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200章路難行
大軍入城,水陸兩軍會師,控制住各城門,清剿殘余勢力,士武家族被一網打盡。

 董襲與凌操相視一笑,說:“有你這支背後黑手,估計拿下沿海城池都不需要費多大力氣,簡直是神來之筆,厲害!”

 “呵呵,這可是主公的傑作,俺老凌沒有這種奇思妙想。”凌操擺擺手,他可不敢居功。又說道:“凌統率另一部去了合浦,配合陳武作戰,戰法與這裡幾乎相同。”

 董襲大笑,說:“哈哈哈......父子倆乾的是同一買賣。如此,則半個交趾已經攻破。”

 不錯,陳武一路兵馬迫近合浦,其采取的手法幾乎與董襲一樣,屯兵與合浦北城外威懾,等待凌統布置完畢,從海陸偷襲合浦。

 合浦郡相對小得多,兵力比南海郡少得多,揚州水陸兩軍相互配合,不費吹灰之力破城,斬殺士臺。

 揚州統軍人物於禁和步鷲倒是沒有急於進軍,而是幫助袁贏穩固地方,清除異己,等待交趾東部穩定之後再說。

 揚州牧秦宜奪取交趾是為了長治久安,不在乎一時得失,後方不穩,貿然行動非明智之舉。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不光是南方人步鷲知道,就連州牧秦宜都知道,南方多瘴氣。

 瘴氣多發生在南方未開發的蠻荒之地,人煙稠密的農耕之地,哪裡來的瘴氣呀?

 所以,在南方行軍打仗與北方中原不一樣,不得不慎重。

 “瘴氣”,事實上都是瘴氣和瘴水的合稱。瘴氣與瘴水對人造成傷害的方式與程度不同,瘴氣對人體的傷害程度相對要弱於瘴水。

 從山上引水喝,山上有毒性的動物和樹木多,山水從這些地方流下來,喝水後就著瘴了,而喝井水後就不會著瘴。像蛇、蛤蟆等都是毒物,只要有毒氣的動物經過著的水,就會引起瘴,這些毒物在水邊生長,有一種叫小黑牛的植物就生長在水邊,水流過去就有毒,還有斷腸草,雨季的時候就多了,毒得很。

 此外,動植物尤其是有毒動植物死後,屍體暴露於曠野,在腐敗霉變的過程中形成變異有毒的屍胺、腐胺等有毒致病的有機化合物,以液體和氣體形式散布在山箐河谷,在炎熱濕悶和封閉的環境下,變成水汽蒸發,產生對人體嚴重危害的氣體和液體。

 南方常見降雨多,氣溫高,窪地因此變成了富含有機質的“細菌湯”和蚊蟲“育嬰室”,成為人類這種已經沒有體表毛的哺乳動物的嚴重威脅。平時這些窪地蒸騰出水蒸氣,在樹林頂上重新凝結為細小的水滴,形成霧團。這些霧團因此成為蚊蟲病菌滋生的標志,被認為是“瘴”。再加上許多大群蚊蟲遠看就像雲霧,古人因此認為南方的空氣有問題。

 揚州五萬大軍橫掃交趾東部,將交趾蒼梧郡、南海郡、鬱林郡、合浦郡掌控在手,余下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三郡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擔心揚州軍隊不會就此罷休,早晚會向南進發。

 交趾郡人口約二十余萬,九真郡不足二十萬,日南郡與合浦郡差不多,不足十萬人口。看看這裡面積不小,人煙稀薄,可見這個時代真是未開化的位置。

 交趾郡位於半島北部紅河流域,九真郡位於半島中部靠北,日南郡則在半島中部橫山以南。交趾郡漢人居多,尤其是中原戰亂時期,大批漢人為躲避戰亂南下,而九真郡和日南郡地處太偏僻,夷人、土著居多。自秦朝、漢朝歸屬建制,秦宜知道,這裡將來要獨立出去。

 細說起來,我們總是被侵略,尤其是這裡,簡直是野蠻人的小國侵略。所謂的小國,如今還沒有,豈不笑話!

 所以,秦宜要給這裡動手術,切瘤子。

 交趾太守士燮驚恐不安,揚州兵馬來勢洶洶,恐不是交趾一郡之地能夠阻擋,急忙派人去九真郡、日南郡聯絡,欲聯合三郡之力共同阻擋揚州兵馬進犯。

 不錯,交趾郡扼守南下當道,一旦被揚州兵馬攻破,南部的九真郡與日南郡也難保平安。更何況九真郡和日南郡都很弱小,若不與交趾郡同仇敵愾,日後必被揚州兵馬各個擊破。

 日南郡、九真郡不敢怠慢,糾集兵馬向交趾郡集結,誓把揚州兵馬擋在交趾郡之北。

 雙方都在準備,日南郡、九真郡到交趾郡道路艱難,援軍到來要有些時日。而揚州大軍除了鞏固地方,也在做出征前的準備。

 嚴格說,揚州軍隊錯失良機,本應該一鼓作氣拿下交趾郡,剩下日南郡和九真郡再慢慢收拾。現在好了,給了交趾郡太守士燮喘息的機會,集中三郡之力抵抗揚州大軍。如此以來,這一仗恐怕真不好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揚州牧秦宜愛惜士卒,臨行時再三囑咐步鷲與於禁,不能為了勝利而不惜犧牲士兵生命為代價,要按部就班,扎實推進。

 無論是大將於禁,還是參軍步鷲,他們這個時代的人根本沒有這種意識,追求的指示勝利,如果沒有秦宜有話在先,這件事就難說了。在他們看來,打仗嘛,總是要死人滴。他們或許不知道,但秦宜知道,在那些蠻荒之地行軍打仗,絕對不是鬧著玩的,寧可慢不可冒進。否則,這五萬兵馬很有可能有去無回。

 揚州大軍再一次啟程,已經是十天半月之後的事了。

 凌操父子所率水軍從合浦出發,繼續沿著海岸線前進,配合陸地作戰。

 大將於禁與參軍步鷲則率領四萬大軍南下,留下一萬軍隊屯駐蒼梧, 震懾地方,確保後方安全。

 越往南走,道路越發崎嶇,行軍速度非常慢。

 四萬大軍浩浩蕩蕩,在南方這塊蠻荒之地算是規模很大的軍隊,於禁、步鷲還算謹慎,讓陳武率兩千兵馬脫離大軍,行走在前,作為先鋒軍逢山開路遇水填橋,遇到突發情況,又可以作為緩衝。

 還好這個季節瘴氣不是很嚴重,大軍沒有因病出現不必要的減員。

 先鋒官陳武非常謹慎,盡管有向導引路,他還是派出去多路探馬,搜索前進,防止遇到襲擊。

 謹慎是好事,但大軍行進的速度肯定快不了,這般行軍什麽時候抵達交趾郡還真難說。

 走在一條長長的通道,一邊走陳武歎息,這種路況行軍真遭罪,荊棘遍地,據說,這條路還是好的,其他道路更難走。陳武不敢怠慢,命人沿途觀察地形,做好記錄。

 這邊走很早行軍,前方有探馬回報,前方發現敵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