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102章太史慈
  這是一次漂亮的斬首行動,為秦宜帶來了莫大好處,至少雙方軍隊不需要廝殺,避免無謂傷亡。

  江東兩萬五千軍隊幾乎完整接管,揚州牧秦宜手中的軍隊再一次急劇膨脹。

  因為有張昭、陳武等人協助,整編要簡單的多,秦宜讓龐統、紀靈與張昭等人商量著辦,先把軍隊整合起來,等到戰事結束,統統交給高順系統訓練。

  回到大營,秦宜讓人把太史慈放出來並親自給他松綁。

  “子義,上午本州牧要忙於大戰,不得不委屈你呀,還好時間不算太長。這樣吧,張昭等人都在這兒,你們先見見面,回頭咱再聊。“

  走到這一步秦宜無需親自勸降太史慈,江東軍隊全軍覆沒,孫策已經掛掉了,太史慈沒有選擇的余地,有些話從張昭等人口中說出來更有說服力,也避免了雙方尷尬。

  太史慈懵逼,張昭怎麽會在這裡,什麽意思?

  這時候從大帳外走進來一群人,張昭、陳武、董襲等江南戰將豁然在其中,看到這一幕太史慈不僅僅懵逼,大概覺著自己燒壞了腦子。嗯,大概也穿了......

  秦宜也不多解釋,閃身走出大帳,留給他們一點空間。

  麻痹的,誰來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昨天江東與揚州軍隊還是敵人,今日怎麽變成了同一陣線,老子這是在陰間還是陽世?

  非常有意思的一幕,不僅太史慈萬分驚訝,張昭、陳武等看見太史慈不也一樣嘛。

  張昭急走兩步上前來,拉著太史慈的手說:“子義啊,你還活著,真是太好了!”

  不怪張昭由此一問,昨夜韓當與太史慈前來劫營,結果一去不歸,都以為他們在劫難逃,這一天的巨變恍惚隔世,令人感慨萬分。

  太史慈就像傻子一樣,被張昭、陳武等熱情問候,自己卻一腦門子漿糊,這種感覺很不爽,搖晃一下腦袋問道:“能告訴我發生了什麽,你們為何在此?”

  “呃,子義還不知道啊,哎,怎麽說呢,今日兩軍交戰,揚州牧秦宜連斬三將,一招之下,孫策、程普和黃蓋三人皆被殺,江東軍隊群龍無首,揚州軍隊切斷了逃路,萬般無奈之下隻好投降了揚州牧。子義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江東軍隊冰消瓦解了。”

  張昭這才想起太史慈不知道今天上午發生了什麽,便對他相信解說一番。

  太史慈的表情有意思了,他怎麽可能相信有人在一招之下連殺三人,更何況還有孫策,那可是與自己武力值相當的武將,揚州牧秦宜的武技有多高?

  太史慈真的很難相信這是事實,不是太史慈自視清高,孫策的武技已經是天下頂尖人物,能打敗他的武將一巴掌數的過來,結結巴巴地問道:“這都是真的嗎?一招之下連殺三人,這不成神了嘛......”

  太史慈不相信張昭的話,陳武隻好證明一下:“太史將軍,這的確是真的,揚州牧武技驚人,一招斬殺孫將軍,戰馬毫不停歇,迎頭斬殺程普將軍和黃蓋將軍,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半點都沒有停滯。你也不要怪我們,那種形勢下不得不投降,兩萬多軍隊總不能都死掉吧?”

  看來是真的了,太史慈不得不接受這一事實。

  孫策都死了,眾人失去了效忠的目標,剩下的軍隊投降再正常不過了,大家都要生存下去,更何況他太史慈原本是劉繇那邊的人,不也投降了孫策嘛。

  “咳咳,昨天夜裡我與韓當將軍襲營,

為了謹慎起見,本將率領兩千人馬第一波襲營,韓當將軍是第二波,很不幸本將掉進了陷馬坑,襲營失敗了。怎麽沒有見到韓當將軍?”太史慈解說自己昨夜背負的情況,說道韓當才注意到沒見他的身影。  張昭說道:“據探馬報告,昨晚韓將軍襲營中了埋伏,在突圍的時候就已經死了。”

  雙方把情況匯總一下,大家心裡都明白了,自家算計早已被揚州牧識破。如此看來這個揚州牧秦宜不僅武技高強,而且計謀也非常高明,非常人也!

  “昨日我等算計的自以為得意,豈不知掉進坑裡了,揚州牧秦宜是文武雙全,咱們敗在他手裡不冤枉啊!”太史慈內心感慨,他也算沙場老將,頭一次經歷這一類戰況,稀裡嘩啦,敗的非常徹底。

  張昭低頭沉思一會兒,而後抬起頭來說道:“事已至此,我等想開便好。以前我們都是追隨孫將軍,他在, 我等投降說不過去,但是,孫將軍已經不在了,也就失去了追隨的目標,投奔揚州牧秦宜旗下順理成章。再說了,揚州牧屬於正統,而且文武雙全,正是有志之士追隨的目標,相信一定會給大家一個大好前程。今日便是分界線,忘了以前吧,從今往後大家追隨揚州牧秦大人,前程無量。“

  張昭說這話也算正常,畢竟他投奔孫策的時間也沒有多久。

  這年頭人家投奔你都帶有目的性,說明別人看好你的前景,借你的梯子飛黃騰達,當然,你若是當了皇帝,大家都有從龍之功,那當然更好,說不定將來封妻蔭子,家族興旺,那才是追隨者所期望的最終目標。

  你丫的孫策一個照面就被人殺掉了,怨得誰來?

  以前看你挺有能耐的嘛,那是在江東地界稱王稱霸,天下能人太多,孫策不算什麽。

  走到今天這種結局,說明以前自己看走眼了,孫策是個失敗者,眼前有更厲害的主,張昭等轉身投靠新主便順理成章。

  張昭、太史慈等投靠孫策的時間很短,談不上死忠,人家沒必要為了你孫策尋死尋活,這也是人之常情。

  其實,揚州牧秦宜心中非常有數,碰上程普、黃蓋和韓當三名武將,秦宜殺起來毫不留情,這些人都是跟隨孫策父親孫堅的老部下,屬於死忠分子,秦宜根本不可能招攬,留下他們的性命真的不知道會有什麽後果,難說不會為孫家報仇,不如殺了乾淨利落,免得留下後患。

  不能說秦宜心狠手辣,這年月心不黑命不長,爭霸年代必須這樣做,秦宜殺伐果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