬可以幫忙,但必須有理由,免得落下口實。

想了想,辛毗覺著是個不錯的策略:“大人所言極是,毗回去稟報主公,再做決定。”這種事辛毗當然不能當場拍板。

徐庶擺擺手:“那是當然,等商量好了再說吧。”

辭別徐庶,辛毗回去稟報袁譚。

徐庶不會輕易插手,要插手也需要你們先打起來再說,揚州兵馬越晚插手越有利,最好在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揚州兵馬出手要輕松多了,而且理由也不錯。

呵呵,既當婊子又立牌坊。

其實,這個時候曹操已經去了關中,以揚州牧秦宜的實力,完全可以將袁家滅掉。但是,既然計策早已經確立,而且是借力打力,何必過多消耗揚州軍隊?

火候很重要, 若揚州主動攻擊冀州,會讓袁家兄弟一致對外,這種吃虧的事,秦宜不乾。

袁譚與郭圖等商議,相比徐庶提出的意見,似乎也沒有其它好辦法。袁尚佔據主場,實力雄厚,袁譚偏居一偶,兵力也不過三四萬之眾,如何是袁尚的對手?

郭圖說:“主公,看來也只有西進一途。我軍突然襲擊,主力西進,袁尚必然窮追不舍。他打到鄴城,揚州兵馬也就有了與袁尚開戰的理由。”

“好吧,也只能這樣了。”袁譚終於下了決心,揮軍西進。

袁譚只在平原留下少量兵馬守城,率三萬大軍突圍。

圍城兵馬猝不及防,被袁譚突圍而去,袁譚一路西進,橫掃清河、館陶、廣平等地。

袁譚突然來這一手,令袁尚措手不及,等他得到消息,袁譚早已經去遠了。袁尚慌不迭點起五萬大軍征討袁譚,一路尾隨追擊,一時間冀州大地烽煙四起,戰火再起。

袁譚一路西進,不斷散播袁尚為了上位而藥死袁紹,惡毒至極。

袁尚終於在廣平追上了袁譚,雙方展開大戰。袁尚兵強馬壯,袁譚不敵袁尚,退往邯鄲,不敵再退魏郡,連番大戰,雙方消耗了不少兵馬。

魏郡在鄴城的北面,袁尚窮追不舍,袁譚繼續後退,戰火燃燒到了鄴城。

袁尚打到了鄴城,給揚州兵馬送上出兵的理由。

鄴城守將關羽點起兩萬兵馬出城北上,與袁譚合兵一處。

袁譚所率殘兵也就有一萬有余,布置在揚州兵馬前陣,列陣待敵。

北方煙塵滾滾,一定是袁尚追兵而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