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203章秦宜好細腰
交趾郡太守士燮依仗象群耀武揚威,認定揚州軍隊不是對手,有些忘乎所以了。

因為有大象助陣,交趾郡太守士燮孤注一擲,企圖一舉消滅來犯的揚州大軍。揚州大軍設火陣致使象群瘋狂,反噬交趾軍隊,反而加速了他的滅亡,數萬軍隊灰飛煙滅,這是士燮始料未及之事。

士燮將軍隊抽調一空,交趾三郡幾乎沒有多少軍隊防守,接下來的戰爭變得簡單多了。

初戰告捷,揚州大軍乘勝追擊,消滅殘余勢力,從陸路迅速挺進交趾,水軍則從海陸直插九真郡、日南郡,徹底掌控交趾三郡。

多年經營,在交趾郡這塊不大的地方,太守士燮家族實力雄厚,可以說一枝獨大。但在揚州強大軍隊面前,再雄厚也是紙扎的,交趾郡太守士燮死於戰場,士燮家族失去了保護傘,成為待宰的羔羊。

揚州牧秦宜之所以沒有采取招安士燮的任何舉動,而是派出大軍征討,絕對有原因。

因為秦宜知道將來所發生的事情,秦漢時期,這裡屬於管轄范圍,後世這塊土地獨立出去了。歷史長河中,中原變遷,改朝換代,對這一帶邊遠地區掌控越來越弱。再後來不用說了,土著搖身一變成為主宰,小國從南往北滲透,完全吞噬這片土地,可謂小國侵略大國典范。

既然秦宜來到這個時代,他怎麽可能允許這種後果繼續下去,必須一勞永逸解決掉。

問題來了,如何徹底解決?

很簡單,將這裡變成漢民繁衍生息之地,再怎麽變遷這裡也是漢人屬地。

目的明確,事情就好辦了,無非采取極端措施,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辦法。

歷史上士燮的名聲還不錯,由於是文人出身,歷史上記載士燮性格寬厚,為人大方又禮賢下士,當時在中原戰亂紛起時,前來投奔的賢人智士很多,據《三國志》記載,流寓交州的著名人士有許靖、袁沛、鄧小孝、徐元賢、張子雲、許慈、劉巴、程秉、薛琮、袁忠、桓邵等,使交州成為一個難得的人才聚集地,士氏家族的勢力越來越強大。

士燮任交趾郡太守40多年,少有戰爭,所轄郡內秩序安定。而且士燮任用不少中原士人在交州傳授漢字和中原文化,為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北國名儒袁徽讚稱他“既學問優博,又達於從政,處大亂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場無事,民不失業,羈旅之徒,皆蒙其慶……。”

按理說,士燮這種文人應該屬於秦宜極力招攬的人。

但站在揚州牧秦宜角度,士燮作為地頭蛇不僅無助於他的事業,反倒成為阻力。

究其原因還是走的道路不同,秦宜的目的是開疆擴土,他派去軍隊不是僅僅為了臨時掌控交趾,為了地方一時安寧,而是一勞永固,徹底將大漢疆土向南推進。

秦宜不需要傳播文化,不需要教授文字、語言,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把這塊土地永久劃定在大陸圈內。懷柔只能在短時間內起作用,不會保障永久牢固,或許朝代變遷,誰能保證這裡不獨立出去?

秦宜不會做傻事,耐心地去懷柔,對本地夷人教授文化、語言,去幫助他們進化,秦宜也沒有那種義務,更沒有精力去做這件事。

在這塊土地上不需要安撫,只需要鐵血,更不需要那些夷人。所以,作為當地最大的世家,士燮已經所代表的的勢力不可避免成為秦宜統治交趾的最大障礙。

這是政治,無關乎仁義、道德、愛心......在秦宜看來全都是扯淡。

搞懷柔有意思嗎?木有用,

只不過在某一時期發揮作用,時過境遷誰也難說將來會怎樣。秦宜更沒有耐心采取大融合策略,最簡單、最粗暴的手段也許最能體現效果,且長治久安。所以,秦宜選擇了鐵血。

在這一點上,文人具有天生的局限性,沒有秦宜遠大目光。

與其與文人打嘴仗,不如實際一點,快刀斬亂麻。

甚至,揚州牧秦宜連官僚體系都沒有補充,直接采取軍隊管制。也就是說,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的舊官僚體系失去了作用,新的官僚機構也沒有建立,在這裡只有軍隊具有話語權。

這不是說不使用當地官員,讀書人有讀書人的作用,登記、記帳等文職工作還是需要大批人,而當地的漢人也被招募到軍隊中,許多人懂得當地語言,當翻譯參與管理,畢竟管理夷人也需要大批人輔助。

大批的屯田兵向交趾三郡開拔,第一批五萬人早在戰爭之前已經準備就緒,戰爭剛剛結束,一聲令下,屯田兵開進交趾三郡。這些人將來要扎根在這片土地上,以後他們的家人也要隨軍。

在交趾郡,漢人、夷人、土著雜居,差不多一半對一半。而九真郡和日南郡,哪裡的漢人少得可憐。確切滴說,盡管交趾屬於大漢轄區,但漢人在這裡不屬於多數人種。

這種狀況很快得到改變,軍隊將夷人、土著全部集中在一起,凡事具備勞動能力的人,全部加入墾荒團、築路團,至於種植水稻這種田間活,基本由女性包攬。

女人也分三六九等,年輕、有姿色的都被挑選出來,使用舟船送往揚州。不管怎樣,這裡都屬於亞裔人中,不乏有美色。

據說,秦宜好美女、好細腰。

南人多細腰,大將於禁自然投其所好,精挑細選最優女人呈送揚州牧秦宜。

至於二類、三類以下,各有用處,宮內需要侍女、丫鬟,官員家庭也需要丫鬟仆人,哪怕給軍隊官兵當妾室也行啊,具體要看有多少合格的人。

至於剩下那些醜陋的,只能在田間裡乾農活,或者給奴隸軍洗衣、做飯以及充當慰勞品。

如此歸類,好處多多,屯田兵管轄下,擁有大量的勞動力,而且屬於廉價勞動力,只需要一日兩餐而已。年輕女子分配給軍隊有家室的人家,充當丫鬟、傭人,既然不花錢,應該算作福利吧。

雖然揚州軍隊沒有采取殺戮政策,看似很溫柔,卻也是一種絕戶計。這一帶人沒有死,但不會有下一代,也就不存在後患,這塊土地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先不論秦宜所采用的手段是不是人性化,至少非常管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